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疾控中心:危急时刻的担当者 迎着困难的逆行人


  2003年SARS疫情防控,他们冲锋在前;2008年汶川地震,他们支援前线;2009年H1N1甲型流感防控,他们坚守一线;2013年H7N9禽流感防控,他们担当重任;


  今天,他们——锦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主力军!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他们坚守岗位,默默奉献,无悔付出,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完美诠释了担当和责任,做人民健康的守护者。
  凡事预则立。中心主任王华未雨绸缪,早在疫情刚刚发生之时,就紧急购置了20万元的防疫物资。在自身物资紧张的情况下,他们无私援助我市驰援武汉医疗队220套防护服,支援传染病院30套、120紧急医疗救援中心35套、古塔区疾控中心10套,多年防控各类疫情的“先见之明”关键时刻派上了大用场。
  1月20日,武汉疫情前期,中心又对市县两级疾控人员对监测、流调、实验室检测等各个方面全部按照国家标准严格培训,为疫情防控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力量。
  按照市领导“不打乱仗”的要求,中心主任王华、党委书记金浩与班子成员重新制定科学流程,为全市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1月21日起,疾控中心取消春节休假全员上岗。1月27日起,中心7个应急队24小时值班,夙夜待命。病例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消毒、健康教育,100多名干部职工各司其职,坚实的足迹与辛勤的汗水洒遍锦州大地。

  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晚7点,中心接到市卫健委关于黑山县有武汉返乡发热患者的通知,副主任高秀丽第一时间带着工作人员出发,晚10点到达黑山县医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医疗机构采集样品、黑山县CDC运输样品,除夕凌晨两点多,他们返回市内。早已整装待命的实验室人员立即对样品进行检测。当天早6点,最终的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疾控人员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不眠之夜。
  流行病学调查是疾控中心担负的重要职责。打开手机,每一个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一目了然,这背后,凝聚着疾控人无数的汗水。他们还要做好疫情监测,时时关注动态变化,只要是医疗机构报告患者,他们两小时内就要完成三级审核,及时与县区和省直相关部门沟通。同时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的接触史、旅居史都要及时排查,专业判定,及早隔离。我市病例的流调工作全面详细,成为诸多城市借鉴的“样本”,得到了网友的大赞。
  疾控中心的实验室是本次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这里是全市唯一承担样品检验的单位。全市每一例检测样本最终都汇聚到这里,每一份检测报告都从这里发出。检验人员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和口罩,在负压的环境里“全副武装”,不仅呼吸费力,而且眼镜上常常有雾气。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检验人员对每一份样品检测都是精益求精、慎之又慎,他们知道自己的检测结果对社会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命在肩,责任在肩,来不得一丝一毫疏忽大意,不能出一星半点的差错失误。副主任张旭的团队中有年轻的妈妈,有家在外地的年轻人,一次检测做下来五六个小时。以认真、严谨、科学的态度出具每一份结果,面对繁复的工作,面对未知的危险,他们无一人退缩。

  默默地付出是无声的誓言。截至1月31日17时,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共检测23例54份样品,所有结果均与省里检测结果一致!我市的检测工作得到了省疾控中心的高度评价。
  疾控中心还担负着一项重要职责:消毒。有患者了,他们要冲锋在前,做好消毒,为下一步工作开辟通道;工作结束,他们还要“断后”,对工作场所再消毒,防止二次传染。他们默默无闻,但是在防控的主战场不可或缺。
  市领导十分牵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1月29日,市委书记王德佳来到这里,走进实验室和应急物资库,了解物资储备、需求和使用情况,询问实验室人员工作流程,了解疫情防控最急、最忧、最难的问题,并对中心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全体疾控人备受鼓舞,大家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采取更科学周密措施遏制疫情蔓延态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采访的时候,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不时响起,听他们低声与对方进行专业沟通,在当前防控疫情的严峻时刻,仿佛一股流动的清泉,让人心安心静。
  总有危急时刻的担当者,总有迎着困难的逆行人。向他们致敬!

   文/记者戴畅 孙欣欣
   摄影/记者王野

锦州市疾控中心:危急时刻的担当者 迎着困难的逆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