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抗非典战士,今朝战“疫”先锋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有身披白色“战袍”,救治病人的医务工作者;有全力阻击病毒蔓延,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迎疫“逆行”、披荆斩“疾”的疾控人……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抗“疫”战场中,有一位带病投身战“疫”,一直坚持奋战在最前沿的共产党员、专家型干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他就是衡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军。

昔日抗非典战士,今朝战“疫”先锋

17年前抗击非典,17年后再赴抗疫一线

17年前,刘军曾主动请缨抗击非典。如今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作为一名50多岁的老党员、老疾控人,他再次请战,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我去!我参加过非典的现场处置工作,今愿再披战袍,再上一线。让我去吧!”早在1月22日,当疫情开始初步蔓延时,刘军便主动请战。

在刘军的先锋示范下,广大衡阳疾控人舍小家为大家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用忠诚与担当,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经历过非典、甲流、高致病性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等无数疫情历练的刘军,对周围的每一起疫情都保持着高度的敏锐性和警觉性。他未雨绸缪,早在12月31日,网上出现武汉肺炎疫情的报道,他就特别关注,每天收集相关信息,随时掌握疫情动态,并召集应急办、传防科、业务综合科的相关专业人员碰头商量应对之策。1月13日,他就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加班加点,率领大家有条不紊地开展方案撰写、技术培训、物资储备等各项防控工作。1月22日对来自武汉的可疑病例进行流调和排查,发现了首例新冠肺炎感染者,从此打响衡阳战“疫”第一枪,他首当其冲,带领中心业务骨干承担急难险重的战“疫”工作重任。那些天,他既要参加国家疾控中心的防控视频培训会,参加市卫生健康委和中心的防控工作讨论会,负责承担对全市疾控系统的业务人员进行培训,还要负责全中心疫情处置、调度和协调等等诸多事宜,事无巨细,他都身体力行、亲力亲为,连续二十多天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安排部署、指挥调度,保证了全市疫情处置工作的有序、顺利开展。

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时刻,刘军义无反顾奔向了最艰险的地方。1月28日,衡南县花桥镇发现全市第一起聚集性疫情,有一个家庭内出现4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病例,为了及时规范地处置好这起疫情,刘军又不辞辛苦,亲自带领现场处置队员深入疫情发生地衡南县花桥傎开展调查处置。鉴于当地春节期间从疫区武汉返回人员较多,对疫情控制难度大,扩散风险高的特点进行预判后,立即向衡南县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提出书面疫情处置建议书,全面升级各项防控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至今衡南县花桥镇新冠肺炎疫情平稳,没有继续扩散,刘军功不可没。受到了国务院督导组的高度肯定。

昔日抗非典战士,今朝战“疫”先锋

“硬核”担当,日夜奔走“疫”线

“烈火淬真金,实战练雄兵”,疫情发生以来,刘军没有一天休息和正常下班,根本无暇顾及家人和孩子,他儿子今年大学刚毕业留在上海工作,年前两天才回家过春节,整个假期他没能跟儿子见上几面。年近八十的父亲2019年10月被诊断为肺癌,刚做完肺叶切除手术,他也没办法抽时间去问候一声,但自古忠孝难两全,在国家危机的关头,他把人民利益举过头顶,毅然走出家门,竭尽忠贞,报效国家。

从年三十开始,刘军几乎每天以办公室为家,一把凳子、一张桌子为床。大年三十晚上的办公室里,有他撰写方案的身影,凌晨2点值班室里,有他统计、上报数据的身影,晚上22点的医院有他身穿防护服的身影。但没有人知道,这位“疫”线战士,还要同自身的病魔做斗争,他患有多年的高血压病、高血脂病、痛风和肾结石。因为经常“五加二”“白加黑”,平时能有效控制的血压也不“听话”了,一个劲地往上涨,150/98、165/115、168/117。疫情在前,重任在肩,怎么办?为不影响工作,只能加大降压药的种类和剂量,由原来的一种药增加到两种药物联用,由原来的一天一次增加到一天两次。1月30日零晨2:00,刚睡下不久的他硬是被痛醒了,右脚大拇指红、肿、热、痛,这是痛风发作了。他忍痛爬起来,从常备的药包中找出非布司他和秋水仙碱赶紧服用止痛,总是保持着一名疾控人应有的英姿。

昔日抗非典战士,今朝战“疫”先锋

“生命重于泰山,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必须挺身而出!”这是刘军的初心使命。他是这场没有硝烟战争中的无名英雄,是百姓生命健康的守护神,危险来临,他逆向奔跑,他用不怕苦,不怕累的大无畏精神擦亮党旗,用实际行动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