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網上教學遇到這些“痛點”嗎?這裡有乾貨

這幾天老師們陪著學生“瘋狂上網”,很high,也很累。


這裡根據自己觀察,還有同事一起溝通之後的應對策略,與大家分享一點乾貨,探討“如果這樣做”是否可行。


您在網上教學遇到這些“痛點”嗎?這裡有乾貨


一、用什麼工具與學生溝通?


儘管釘釘被瘋狂下載到求饒,但我理解這也是有原因的,學生為什麼不去把QQ刷一星呢,因為釘釘讓學生多裝了一個應用。所以,我們需要儘可能讓學生的使用門檻降低、降低再降低,這個時候的主要目的不是讓學生去學習一款新軟件的使用,而是儘可能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軟件上進行應用。


上網課用什麼工具作最基礎溝通,我一直認為QQ是最合適的。幾乎所有的學生對QQ不陌生,況且QQ群裡的很多應用能滿足教學的基本需求,如公告、文件、作業甚至分享屏幕、演示白板等等功能,不就是為教學而生的嗎,再好不過了。


最新版的QQ,已經更新了“群課堂”、“作業批改”等功能,教學功能更加完善。


二、如何給學生學習資料?


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是教學過程兩個最重要的構件,網上授課我們可能會給到學生不同的教學資料,來方便我們開展教學活動。不同的教學資料,如何給,才能方便學生的閱讀和使用呢?


1.Word文件:我們要考慮到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是在電腦上參與學習,有部分學生是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平時我們的排版是用A4紙、五號或小四號字,但是如果直接把這樣的文檔發給學生,在手機上閱讀起來字體是非常小的,非常吃力,非常不方便。經過和同事的反覆測試後,建議的排版規格是A5紙、四號字(至少小四號字)

,因為A5比A4寬度小,這樣在手機上閱讀字體就不會太小了。最好是把Word文件導出為PDF文件,排版才不會錯位。


2.PPT文件:還是要考慮學生的閱讀方便,不建議使用太多花樣的圖案或動畫,純色底與清晰的圖文。字體建議不小於28號,最好可以30號字。也可以導出來PDF文件,輕量、排版也整齊。


3.圖片文件:不要太大就行,清晰最重要。


4.視頻文件:建議上傳到網上後,發給學生視頻鏈接,而不是直接把視頻文件發到群裡,用手機的同學幾天下來,手機內存受不了。上傳的網站選擇上,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騰訊視頻可以導入到微信公眾號,優酷可以設置視頻密碼,B站學生挺喜歡

……


5.給到學生的文件資料,建議放到QQ群的“文件”裡,建議把文件名統一簡明的格式,方便學生查找,因為文件真的會越來越多。參考的文件名格式為“日期+學科+用途+序號”,例如“20200219語文作業1.pdf”,至於是哪節課的名字,如果在標識上能去掉,就去掉,學生在“文件”裡能獲得清晰的索引,才能明確這一天需要去用哪個文件。


三、聊天記錄太多信息看不過來?


1.老師的通知:每一個重要的通知,都建議通過群“公告”去發佈,這樣學生可以很方便地在公告頁找到重要信息。同樣,公告的文字格式也要統一標識,可以在公告的開頭寫上【日期+科目】,記得用【】標識,會非常清晰。


2.佈置的作業:QQ群裡的“作業”功能,可以方便地向學生髮布作業內容,學生的作業可以用文字上交,也可以用圖片和語音上交,這個是非常好的功能。很多作業是需要學生手寫的,手寫完可以拍照上傳(要提醒學生在光線充足的地方拍照,以免圖片很暗),背誦、朗讀的作業則可能用語音上傳。同樣,作業的名稱,也要統一標識,例如【日期+科目(+序號)】


3.收集學生的疑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需要老師答疑的情況,但如果直接讓學生髮在群聊裡,整個群就會亂到不知道是什麼信息了。不妨繼續使用“作業”的功能,來收集學生的疑問,單獨發起一個作業就是【日期+科目+疑問】,學生可以在作業列表裡很容易找到當天的疑問提交處,還可以用文字、圖片等形式提出自己的問題。這個科目的老師可以很清晰地瞭解到學生的疑問之處,可以統一在群裡與學生解釋,也可以約定時間通過直播的方式與學生講解。


4.使用全員禁言:QQ群有全員禁言的功能,適當的時候使用全員禁言,可以減少大量的無序聊天,還學習群一個清靜。但仍需要在合適的時段,開放讓學生進行線上的討論與交流,甚至是有效、有序的爭辯,這些都是讓學生參與深度學習的有益嘗試。


總而言之,QQ群裡的信息儘可能清晰、有序地向學生呈現,這樣也能避免學生需要一直看群信息,生怕錯過什麼,應用好“作業”和“公告”兩個功能,便可以讓學生很容易找到重要信息了,儘管去線下學習,偶爾回來看群裡的“作業”和“公告”就行。關鍵點就是信息要有序、很有序、非常有序!


四、能在線考試嗎?


目前我們學校應用的是“金數據”平臺,並且由學校統一購買了專業版,全校共享賬號,不貴,大家一起用裡邊的“在線考試”功能。以後也還可以當平時收集信息的表單工具。


五、要直播怎麼辦?


仍然還是推薦騰訊系的產品,主要是方便學生,不用再去裝什麼軟件。騰訊課堂極速版目前已經有回放功能了,騰訊會議用起來也不錯(有人數限制,整個年級的大課要關注是否能用)。這兩個都可以發鏈接給學生(不建議發二維碼給學生,因為有些學生是使用電腦的,不一定有手機可以掃二維碼),打開鏈接就能進入課堂,不用給學生增加裝應用的負擔。


直播時可以適時應用

選擇題答題板、舉手連麥、在線發言等方式,讓學生更充分地參與課堂互動。小tip:與學生連麥時,需要請學生使用耳機,以免產生回聲雜音。


以上僅為建議,不一定是最佳的解決方案,根據具體情況不斷優化和熟悉,線上課程也是能夠讓學生喜歡的。


我們一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