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方戏的没落与郭德纲的崛起

上海的地方戏有的三个,一个是上海说唱,一个是沪剧,一个是上海滑稽戏。

上海地方戏的没落与郭德纲的崛起

上海说唱是一种说唱艺术。脱胎于独脚戏。唱词多是即兴创作,没有脚本。20世纪50年代,上海演员黄永生与其他人合作,把早期的一唱到底的形式发展成说、表、唱、做综合的形式,加强了艺术表现力,使这一曲种逐渐定型。最出名的说唱就是他的《金陵塔》。五年前,他去世了,他的徒弟们也不争气,上海说唱也就彻底没落了,只能偶尔地方台上露露脸。

上海地方戏的没落与郭德纲的崛起

再说沪剧,是上海市的最传统戏剧。 和京剧有得一拼,但随着文明进程的加速,沪剧艺术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演出市场日益萎缩,观众减少。2006年,沪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文化遗产了。

最后说说上海滑稽戏,是一种新兴的戏曲剧种。在抗日战争中期,由于上海特殊的政治环境,上海的曲艺独角戏接受了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逐步形成上海滑稽戏。并逐渐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的许多地区,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上海地方戏的没落与郭德纲的崛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上海滑稽戏通过电视风靡大半中国。但随着全国各地经济日益均衡发展,上海的经济地位逐渐下降,文化地位更是一落千丈。不仅其他地方不再稀奇滑稽戏,就连上海人本身也渐渐抛弃了它。

上海地方戏的没落,原因种种,让一个大学生写论文分析一下,能有上百页。我不是大学生,更不想写论文。只想写一个上海地方戏没落之后客观事实。

上海地方戏的没落与郭德纲的崛起

在2006年,郭德纲的德云社在上海举办了首次专场演出。此后,他们便在上海扎了根。郭德纲在上海东方卫视,从“笑傲江湖”到“欢乐喜剧人”都是主持人。他的德云社更是在上海的这两大节目里的大显身手,屡屡夺冠,全国的收视率也是好得惊人。本来上海的这些地方戏还有口饭吃,如此这般,连饭都吃不起了。想当年,赵本山的二人转或小品鼎盛时连上海的边都没摸着。如今,郭德纲的相声从北打到南,霸占了上海十几年了。我们要知道,曾经的相声也是北京天津地区的地方戏,如今慢慢统一全国,走向世界。语言优势是一方面,但是人才辈出,与时俱进也是重要原因。

其实,哪里的地方戏不没落啊?山东的大鼓,河北的梆子,陕西的秦腔,安徽的黄梅戏,江苏的昆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