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矇眼”又“徒步”而且主帥還不行——宋遼戰爭中宋朝的硬傷

燕雲十六州自趙匡胤開創宋朝以來就一直是宋廷的一塊心病。在對北方遼國的戰爭中,北宋也是輸多贏少,從未能將燕雲十六州重新納入版圖。燕雲十六州自始至終的缺位,逼迫北宋不得不在北部防線增派重兵,使得其軍事力量受到極大地牽制。但與此同時卻又未能對北方少數民族政權進行有效的打擊遏制,這為之後北宋的滅亡也埋下了隱患。

既“矇眼”又“徒步”而且主帥還不行——宋遼戰爭中宋朝的硬傷

宋朝一直記掛著的燕雲十六州示意圖

北宋在同遼國在爭奪燕雲十六州的戰爭中頻頻落於下風,也不單單因為宋廷重文輕武,或者說推行“強幹弱枝”的中央集權政策,而是由於北宋在戰略、戰術、戰備等多方面綜合因素所導致的。

宋太宗並非英明雄主

宋太祖趙匡胤在世之時,便一直有謀取燕雲十六州的計劃。而趙匡胤離奇暴斃後,在沒有顧命詔書的情況下,有違封建傳統禮制的趙光義以不尋常的兄終弟及的方式倉促登上皇位。

即位之初,宋太宗趙光義就著急想著要消滅北漢,明面上是為了實現一統,實則也想借以樹立威望從而幫助自己鞏固皇位。之後拿下北漢並沒有費太大的工夫,而這也可能在潛意識裡使得趙光義多了一些莫名的自信。這時候正好也有臣僚勸進,表示既然已經順利拿下北漢,那麼繼續北上攻下燕雲十六州中的幽州、薊州就像是翻動已經烤熱的餅一樣輕鬆,何不乘勝追擊擴大戰果。

既“矇眼”又“徒步”而且主帥還不行——宋遼戰爭中宋朝的硬傷

急功近利的宋太宗趙光義

過於從個人的政治角度來考量全盤軍事戰略,也是宋太宗趙光義一個主要不足。戰勝北漢後使得趙光義更加浮躁與急功近利,他想要奮力追趕上自己那個才能卓著、打下了天下的哥哥的步伐,想要證明自己也是一個稱職的皇帝。故而,在前期的對外作戰中,趙光義十分忠愛於御駕親征。於是在趙光義“腦袋一熱”之後,大軍又繼續開拔北上了。

趙光義盲目的戰略決策之下,全然不顧的是戰勝北漢後宋軍內部的諸多問題。首先,宋伐北漢,是經過一段時間周密地籌劃與部署的,而在攻下北漢都城太原後,驟然改變全軍的戰略目標,倉促之間各項工作都難以接應得上。

其次,宋軍對太原圍攻了兩個多月,日夜輪軸轉地攻城戰早已令全軍上下疲憊不堪。而當時又正值酷暑時節,沒有得到充分休整的宋軍立即開始新的徵遼旅程,這對於進攻方的宋軍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還有,士兵們從軍打仗一來為了在亂世中混口飯吃,二來也是希望能在獲得勝利後得到一些戰功和賞賜。可是在消滅北漢後,上級不但沒有論功行賞,反而還要讓大家“提著腦袋”再幹一單“搏命生意”。在《續資治通鑑長編》中有記載當時的情況:“人人有希賞意,而上將遂伐契丹、取幽薊,諸將皆不願行,然無敢言者。”不滿和怨恨就這樣在宋軍中迅速地孕育和傳遞著。

在之後幽州的攻城戰中,趙光義也暴露了自身指揮作戰能力的不足。為了早日拿下幽州城,將“以防有變”的預備部隊也投入攻城之中,使得宋軍的側翼防備空虛,被遼軍從左右翼進行偷襲夾擊,以致最後全軍大敗而逃。

既“矇眼”又“徒步”而且主帥還不行——宋遼戰爭中宋朝的硬傷

趙光義最初的計劃是想要“畢其功於一役”,就如同拿下北漢一樣。但遼不同於根基不穩的北漢,作為半遊牧半農耕化的政權,已經在北方經營了近半個世紀。就算這次被宋擊敗,也不會因為一次戰爭的失利就土崩瓦解的。

趙光義舉全國之力賭徒式孤注一擲地戰鬥,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為帥如此,宋廷當有此敗。

寶劍鬥不過寶馬

宋太宗趙光義收復“燕雲十六州”之旅一開始還是十分順利的。由於遼國之前沒預料到宋軍會打自己的主意,猝不及防中一時難以集結足夠的防禦部隊。宋軍所到之處守將紛紛獻城而出,沒幾日趙光義的部隊就已經到了幽州城下。

既“矇眼”又“徒步”而且主帥還不行——宋遼戰爭中宋朝的硬傷

宋遼第一次幽州攻防戰

但趙光義的“快攻”打法到了此刻委實已屬“強弩之末”,“白加黑”的輪番攻擊,心理戰、地道戰還有攻城用的“洞子”和八百“炮具”,都不能叩開眼前這座幽州城深邃的大門。一群疲憊不堪的士兵面對著久攻不下的幽州城,進不能進退不能退,心中又是何種滋味。

作為遊牧民族政權的遼國,士兵善於騎射而又全民皆兵,擁有大量輕騎兵和重裝騎兵,比如有名的“鐵林”騎兵。以步兵為主的宋軍憑藉著堅兵利甲和訓練有素的列隊方陣,在陣地戰中確實能和遼國的騎兵部隊搏上一搏。但在機動偵查、側翼騷擾、後方突襲等方面,就完全落於遼國騎兵的下風了。

這一點尤其體現在戰敗的時候,騎兵部隊戰敗了還可以撒丫子逃跑,步兵根本追不上,所以戰損也比較少。假如步兵部隊失利了,人跑得肯定沒馬快,自然只有被追擊屠戮的下場了。

既“矇眼”又“徒步”而且主帥還不行——宋遼戰爭中宋朝的硬傷

以步兵為主的宋軍難敵遼國鐵騎

遼國騎兵的戰術,可以概括為“成列而不戰,俟退而乘之,多伏兵,斷糧道,冒夜舉火,上風曳柴,饋餉自齎,退敗無恥,散而復聚,寒而益堅”。也就是說遼國的騎兵不會去硬碰硬,善於捕捉進攻時機又善於奇襲和斷糧道,進退無礙,對自然環境的忍耐適應力也很強,是非常難以對付的敵人。

在宋太宗趙光義圍困幽州之時,原本被委派去支援北漢的遼國南院大王耶律斜軫已然帶兵回援。藉以騎兵的靈活性不斷在宋軍的側後方實施襲擾,以此聲援幽州城的守軍。遼國的騎兵“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宋軍防不住又捉不著,而且這些騎兵分多梯隊輪番上陣,晝夜不歇,搞得宋軍不勝其擾。

在之前的白馬嶺戰役中,雖然遼軍因為冒進中了宋軍的伏擊傷亡慘重,但是在後續遼軍騎兵趕到之後,就以強弓逼退了宋軍的追擊,遼軍騎兵的機動性和戰鬥力可見一斑。

既“矇眼”又“徒步”而且主帥還不行——宋遼戰爭中宋朝的硬傷

騎兵的機動性和爆發力很強

既然騎兵這麼好用,宋朝為什麼不發展騎兵呢?這是因為北宋當時耕地的開發程度已經相當地高,人口也都較為集中,可用於養馬的荒地與草場數量極少。人口多而集中,土地又都用來耕種了,就沒有地方用來養馬了,沒有足夠的馬匹自然難以有成型的騎兵部隊。

間諜們的實力

宋遼戰爭中,兩國的間諜活動也在自身前代的基礎上進入了全面發展的時期。用兵貴在知己知彼,只有如此方能百戰不殆,但遼國在情報收集工作方面還是略勝宋朝一籌。

遼國自其太祖耶律阿保機時,就已經開始部署針對各國的相應間諜情報活動。據《賈師訓墓誌》記載,遼國在燕京還設有專門針對宋朝的間諜機構,“凡都府事無鉅細,必先閱之後行”。而且這個部門權力很大,對於本國的間諜或者宋朝派來的間諜,都有生殺大權。

遼國對宋的間諜滲透,主要還是以商人和僧人的身份為掩護而進行的。商人可以結交到宋朝的官員高層,便於直接打探內部消息,僧人則可以遊歷於民間,便於隱藏身份,又可在市井中搜集情報。

既“矇眼”又“徒步”而且主帥還不行——宋遼戰爭中宋朝的硬傷

以商人和僧人的身份間諜更好行動

相比之下,宋朝的間諜們雖然也有一定的數量規模,但曾任知制誥的北宋文人王存也表示:“遼人覘中朝事頗詳;而邊臣刺事殊疏。此邊臣任閒不精也。”可見比起本朝間諜,遼國的間諜們做事風格更加細緻和縝密。

還有個例子也能體現當時的現狀:北宋時印刷術於民間廣泛流行,於是遼國的間諜們就在民間廣泛收集文人政客們的文集或者議論評論,將他們運回國內作為資料研究參考。當蘇澈作為使臣出使遼國時,遼國的接待使者就從蘇轍的父親蘇洵一直侃侃而談到他的哥哥蘇軾,從人生經歷到文學作品,可謂無一不通無一不曉。事後蘇轍也不得不感嘆:“莫把文章動蠻貊,恐妨談笑臥江湖。”

而宋朝的官僚機構職能多重疊交叉,官僚隊伍又臃腫龐大,使得政府的工作管理效能大大降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宋朝間諜機構的運行,導致其提供情報時會出現不準確、效率低和重複上報等問題。

幽州攻防戰以宋軍大敗結束後的第二年,遼景宗攜有報復意味地率大軍攻打宋朝河北的防禦重鎮瓦橋關。遼軍在十月二十日便已抵達距瓦橋關不過百里的固安,卻在十日後才決定對瓦橋關發起攻擊。這對於日行百里且講究兵貴神速的騎兵部隊來說是十分反常的,由此可見對於這次出其不意的進攻,遼軍對瓦橋關的具體情況與宋軍的應對舉措自己心裡也還沒個底,所以不敢貿然進攻。

反觀宋太宗這邊,十月十九日他還在命令修建汴京前往瓦橋關所在的雄州道路,直到十一月十三日,他才又開始率軍御駕親征了,可實際上瓦橋關的戰役早在十一月十日就已經結束了。從中也可以反映出宋朝在情報收集和反饋中的遲鈍與落後。

著名的“楊家將”楊業將軍也是因為情報的緣故而殞命的,遼軍於事前就獲到諜報,得知楊業率軍將近。楊業進入包圍圈後,中流矢,以致墜馬被擒,最終絕食而亡。可見情報對於戰爭勝負的重要性。

既“矇眼”又“徒步”而且主帥還不行——宋遼戰爭中宋朝的硬傷

楊業將軍

結語

自宋北伐以來同遼國的這近三十年的戰爭中,始終未能取得實際的戰果,燕雲十六州也一直未能收歸版圖。俗話說“將帥無能累死三軍”,宋太宗自身政治軍事能力的限制對戰事的影響最為深遠。與此同時,宋軍同遼軍兵種的剋制關係,以及因體制機制所限制情報部門未能提供有效的助力,多方面的因素導致宋遼戰爭中宋朝沒能佔得便宜,兩國最終以“澶淵之盟”結束了這近三十年你來我往的爭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