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餐厅机器人24小时免费为武汉医护人员提供热饭,你怎么看?

桃之小言


看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牛逼,真的是牛。武汉现在各种物资紧缺,不仅是医疗物资,看到很多医生护士吃饭都成问题,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武汉一线的医生护士们只能吃泡面,真是让人泪目。吃一顿还可以,天天吃泡面,营养都跟不上,何谈战胜疫情。但是现在饭店什么的肯定都关了,即使有外卖,外面送进来,无疑增加病毒传播的风险。机器人做饭,24小时不间断,随时都可以吃上热乎的饭菜,而且这个阻断了病毒人传人的渠道,可谓安全健康,况且这个还是免费的,这次可以说机器不是冰冷的,而是有温度。碧桂园这次捐钱捐物资捐设备,大企业的觉悟就是高,正因为这样才能够做大做强吧。听说碧桂园的机器人餐厅在广州都开业了,都能够商业化了,肯定味道还不错的,等以后有机会,我觉得可以尝一尝。当然期待这个机器人也能够做出武汉热干面来,哈哈。。


衢州小喇叭


刚在贵司销售的朋友圈里看到一个视频,有点泪目。从决定让煲仔饭机器人驰援武汉热干面,碧桂园集团仅用了2天的时间,便奔赴一线。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551186e92064536bd90b391a5b58af3\

纯银高脚杯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碧桂园餐饮机器人落地武汉。碧桂园通过红十字会了解到,在疫情防控期间,许多餐饮企业暂停营业,隔离点缺乏餐饮供应,当即决定捐赠集装箱煲仔饭机器人,为医护和隔离人员免费提供煲仔饭配餐服务,这一对应举措解决了燃眉之急。

煲仔饭机器人有多个煲位,可以24小时工作。不仅能解决量的供应还能照顾到健康,隔离点的医护和隔离人员之前吃的都是特定的盒饭,但特殊时期并不能保证味道和温度,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用餐时间得不到保障,只能吃冷掉的食物,。机器人烹饪食物后会自动移送到保温柜,出餐只需要15秒,大家随时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订餐的过程非常简便,就餐人员只需要现场自助扫码取餐,减少了人与人的接触。而且,标准化制作品质有保证,集装箱餐厅占地小,可以移动灵活安置。

机器人餐厅是碧桂园机器人业务发展的一大重点,从千玺集团成立至今,该板块已投入2.4亿元的研发经费,已组建约750人的研发运营团队,创造了中餐、火锅、快餐、煲仔饭和粉面店等5个不同餐厅业态的产品线,涉及70多个设备从无到有的开发。将来会有更多人吃到机器人美食。


枫叶自由


2月14日,碧桂园集团向武汉捐赠的首批集装箱煲仔饭机器人抵达湖北省国资学院隔离点,为这里的医护和隔离人员免费提供煲仔饭配餐服务。



据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武汉市许多餐饮企业已暂停营业,碧桂园从武汉汉南区红十字会获悉,当前湖北省国资学院隔离点缺乏餐饮供应,配餐需求急迫。

碧桂园捐赠的煲仔饭机器人拥有36个煲位,1小时能完成100份-120份煲仔饭,可实现24小时无接触式循环生产与配餐。


疫情当前,隔离点医护人员高强度工作,饭点不正常、吃冰冷快餐是常事,机器人随时提供热饭,既解决了医护人员吃饭问题,也大幅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自2018年起,碧桂园致力于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其中,机器人餐厅已正式营业;此次隔离区的煲仔饭机器人是一次始料未及的最好的应用场景。



金陵美食家


早在19年年初举行的碧桂园集团年会上,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明确提出“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这一定位,碧桂园计划在中国和全球推广以顺德菜系为主的机器人餐厅,真正实现由机器人迎宾点餐、翻炒烹饪、端菜上桌、清洁打扫的无人化餐饮体验。

就在前两个月碧桂园机器人餐厅在广州亮相,引发无数好奇的人们争相打卡。而在此次疫情中,碧桂园自主研发的“煲仔饭机器人”在抗疫一线成功“上岗”,24小时免费供应,让医护天使们随时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为了让超负荷工作的医务人员吃上热乎的饭菜,碧桂园通过国强基金会向武汉捐赠的首台煲仔饭机器人于2月14日运抵湖北省国资学院隔离点。这款集装箱版煲仔饭机器人每15分钟出品36份煲仔饭,从加热、加油、加水到出餐的整个过程都是无人、全自动化操作,能大幅降低因人员接触而导致的交叉感染风险。

<strong><strong>武汉加油,碧桂园的煲仔饭机器人用钢铁臂膀守护你!


树懒小姐不睡觉


煲仔饭机器人能实现全天24小时循环生产与配餐,随时满足医护人员、隔离人员的用餐需求,缓解相关人员用餐困难、用餐不及时等难题。一台煲仔饭机器人能同时烹饪36个煲,1小时能完成100-120份煲仔饭。每一份菜品经过精准的高温烹饪后移送到保温柜,从保温柜出餐只需要15秒。

另外,食材在专用厨房进行食材预处理和分装,由专车配送到机器人集装箱内,从运送到放置进煲仔饭集装箱冷库的整个过程,无人接触食材。煲仔饭机器人全程实现自动无缝衔接烹饪,整个烹饪过程与人工隔离。就餐人员只需要现场自助扫码取餐,不需要与其他人接触,能够大幅减少人与人的直接接触,有效降低引发交叉感染的风险。

煲仔饭机器人的汤碗和餐具均使用一次性包材,设备也由工程师定期进行消毒清洁,确保设备清洁、食品安全。


咕噜咕噜1022


2月14日,碧桂园集团向武汉捐赠的首批集装箱煲仔饭机器人抵达湖北省国资学院隔离点,为这里的医护和隔离人员免费提供煲仔饭配餐服务。据了解,防控期间,武汉市许多餐饮企业已暂停营业,碧桂园从武汉汉南区红十字会获悉,当前湖北省国资学院隔离点缺乏餐饮供应,配餐需求急迫。

据了解,碧桂园捐赠的煲仔饭机器人拥有36个煲位,1小时能完成100份-120份煲仔饭,可实现24小时无接触式循环生产与配餐。机器人烹饪食物后移送到保温柜,从保温柜出餐只需要15秒左右,让医护和隔离人员随时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据悉,为了让订餐的过程简单化,工程师还专门重新编写了软件系统,扫码后只有“制餐”和“取餐”两个选项。

很多人都会疑惑,碧桂园机器人做饭,这是什么逻辑?

其实,碧桂园的机器人做饭一点也不让人意外,2019年1月的时候碧桂园掌门人杨国强就已经宣布碧桂园如今已经是一家科技企业,对你没看错就是科技企业。2018年7月开始,碧桂园涉足机器人领域,它通过人才引进、打造机器人产业园、与高校合作开发核心技术等一系列动作,之后碧桂园就在科技产业内部深耕,最主要的科技方向就是机器人。而碧桂园主攻的机器人方向是两个,一个是建筑机器人,另一个这就是这次亮相的餐饮机器人。

中国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人相信都会说如果我们的菜是由机器人来做的,中国博大精深的菜肴将会失去他的灵魂。这一点我们相信的确有可能,因为毕竟当前的机器人还没有完全的自我意识,真正通过自己的能力来对菜肴进行处理和创新,所以一定要说炒菜机器人做出来的菜没有灵魂也说得过去。但是,实际上机器人做菜已经可以做到80分左右了,这代表机器人本身的市场竞争力已经相当大了,在大多数时候,特别是当前这样的环境,机器人远比人类厨师更加安全。


willlliw


第一感觉就是这是驰援武汉里最有“芯”的一个,说到“芯”走心的一方面是送来的这个是做饭的机器人,我们都知道不仅仅是本次抗击疫情,就算是其他紧急工作面对快节奏的工作,三餐难以保证正常吃也是十分普遍的,碧桂园在捐款2亿以及其他大量物资之后,又贴心的送来做饭的机器人,有了机器人医护人员可以随时进行扫码去做热饭,解决一户人员吃饭难得问题,减少了人员接触的机会,大幅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但“芯”又有另一层含义就是高科技,机器人做饭是一项绝对的高科技产品,不久前碧桂园才在广州推出机器人餐厅,现在已经把这项产品送到武汉来了可见这个机器人产品先进性。


自2018年起,碧桂园致力于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其中,机器人餐厅已正式营业;此次隔离区的煲仔饭机器人是一次始料未及的最好的应用场景; 不但可以在实际的场景中应用,而且24小时都有人使用可以检测机器人运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次难得的推广的绝佳时机。

博智林机器人公司的研发成果包括餐厅机器人、建筑机器人、社区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不但拥有广阔的应用市场还将为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泽远Style


这个还真是活久见呢!


疫情期间,武汉市许多餐饮企业已暂停营业。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多实行轮班制,常常错过饭点,或者只能吃冰冷的快餐食物。碧桂园旗下千玺机器人餐饮组建的6人冲锋队也随设备同期抵达,尽管到达当地后遭遇大风大雪等极端天气,他们还是马不停蹄地进行安装和调试工作。

这款集装箱版煲仔饭机器人每15分钟出品36份煲仔饭。从加热、加油、加水到出餐的整个过程都是无人、全自动化操作,能大幅降低因人员接触而导致的交叉感染风险。”同时,机器人24小时全天候运作,医护人员只要下单就有口热饭吃!


重要的是,全自动化集装箱煲仔饭机器人的好处在于24小时供应,可大大缓解医护人员无法用餐或者用餐不及时的问题。


龙先生旅行日记


疫情当前,隔离点医护人员高强度工作,饭点不正常、吃冰冷快餐是常事,机器人随时提供热饭,既解决了医护人员吃饭问题,也大幅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其实自2018年起,碧桂园致力于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其中,机器人餐厅已正式营业;此次隔离区的煲仔饭机器人是一次始料未及的最好的应用场景;目前,博智林机器人开发研制中的产品主要为应用于建筑业、餐饮、物业管理、医疗、农业、智能家居、制造业等领域的机器人、智能设备及系统。立足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家居服务等应用场景,博智林机器人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平台,打造覆盖机器人全产业链的生态圈。博智林机器人公司的研发成果,包括餐厅机器人、建筑机器人、社区服务机器人等的研发和应用,将为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机器人亦有爱和温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