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非典时使用的中药(说作用巨大),能不应用到现在的新冠?

云中漫步的时候


病毒的预防是:

西医:

疫苗;

血清;

中医:

中药:

能抑制病毒;

病毒受制后不能繁殖,分不出毒系来毒害缩主,人就自然不会被感染了。

但是:

不是每种病毒都能用一个方了的。


荷村公


中医在治疗非典时,贡献巨大,得到联合国卫生组织的高度认可,但没得到国家卫生部的承认。

国医大师邓铁涛在非典期间,收治的所有非典肺炎,做到四个零,零死亡率,零转院率,零感染率(教医护人员),零后遗症。同时邓老还介绍钟南山院士所在医院收治的非典肺炎患者,死亡10个,后来用上中医中药,才死一个。这有邓老的采访视频为证。邓老当时就是广泛使用了中药饮品,大家都喝,能调理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病毒感染。

2003年10月份,非典总结会时,中医没有被邀请参加,这是忽视中医作用的表现。有视频采访为证。

中医预防瘟疫是有上千年的历史,有丰富的经验。中医预防瘟疫的原理,不是杀死病毒,而是提升人的抵抗力,减少病毒的感染。

在瘟疫期间,自古就有大量煎中药汤剂,供大家饮用的。但现在因为不重视,无法效仿古人,还有一个法律问题,煎煮中药汤剂是否合法,也是现在无人敢做的事情。预防方剂是公开的,各大中医院都提供了不少很好的预防方,健康人群喝上预防中药方剂,一定能提升抵抗力,提高免疫力,减少病毒的伤害。当然,疫情期间,还是要戴口罩,减少与病患的接触,减少感染机会,同时要适度运动和保持愉悦的心情。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中医加油!


千峰育儿心法


2013年没有发生非典疫情,提出问题时,最起码要把时间弄清楚。

2003年非典疫情科普:

SARS事件是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英语:SARS)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发生,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

在此期间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引起社会恐慌,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多名患者死亡,世界各国对该病的处理,疾病的命名,病原微生物的发现及命名,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及媒体的关注等等。

截止2003年8月16日,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于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数中)。[1]

中国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


三少爷的笔


日记(2月20日)今早看了一个方舱医院的实况,多日来院内的治疗(新冠状肺疾病毒)阻击战看似近尾号的感觉,一看井然有序的情况,世界对传播病系斗争的奇迹!

要继续发扬中医药对付病毒,关键时刻只有中药能遏制那个危机气氛;中医药不是伪命题,是辩证唯物主义影响全世界人们、增强生命力的佐证!


鲁东居人1


提醒诸位中医粉,按照中医的“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千人千方”的原则,所谓的经方验方,都是没用的。

你们去找中医看病,一定要问清楚,给你开的药方是不是起过效的,如果是曾经有人被治好过的药方坚决不能要,那种以前从来没有治好过人的才是最佳选择。


madcat73227021


这次疫情,好像是我第一个提出的“防治疫情的医生就像是上战场,疫情过后这些医生应该按上战场的战士一样待遇。

对防治疫情第一线的医生以后我们真的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待遇,他们就是勇敢上战场的战士,而且完全是正义为民的。

但我们的资源有限,对于没有战斗在一线的医生则不应该与战斗在一线的医生同等待遇,否则那是鼓励医生不去防治疫情一线,特别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当逃兵的人,我们不应该鼓励自私自利的人。

另外,在疫情没有结束,甚至在高峰的时候,有些没有战斗在疫情一线的中医,为了利益开始在舆论上挣功冒功,甚至搞出个三黄连治新冠毒,后来证实假的,很让人不齿。

现在是市场经济,如果你的偏方有效,那么不需要谁来支持你,百姓自然的会去找你看病,你也能成为富翁。但前提是有效而不是为了骗钱。光自吹自擂是没用的。


汉字拼音化科学


百草皆可入药。就看如何科学提炼和应用。

简单的炮制乃至原料用来治病,以及玄妙的诊、疗理论和方式,尚需进一步总结、探讨与提高。“草菅人命”总是畏途。


小蛮腰视界


无用

一个合格的中医师可以最多负责固定的40-60个人全程治疗,不能再治疗额外多的人员

脉诊,四诊合参,每天的方剂都有所变动甚至彻底改变

也就是同一个病人第二天的方剂都可以完全不同,50个病人这个高手中医师在全程的治疗期间甚至可以开出数百个不同的方剂治病

这些方剂全是根据病人实时的身体状况进行精准靶向治疗,只要中药材和汤剂熬制不出大问题,理论应该是不败的,不应该有病人再向重症转化。




用户77031285765


2013年的非典时使用的中药…,非典发生是在2013年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