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探密】——明·汝州创建钟楼记

明正德《汝州志》之何让《汝州创建钟楼记》


【古迹探密】——明·汝州创建钟楼记

今天下郡邑,遍满海宇,凡礼乐文物,巨细毕具。至钟楼一事,所以谨晨昏、严禁令者,亦莫不备焉。昔人谓“钟鼓分明,可以观政”,苟或缺此,虽龚黄颍川渤海之治,亦不可谓完典也。

【古迹探密】——明·汝州创建钟楼记

汝州旧有钜钟,始焉架木平地。正统初,前知州崇德沈公,于子城南门建楼八楹移置其上,岁久瓦脱垣欹。弘治中,同知平度官侯葺治甫完,丙辰秋霖雨浃旬,东北一隅遂倾。正德改元,今知州永清王公雄,谋诸僚佐,以为相彼东门闉阇高爽,迁此为佳。时同知东蒙徐侯衍、宜兴张侯邦瑞,判官古青高侯举,咸应曰:“善”。

【古迹探密】——明·汝州创建钟楼记

于是抡材陶甓,集诸工师,高侯素称智巧,众推专董其事。卜日东徙,竖楹一十有四,重檐飞栱,扶栏复道。外竖二牌,前表十二时,后表二十四气。内题二匾,左曰“登高览秀”,右曰“望远舒情”。伟乎,一郡之胜概也。经始于是岁四月三日,落成于六月六日。财虽费而民不知其费,工虽劳而民不苦其劳。以佚道使民故也。公暇偕二三宾僚登眺于此,但见峰峦廻拱、苍翠叠见,鸢之飞、鱼之泳,烟云聚散、景物互变。既而俯千室之鳞集,必思所以善养者何如;仰文林之郁葱,必思所以善教者何如。

【古迹探密】——明·汝州创建钟楼记

揖巢许高洁之风,以益其廉;睹富公去思之碑,以愽其惠。久之,胸次悠然,殆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而各得其所也。然则,斯楼之建,有得古人“时观游,节劳佚”之遗意,岂直谨晨昏、严禁令而已哉。王公命予为记。予不佞,谨纪其颠末,用勒于石。

(汝州杨占营,据《正德汝州志·卷之八·汝州文》整理)

【古迹探密】——明·汝州创建钟楼记


【注释】

闉阇:城外瓮城的重门。亦泛指城门。闉,古代瓮城的门。亦指瓮城。瓮城为围绕在城门外的小城。阇,城门上的台。(《辞海》)

佚道:使百姓安乐之道。《孟子·尽心上》:“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宋苏舜钦《并州新修永济桥记》:“予闻子产为郑,以乘舆济溱、洧人,孟子谓惠而不知政。公之力为物也,以佚道使民,绝子产远甚,故予敢琢文于石以监后。”(《汉语大词典》)(刘占江/配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