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轻度患者可中医主导 重症中西医结合治疗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轻度患者可中医主导 重症中西医结合治疗

“德叔”用亲身经历为患者打气 羊城晚报特派武汉记者 汤铭明 摄

文/羊城晚报特派武汉记者 李斯睿 张豪 汤铭明 通讯员 陈平

2月19日上午,广东援助湖北中医医疗队进驻武汉雷神山医院,进行开科前最后的准备工作。国家援助湖北第二支中医医疗队队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一早赶来为队员打气鼓劲。

被人称为“德叔”的张忠德,自除夕夜来到武汉,已在前线奋战近一个月。作为医生,他要给病人诊疗;作为国家中医医疗队队长,他要参与制定各种治疗方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每天都在争分夺秒与死神搏斗,力争救治更多的患者。

近日,一组对比照片在网上广泛流传:在武汉持续奋战多天,张忠德脸部瘦脱了形。不少网友表示“心疼”。2月18日下午,在繁忙工作的间隙,他接受了羊城晚报特派武汉记者的专访,对于网友的心疼,他轻描淡写地说:“难得老来瘦。”

驰援武汉近一个月瘦8斤

一盘青菜,一条鱼。1月24日,除夕的中午,56岁的张忠德与家人吃了一顿简单的“年午饭”后,便匆匆赶往广州南站,坐上了赴武汉的高铁。一天前,他接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来电,临时决定当晚即飞赴武汉,由于武汉“封城”,广州到武汉的班机被取消,几经辗转,才买到除夕下午从广州到岳阳的高铁票。

张德忠回忆道,本来定了到岳阳再转车去武汉,经广州南站工作人员积极协调,给予“照顾”,于当晚7时多顺利抵达武汉。出车站那一刻,天很冷,雨一直下着。“广东人对这样的天气有点不习惯。”入驻酒店后,他和其他几位专家又连夜就疫情的整体形势、中医介入治疗的情况召开紧急会议。

  连续二十多天的奋战,张忠德形成了自己的生物钟:早上六时多起床开始工作,中午没有休息,晚上十时多回到酒店还要继续进行治疗方案研究,一直弄到凌晨一时多。连续高强度的工作,让他整个人“瘦到脱形”。“前两天上秤瘦了8斤。很多亲朋好友发信息给我,说看到我(照片)瘦了不少,但觉得瘦了下来更精神了。”

以亲身经历为患者打气

在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寻找一个抗击新冠肺炎最佳诊疗方案的同时,张忠德个人经历也不断鼓舞着每一位患者。“我在‘非典’时也被感染过,你看现在身体不是很好嘛?要有信心。”通过对患者号脉、舌诊、摸一下额头测体温等诊疗过程,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对新冠肺炎疾病的恐惧感和焦虑感。

“已出院的1床病人,住院的时候也出现焦虑和恐惧的情绪,两天两夜不敢睡觉,就跟我当时‘非典’时不敢睡觉、怕一闭上眼睛再也醒不过来了的情况一样。所以我们在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的同时,在心理上也给予他很大的支持。”张忠德说。

白天,张忠德要到隔离病区“查房”给病人诊疗,晚上回来,他还要跟其他专家一道,探索中西医协调共同作用,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中国方案”。2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在中医治疗方面,就有他的一份贡献。

来武汉近一个月,让张忠德欣慰的是,他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不断摸索、不断调整诊疗方案,在他指导开展救治工作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取得较好的效果。截至2月18日,已经有50位患者出院,其中绝大多数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这让我们医护人员有了很大的信心,也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可。”张忠德说。

张忠德告诉记者,中西医结合是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一个显著特点。除去湖北省,全国各地治疗新冠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超过83%。“我们鼓励中医对患者早期干预,轻症患者可中医主导,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救治。”张忠德说,在中医方面,通过中医的组合拳,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注射剂、针灸等综合治疗,为抢救危重患者搭好平台。在西医中,控制并发症、多脏器衰竭、休克、呼吸衰竭等方面发挥优势,让中西医协同起效发挥“1+1大于2”的效果,缩短住院天数,提高病人救治率,减少死亡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