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眼中的海航

風眼中的海航

(因為市場需求下降大量航班取消,海航有15架寬體機封存在大興機場停機坪 王瀟雨 攝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瀟雨 黃興利 北京報道

本已處在僵局狀態的“海航問題”似乎在“新冠”疫情給航空業帶來的災難性後果之下意外迎來轉機。

2月19日下午,一條傳言悄然“入市”,直指這家深陷債務旋渦中的公司將被地方政府“接管”,甚至更有進一步消息將海航集團旗下幾家航司“分拆”給包括國有三大航在內的國內其他航企。

這個傳言使得人們一個月以來被疫情所消耗的關注度迅速尋找到新的興奮點。

相比被反覆包裝後宣講的二十多年從一千萬資產的地方航企成長為萬億規模跨國巨擘創富神話,以及兩年多以來苟延殘喘的掙扎,這家始終爭議傍身的公司將以何種方式收場才是這場“大戲”的高潮部分。

和去年2月底曝出可能宣佈破產之後迅速以官方姿態出面澄清不同,面對洶湧的輿論熱浪,海航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海航集團”)直到2月20日下午仍然保持沉默,未做任何回應。

而資本市場則以一種積極姿態回應了傳言,20日開盤之後,海航系概念股全線高開,海航創新、海航控股等漲停,海航基礎、海航科技等個股紛紛走高。

有接近海南省政府的信源20日向《華夏時報》記者印證了此前關於“接管”的相關傳言的進一步消息,該人士表示,作為海航集團旗下核心資產的海航控股將由海南省政府最終接盤,變身為地方國資航企。

另一位接近海航集團的人士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關於19日的傳言,可以透露的信息是當天確實開了一個跟海航集團相關的會,有省領導、省國資委、部分金融機構以及海航集團主要負責人參加,議題涉及到政府接管的問題。”

“公司內部目前並沒有與傳言相關的消息,我也是剛剛從網上看到的消息,”來自海航集團旗下航空公司的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即使沒有‘新冠’疫情,以海航集團目前的狀況來看也撐不了太久,之前內部的判斷是公司賣還是倒肯定會在年內有一個結果,而疫情的爆發很可能客觀上促成了這個結果更快到來。”

“新冠”在一個月時間裡嚴重打擊了中國民航業,將一個國際業務全球量第三位的市場擊退至二十五位。對有些航司而言可以咬牙渡過難關,但對海航集團旗下一眾本就因為債務危機陷入困境已久的企業而言,可能就是致命的。

根據本報記者所獲得的一組數據,僅以海航集團旗下所有航空公司在2月16日營運為例,當天共執行班次406班,總客運收入只有2797萬元,,座公里收入不到0.3元,平均客座率只有45%,平均票價965元,分拆到每個航空公司來看,海航控股78班637萬、首都航空93班838萬、天津航空64班227萬、祥鵬航空47班271萬、西部航空46班266萬、北部灣航空31班217萬、福州航空6班42萬、烏魯木齊航空4班28萬、長安航空10班55萬、金鵬航空25班198萬、桂林航空2班17萬。

而從年初到疫情全面爆發前,僅僅海航控股一家公司平均單日營收最低時也有超過8000萬,春運開始後單日高點可以超過1.4億。

可以說現金流告急是促使“海航問題”能夠從此前的僵持局面迅速進入具體解決的推進階段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某種程度上來看,海南省政府接手海航控股也是對此前長期以來一種非正常狀態的一種“撥亂反正”,因為海航控股從海南省航空公司起步之後,雖然經歷過多次資產的騰挪,但至今為止實際控制權依然掌握在海南省國資委手中,地方政府利用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這個平臺在海航控股大股東大新華航空有限公司(下稱“大新華航空”)中以25%的股權比例保持著最大單一股東的地位,從而與陳峰為代表的海航集團方面共同掌控海航控股。

陳峰為代表的海航集團管理層曾經在2008年推出大新華航空平臺香港上市計劃,其主要目的就是將海航控股(當時的海航股份)核心資產注入大新華航空,從而徹底獲得平臺的掌控權,但終究因為全球經濟危機等諸多原因而未能如願。

在債務黑洞之下,以國開行牽頭的債權人組成的工作組在2018年進駐海航集團,一方面監督海航集團的資產流向以及處置狀況,另一方面也肩負著為鉅額債務和企業尋求一個合理解決方案的任務。

而這實際上已經意味著陳峰為代表的海航集團管理層選擇餘地已經不多,要麼放棄核心資產的控制權,要麼繼續“死扛”直到最終無法收場的那一天。

“新冠”就成為壓在這位“海航教父”頭頂的“最後一根稻草”。

有接近海航控股的消息人士對本報記者透露,海航控股轉變為地方國資是現階段最合理也是最具可行性的方案,因為海航目前最大債主是國內幾大銀行,至少在國家層面對這些銀行負債要有一致的意見和計劃。在地方接手海航控股之後可以進一步推進債轉股,從而逐步將公司推向正軌。

對於傳言中一些國有航空公司可能會“瓜分”海航集團旗下諸多航司的傳言,有航空業內消息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的大環境下,即使國有航司願意接盤海航的航空資產也不太可能短期內有所動作,至少要等疫情過後生產逐漸恢復,一切重歸正軌的情況下才會去考慮這個問題。

目前最懸而未決的是關於已經和海航控股合併報表的多家地方性航企未來的命運歸屬問題。前述接近海航控股的人士表示,從海南省的角度肯定只希望獲得海航控股的資產,所以如果這些地方航企有機會剝離出去尋找到接盤方,更大的可能性還是會成為其他數家地方國資航企,這也是海航集團之前一直在推動的一項工作,但問題就在於,因為對於公司資產價值估算等諸多分歧,很多已經簽署了轉讓協議的地方航企仍處在資產未交割階段,或是因無法與地方政府達成共識而未能完成資產轉讓的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