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不買房,生活會怎麼樣?


在上海不買房,生活會怎麼樣?

10年前有一部電視劇,講述一對姐妹在上海艱難買房紮根的奮鬥故事,叫做《蝸居》。一段時間內,這部電視劇還因為價值觀不正、過於負面被禁播。換句話來說,就是太現實了

當時還有1個詞很火,“房奴”。貸款買房,每個月工資都要用來還月供,辛辛苦苦緊衣縮食供養者“房子”,所以稱之為房奴。

當然,故事的結局我們都知道。這麼些年房價幾輪大漲,那些最早當房奴的人反而嚐到了甜頭,有的經過幾輪折騰,現在身家上千萬的比比皆是了。而那些痛斥房價太高,堅決不買房不當房奴的人,反而被上了一課。股市上有個詞叫做“高位站崗”,當年被教訓現在不得不高價買房的人,應該就算是高位站崗了。

但是,站在如今這樣的時點上,我們沒有趕上房價大漲,也不願意高位站崗,能不能一輩子不買房?

今天我們來認真討論下這個方案的可行性。


01

房價收入比,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用來衡量房價。這個公式換算下,也能代表家庭工作多少年能買得起房。

根據數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佈《全國50城房價收入比報告》,房價收入比排在最前面的分別是深圳36.1、三亞30、北京24.9、上海24.6、廈門22。


在上海不買房,生活會怎麼樣?


以上海為例,房產均價50930元/平,80平米的房屋總價,預計400萬。以2019年上海人居工資6378元/月進行預估,夫妻二人年收入總和預計15萬。房價收入比=400÷15=26.7。


在上海不買房,生活會怎麼樣?

在上海不買房,生活會怎麼樣?

當然上海的平均工資,以及實際的可支配收入之間也存在一定差距。根據2019年公佈的上海人居可支配收入數據看,2019年上海人居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70000+。

如果以可支配收入進行房價收入比的測算,400÷14=28.6,與之前的結果相差也並不大。如果你的收入在上海僅能達到平均水平,也就意味著要工作24-28年才能買的上一個80平米的房子


在上海不買房,生活會怎麼樣?


02

當然,我們都知道平均並不能代表真實的情況。

因為一個上海人不需要買房,拆遷就夠了。也不用房租,可支配收入相對較高。而一個外地人,需要交房租,如果想生存下來需要爭取更高的收入。

如果代入一個真實的買房場景,80平米400萬的房子,首付30%120萬,純商業貸款280萬,按照貸款30年進行計算,月供16607.82元,年還款19.92萬。預計住滿30年一共支出717萬。看起來,似乎也沒那麼困難。先記住這些數字,後面會用得到。

在上海不買房,生活會怎麼樣?

首付120萬。對於首次置業的人群來說,一般年齡基本25-35歲。能夠掏出來120萬的存款,必須在大公司內擔任部門經理以上的崗位,或者從事一些高收入的工種,做一些回報高的生意。如果只是普通人,就需要每年存款20萬存6年。再不然,就只能是啃老,掏父母的錢包。

月供16600元,還能夠正常生活,收入至少是月供的2倍。

一旦買了房,也就意味著在3-5年內生活必然會受到影響。車釐子自由固然是無法確保的了。


所以,我們為什麼一定要買房呢?


03

政策層面,早在2017年,住建部就稱將立法明確“租售同權”,即租房和買房享有同樣的待遇,比如教育、醫療等資源配套。

行業層面,近2年來,2019年租房市場非常火爆,出現自如等租房平臺,也有越來越多房地產單位涉足長租公寓領域。進一步規範了租賃市場,提供優質的租房服務。

不同的城市,針對優秀人才提供的人才公寓、公租房等也大量投入市場。

如果不買房,租房的選擇也非常多

同樣以上海為例,三口之家選擇租住一個2居室或者3居室,根據自如報價預計6000元/月,每年房租7.2萬元

在上海不買房,生活會怎麼樣?

參考上海房租漲幅,以房租每年上漲5%,租房30年預計花費478萬。當租房第39年的時候,年租金可能達到48.27萬,已經遠超出購房的年還款額19.92萬。累計支出租金706萬,也逼近購房的總支出717萬。第40年開始,投入就將超出購房的總投入。


如果從25歲開始租房,租住40年,正好65歲面臨退休,也就可以搬家到養老院居住了。

一切安排都很合理。


當然,還存在另一種情況房租的漲幅未必會達到5%之多。或者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平穩,那麼租房的投入可能會比購房低很多。

現實一些的因素,“租售不同權”,選擇租房或許無法使用學位,小孩上學存在一定困哪。


買房與租房,以當前來看,租房的投入更低,而買房投入更高。30年後,租房的投入更高,購房的投入相對低。購房後,房子作為資產歸屬於購房人,而租房的租金不產生投資價值。


04

小結:總體來說,這輩子不買房的人,小編佩服你的勇氣,只能說一句人傻錢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