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声,点名农村“硬核”封路弊端,“大路通,小路堵”将休矣

近期,疫情突然袭来,农村各地为了限制人员流动,抗击疫情的传播,采取了“硬核”封路的措施。一时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种封路的现象出现,有些地方砌墙,有些地方设置路障或用挖掘机来封路,这些措施的确限制了农民的出行,当然,也对农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了影响!

国家发声,点名农村“硬核”封路弊端,“大路通,小路堵”将休矣

2月19日,人民日报发文:通路,三令五申为何治不了“肠梗阻”!表明了国家对打通基层交通的观点,这也意味着,农村最后一公里道路将逐步畅通起来,有利于疫后农村经济的恢复发展!

国家发声,点名农村“硬核”封路弊端,“大路通,小路堵”将休矣

众所周知,近期国家屡次发声,2月13日发布《关于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的通知》,要求要畅通农业生产资料运输的物流通道,不得拦节涉及蔬菜种苗、各类畜禽、化肥、饲料等运输车辆!另外,国家4部委也联合发布,确保“菜篮子”以及农业资料正常的流通!严禁私自设卡拦截,阻断交通的行为!

国家发声,点名农村“硬核”封路弊端,“大路通,小路堵”将休矣

然而,即便国家屡屡发声,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大路通,小路堵”的问题,这也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尤其是对于养殖行业来说,饲料进不来,畜禽出不去的现象,造成养殖户损失惨重!比如说,如今猪价高涨,一方面是猪贩子收猪难,另一方面养殖户出栏也不易,这关系养殖户进出最后“一公里”阻断了,造成生猪供销难题凸显。

国家发声,点名农村“硬核”封路弊端,“大路通,小路堵”将休矣

据人民日报发文了解到,之所以这路“通不了”,一方面,办理通行证,地方单位相互“踢皮球”,证件办不下来。另一方面,即便办下来通行证,却出现“过了一处,卡在别处”的现象,说啥不让入村!当然,在有些地方的农村,对于“封路”的执迷,在于认为以此就能确保防控“零风险”。但是,这却影响了农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养殖行业出现了困境。

为此,国家再次发声,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统筹协调疫情防控以及恢复生产的方针,严令禁止“一刀切”!将疫情防控对于居民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国家发声,点名农村“硬核”封路弊端,“大路通,小路堵”将休矣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发声,对于农村那些简单粗暴的断路,封路的行为,可以休矣!简单的封路,只是疫情防控的“表象”,只有将大家防疫的能力提升了,让防疫知识深入千家万户,自觉履行,这才是阻断疫情传播最好的方式。如今,随着疫情积极向好的势头不断显现,春耕将至,希望农村的道路能够真正的畅通起来!

国家发声,点名农村“硬核”封路弊端,“大路通,小路堵”将休矣!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线索来源,新华网、人民日报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