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过后,工作好找吗?企业招聘趋势是什么样的?

懿辰


这次疫情影响了很多的中小企业,尤其是连续两个月甚至更久的房租和工资的压力,没有任何收入,对于资金链紧张的企业是很大的重创,正好我这段时间在换工作,说一下感想吧:

1)年前的三个面试机会,都是国企的金融岗,目前是停滞状态,虽然国企不会轻易倒闭,但这次疫情确实也让国企开始收紧岗位的限制,业务萎缩了,人也不会需要太多了;

2)最近也收到了两个面试,但很普遍都是没有受疫情影响太多的岗,是做风险投资的,因为业务不具有持续性,受影响较小。普通的乙方行业比如审计、咨询、或者金融机构的行业是不会受太大影响的,一般被疫情影响的都是需要人员聚集在一起,制造业、运输业等等。


未来的招聘趋势:疫情中催化一些在线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线教育、电商、游戏还有在线健身等等,竞争肯定会激烈,等到下半年,压力就会逐步减小了。


青业


2020年疫情之后,由于企业复工进度不一,而求职者个人具体情况各异,这导致求职者和企业用工需求在时间上形成了错配,总体上而言工作比较好找。

工作总体上好找

1、全国各地农村粗暴一刀切,封路、封村的情况,70%的务工者还宅在家里

疫情的防控在农村和城市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市而言小区大门一关,出入口值守基本上可以防控人员流动,而农村地区则相反,居住分散,防控难度大,基层组织一刀切粗暴封路、封村,导致所有务工人员无法外出。

举个例子:我老家达州宣汉某镇,在2月16日之前可以由乡卫生院开具健康证明可以外出,但是由于临近不愿的出现确诊和疑似增多,于是附近周围所有乡镇全部封镇、封村,没有特殊和例外,所有人员不准外出。

2、企业复工无人可用

近期,江浙一带政府围绕复工频繁出手。2月16日,义乌市排除6辆大巴前往云南、贵州、安徽迎接企业员工返厂上班,同时排除10个工作组前往劳务输出大省,于当地政府对接实施务工人员返厂上班事宜。杭州更夸张,直接包火车,定制返工专列,G4138从贵州直达杭州,更有多地实施新员工每人奖励1000元,自家补贴油费,初到人员三天免费食宿等等措施。

一边是出不去,另一边是招不到,明显错配之下,总体上岗多人少,工作好找。

3、政策方面

2月1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求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岗就业。其中的重点体现为:

  • 强化组织动员,深入县乡,全力保障劳动力;

  • 多部门协调,定向招聘和跨区域组织协调;

  • 加大政策支持,对企业采取包车形式返岗的,给予一定补贴;

很明显,企业复工意愿强烈,但是的确无人可用。

结论:综合来看,疫情之后这种局面还要维持一段时间,而且疫情尚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全控制,这种大环境下,工作好找。

企业的招聘趋势是什么?

面对新的疫情现状,各企业也在积极行动,创新积极的解决员工招聘问题,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出以下一些趋势。

1、无接触的线上招聘增多

调查显示,为了更好地应对和防控疫情,近80%的企业则表示会通过线上的方式开展春季招聘和校园招聘的相关工作。或者线上宣讲会和移动端招聘相结合。

2、招聘需求方面

招聘需求方面则呈现两极化的态势。超过一半的企业表示将不同程度地减少招聘需求甚至冻结招聘,以汽车零配件、文化娱乐、零售业为主。另 一方面,有近10%的企业充当“逆行者”,将会增加招聘需求,这类企业主要分布在医药制药、生物工程等行业。

3、校园招聘受到巨大影响

调研显示,约45%的企业虽然没有取消原定的校园招聘计划,但其中大部分企业将考虑筹备线上宣讲,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全流程的校园招聘;仍有约52%的企业未做决定,随着各学校线上课程的开展,线上的校园招聘可能也将陆续推进。

4、企业内部方面

由于短时间外部招聘受限,企业内部招聘竞选增多,部门之间资源人员重新流动,优化配置。

综述:疫情之后工作总体好找,但工作岗位分布行业不同于以往以制造业为主,多集中在医药、线上服务等第三产业,总量人才需求减少,但是有意愿求职者阶段性更少。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溯源归一


疫情过去后,工作会很好找,企业招聘会大增,而且工资也会有一定提高。


最近几天关于浙江强势拉人的新闻满天飞,我老家是河南三门峡的,有一个政府组织的对口到浙江打工,只要是贫困户去浙江打工的,每个人补助1000元。与此同时,我联系义乌的朋友,那边招工是你这样的,如果之前在义乌上班,现在回去复工,直接报销路费。企业新招员工,政府补贴1000元,这个钱可以协商企业给个人。


更骚气的是,老员工回来报销路费,然后跳槽,政府还是补贴1000元。


更牛逼是东阳,也就是横店影视城所在地,和义乌挨着的县级市,2月18号晚上15辆大巴从贵州拉人回来上班,全程警车护送。为啥警车护送呢?我们知道很多地方都封路了,警察互动可以直接和当地有阻拦的政府协调。


浙江只是一个代表,事实上我国的传统经济强省,比如广东、上海都开始为企业复工创造条件,进行政策、金融等方面的支持。


甚至在河南郑州,企业和政府为了复工也是操碎了心,富士康郑州工厂推出“防疫返岗激励奖”,返岗返工的员工,符合条件每人可以获得3000元。


我觉得疫情对于中国的经济冲击是暂时的,就像一个人摔了一跤,有些鼻青脸肿,样子比较难看,但是骨骼和内脏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事实上我通过研究20实际发生在全球的11次大疫情,其对经济的发展影响都是暂时的,就像在大海中扔下一颗石头,短期看浪花飞溅,稍微拉长时间长就没有任何影响。


这里我们看一下2003年我国非典前后的经济运行

我们看到在疫情结束后经济迅速出现反弹,在疫情中被压制的消费、旅游、餐饮得到报复性的回复,结果是全年的消费需求其实没有什么变化。


2020年的疫情我们国家显然比当时应对更有经验,采取异常严格的防控错数,现在看效果也是非常更好的。很多省份已经连续多日没有出现确诊案例,农村也开始有序解除封锁,经济的全面复工马上到来。


先知先觉者,领先一步。2月17日,万科物业升级“长江行动”,宣布提前启动20000人的招聘计划。这样的招聘在去年下半年竞争肯定是一场激烈的,但是现在很多地方还在管控中,人出不去,现在找工作,一方面经济韧性反弹,用工急剧恢复,一方面社会人力资源的供给不足,不仅工作好找,待遇也会提高不少。


祝大家好运,祝福祖国强盛!


贫民窟的大富翁


个人认为还是要看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定论,疫情的发展将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像目前这样的疫情发展速度,如果近期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那对我们国家来说简直会是一场灾难。

目前,虽然国家层面及地方政府层面都下发了明确复工时间的通知,但说实话,很多企业都还处于停工状态。一是国家对复工要求的审批很严格;二是疫情发展还没有出现明显好转的拐点;三是防护物资基本采购不到,基础的防护措施都无法保证,还怎么复工;四是企业老板也出于对员工健康及企业正常运转的一种保护,不敢复工。

就本人所在的企业而言,说实话老板和管理层都想早日复工,但鉴于以上因素,又不敢轻易复工,复工时间一推再推,目前决定根据疫情发展情况有可能会延至3月才开工。

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来看,至少在半年之内都会对各行各业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很多企业也会适时调整战略规划,生存下去或许成为很多企业2020年的发展主题,因此预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急切度会大打折扣,再加上年前裸辞的失业人员,2020年上半年的就业竞争会相当激烈。

但随着经济逐步企稳,报复性的回补增长是绝对会发生的,预测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会陆续加大,就业压力会逐步减小。


人力资源Jack


2020年疫情过后,工作估计不会好找,企业招聘将更加谨慎保守。


当一家企业业务持续增长,盈利稳步提升时,扩张就成为主要选择,招聘更多员工,建立更多分公司。当某个分公司持续亏损,经过努力和几番尝试依然无法改善后,关闭这家分公司,人员或遣散或安排到其他岗位。潮起潮落,在市场博弈中寻找一个平衡。


宅在家里的这段时间也会让无数人认识到储蓄的重要性,消费习惯会有所改变,更加节约。有工作的人这个时候一般都会珍惜工作,不盲目跳槽,而绝大多数公司也会努力挽回损失,放缓扩张招人的节奏。


餐饮、影院、室内娱乐场所、旅游、酒店、宾馆、健身、线下教育培训等等都受到较大冲击,在三个月至半年内生意都会有较大影响。当雇主赚不到钱的时候,房租依然要付,工资依然要给,雇主能怎么做?存款可以支撑,或者不愿意放弃,自然会咬牙坚持。如果坚持不住,只能关门歇业或者降薪裁员。一旦有人失去工作,就会去应聘其他岗位,加剧竞争。


可以这样说,越是容易被替代的工作,没有较高技术和经验门槛的工作,竞争就越激烈,会越来越难找,越到下半年越难找。前期出来的早机会还能多一些,因为很多人没有回来。


疫情的影响是全方面的,基建、出口、消费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过去的节奏要慢下来。消费端的变化会影响到生产端,出口同样是消费的一种。信心的恢复需要时间,部分中小企业的生存却只是几个月的事情。


当下一些企业用工急迫却招不到人,实际并不是缺人,而是农村封路,农民出于安全考虑不急于这个时间外出务工。再加上外地人口到城市后还要隔离14天,去打工也不能立即挣钱,还不如在家多待些天。当下订单忙不过来着急用人,如果忙完这些订单后新订单数量跟不上呢?


人力成本是企业运营的主要成本,未来企业一方面会努力拓展业务,另一方面也会控制规模。五十个人加加班可以完成的事情,就不需要招聘七十个人了。


总而言之,2020年,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工作,珍惜当下的收入。只有为公司创造足够多的价值,才能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


财智成功


对这个问题,不能用简单的好找还是不好找来回答。

对疫情过后的工作,短期内,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难度。原因就在于,疫情让一些原本还能勉强维持的企业,因为疫情防控,未能及时复工复产,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和客户丢失,加上运行成本增加,最终未能挺过,出现关门歇业或者破产倒闭。因此,不仅就业难度加大,而且会增加下岗人员。估计这样的现象,会发生在6月底前,最迟也不会长于9月底。

但是,随着复工复产全部到位,以及市场供求状况改变,一些居民开始创业创新,慢慢地,就业需求会增加,那么,就业会在一定阶段形成较旺的市场需求,使就业状况明显好转。这种现象,最快会发生在三季度,最慢也不会晚于四季度。

所以,从总体上讲,今年的就业形势,会出现前淡后旺现象,全面新增1100万就业的目标,只会超额完成。而且,也必须超额完成。所以,今年的工作,也是上半年相对难找,下半年则比较好找,其中,餐饮娱乐等行业表现得最为明显,下半年极有可能出现服务员难找的现象。


谭浩俊


首先呢!

这次疫情让很多得小型企业和公司面临了巨大得资金问题!开工又不敢!

其次,所谓的月光族的缺点也暴露得非常明显!

这次疫情过后 很明显会有一波就业高潮!

相信企业面对众多的求职者,对于人员的要求也会更加严格!

那么以上只是个人的看法!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