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張伯行的這面“鏡子”這麼明亮 原來是塊“金字”招牌

康熙四十六年(1708年),張伯行任福建巡撫,為拒絕送禮者,特地撰寫了一篇《禁止饋送檄》,張貼於居所院門及巡撫衙門。讓我們去看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或略能知道一二。

張伯行(1651-1725年),字孝先,河南儀封(今蘭考)人,任福建、江蘇巡撫,禮部尚書。康熙二十年(1681年),考中舉人。康熙二十四年,中殿試三甲,賜進士。康熙三十一年,補授內閣中書,從此入仕途。

清張伯行的這面“鏡子”這麼明亮        原來是塊“金字”招牌


一、篤信了理學以後,堅定他從政為官的思想信念。

張伯行出身書香門第,其父親三代在鄉里均德高望重。在家風薰陶和理學的浸染之下,樹立起篤信理學、恭敬祖上的信念。為了專心致力於理學和讀書,在蘭考建立請見書院。此後,在張伯行四十餘年的讀書生涯中,奠定了理學名臣的思想底蘊,孕育了他對己嚴律、對事謹慎的性格,塑造了公正廉潔的為官品格,形成了克己奉公、堅持真理的行事原則。

這些特質,與我們今天領導者要堅定理想信念、心存敬畏的內容和標準雖然不一樣,但嚴以律己、公正廉潔、堅持真理的行為規範還是值得學習借鑑的。

二、學習了理學以後,牢築了他以聖學為標準推己及人的行事原則。

張伯行考中進士後,奉聖諭回家讀書,把“程朱理學”作為自身為學之身的根本,完成了從儒學雜家向篤志理學的轉變,以至後來以理學名臣從祀孔廟。

張伯行通過對宋代“程朱理學”四大學派的學習研究,體會到“千聖之學,括於一敬,故學莫先於主敬。”他認為,學習沒有比掌握“敬”更重要,索性取自號為“敬庵”。他把“敬”作為“正心”“立本”的重要手段,認為“敬”不僅僅是一種心理活動,而且能夠與“恭”這一外在道德品質相互養成。只要內心時時存“敬”,有事無事都可以“無時不悅”,從而使人的道德更好地踐行於行動之中。

張伯行對朱熹以“畏”“釋”“敬”的主張極為贊同和欣賞,平日“凡動作之間,凜然如有所督責而知畏懼”。這種對聖學的心裡敬畏既形之於外,又內存於心。對自己言行舉止的嚴格要求,做事如“有所監督”的心理狀態,使張伯行能夠做到慎獨慎微,形成了自己做人處事的原則。

當代領導者要把理想信念作為自己的人生格言和前進的燈塔,作為自己努力奮鬥的最大的精神動力,只有這樣的立意和胸襟,視野才能開闊,事業才能寬廣。

清張伯行的這面“鏡子”這麼明亮        原來是塊“金字”招牌


三、追求了理學以後,養成了他從政為官清正廉潔的浩然之氣。

張伯行有一句名言:“我為官,誓不敢取民一錢。”他到福建任職時,拒絕了奢華的署衙佈置,取消了前任以家丁冒領錢糧的舊例,拒絕領取五十名家丁兵糧。他為官期間,一切花銷包括日常用品、衣服穿戴,甚至是磨面的牛、石碾都是從河南老家運來。

他任巡撫時,對江蘇總督噶禮在案件審理中收受賄賂、阻撓案件正常審理上奏參劾;對欽差張鵬翮案件審理中的“瞻顧掣肘”行為,請求朝廷另外委派欽差大臣前來審案。為官剛正不阿,堅持原則,一心為民。

康熙四十六年(1708年),康熙帝南巡到江蘇,諭令總督和巡撫舉賢薦能。在提供的舉薦名單中康熙帝沒有看到已聞名朝野的張伯行名字,就對總督、巡撫訓斥道:“朕聽說張伯行居官清廉,是個難得的國家棟梁之材,你們卻不舉薦!”康熙帝親自舉薦張伯行,由江蘇按察使提拔任福建巡撫,並賜予“廉惠宣猷”的匾額。

作為領導者,就要做到在原則面前決不能讓步。要摒棄“好人主義”思想,與特權意識、官僚習氣、圈子文化作堅決鬥爭,做到忠誠、乾淨、擔當,奉獻自己忠誠的事業。

張伯行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讓他能夠保持清正廉潔的浩然正氣,能夠呈現無欲則剛的凜然骨氣,能夠堅持原則敢作堅決鬥爭的無畏勇氣,這也是當代領導者應該學習借鑑的地方。

四、踐行了理學以後,強化了他從政為官“為生民立命”的初心。

康熙三十八年,張伯行主動出資招募農民堵塞沖毀的河堤,挺身而出主動擔當。在濟寧道任職時,他從老家運來錢糧,製作棉衣,併發倉谷賑濟汶上、陽穀兩縣災民。任福建巡撫時,禁止商人謀取高利,穩定米價,移風易俗,解救貧苦人家的女子。他自始至終認為,為官從政就是要為民立命,為百姓辦好事。因此,在從政中,他為民眾利益據理力爭,救百姓於天災人禍。

作為當代領導者,就要牢固樹立為民服務的宗旨,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解決人民群眾操心、煩心、鬧心的一個個現實問題為己任,堆土成山,積水成淵。

張伯行一生對“千聖之學”的篤信和敬畏,踐行於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仕途生涯,他心存敬畏、嚴以律己的行為,正如他在福建巡撫任上寫就一篇《禁止饋送檄》:

“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釐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雲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

《禁止饋送檄》可以作為領導者的“一面鏡子”。正是這面閃閃發光的“金子牌匾”,為領導提供了端正自己形象的“衣冠鏡”,即對信念的恪守,對自己一言一行、一絲一粒、一釐一毫的嚴苛。

清張伯行的這面“鏡子”這麼明亮        原來是塊“金字”招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