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外面打鬧,家長該如何正確處理?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

孩子都有和別人打鬧的時候,有時候好好去上幼兒園,回來後卻青一塊紫一塊。一問就是和小朋友打架了。這種情況令媽媽們十分揪心。

鼕鼕上幼兒園一直很讓媽媽放心,吃飯吃得好,運動能力也不錯,好幾次還幫班級拿過名次。老師總是對他讚不絕口。可是最近媽媽卻發現鼕鼕的身上莫名其妙地出現了兩塊淤青。媽媽十分擔心,問了鼕鼕好幾次,可四歲的鼕鼕說話能力還不夠好,一問就笑嘻嘻,一臉不在乎的樣子。

孩子在外面打鬧,家長該如何正確處理?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

媽媽特別怕他在幼兒園和同學打架了。傷到自己傷到別人,都不是媽媽想看到的。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媽媽只好求助於老師,老師回去看了監控後告訴媽媽,原來是鼕鼕愛玩一個積木,而最近另一個同學也特別愛玩這個。兩個人前幾天在教室內拿著積木到處追著搶,瘋成一團,鼕鼕被推了一下撞到午睡的小床,淤青應該就是那時候留下的。

的確,當一個媽媽聽到孩子回來說自己被小朋友推倒了,可能她腦子裡已經快速地響起了警報聲,甚至已經開始幻想孩子在幼兒園被大家霸凌的場景。其實媽媽們無需這麼擔心,孩子之間打鬧有著很多原因,不妨先了解一下。

孩子在外面打鬧,家長該如何正確處理?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

孩子打鬧到底有些啥原因?

1、處於玩鬧心理,沒有惡意

有時候孩子之間只是普通的玩鬧,並沒有惡意,也無需上升到矛盾層面。比如在遊樂場裡,幾個小朋友之間,把彼此的玩具搶來搶去。大家熱鬧地打成一團,並沒有誰真正在生氣,也沒有發生劇烈地打鬥。也許可能會出現一些身體上的碰撞,家長無需過度在意。

2、不打不成交

有時候孩子之間,尤其是男孩子之間,會採取故意逗朋友的方式來引起他的注意力。這是他們一種獨特的社交方式。比如突然從背後拍朋友一下,或者故意搶走朋友的玩具,讓朋友來追他之類。如果被逗的孩子能夠聰明的化解和接受這種玩笑,那麼家長也不妨讓他們自己去處理這種情況。

孩子在外面打鬧,家長該如何正確處理?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

3、“這是我的地盤”

6歲之前的孩子佔有慾比較旺盛,因此會出現為了爭奪東西而發生爭執。比如玩具、比如搶佔一些遊樂設施等等,這些攻擊行為是他們思維模式的外在表現,他們認為自己是世界中心,並且也無法較好的用語言進行溝通,情急之下就會採取攻擊性的動作。但是這種時候,需要家長仔細觀察,如果這種行為只是一時推搡,也無需在意。如果孩子之間已經爆發了衝突,那麼就需要家長立即上前阻止了。

4、發洩情緒的挑釁和攻擊

孩子們都自己的性格和情緒,有的孩子性格就是比較暴躁,遇事不冷靜,動輒對其他孩子採取暴力行為。又或者有的孩子喜歡沒有緣由挑釁他人,故意找茬。那麼此刻家長一定要勇敢地保護自己的孩子不受傷害。如果這個孩子是毫無理由地暴力,那麼最好還能和他的家長進行溝通。

原來孩子之間打鬧的情況有各種不同。所以父母們不要在聽到孩子回來告狀時就熱血上頭,鬧著要為孩子討一個公道。那麼父母們到底應該正確處理這個問題呢?

孩子在外面打鬧,家長該如何正確處理?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

家長如何正確處理孩子打鬧的問題呢?

1、讓孩子學會正確看待這件事

當孩子回家告訴你發生了什麼事情的時候,他的內心一定充滿了恐懼和不安。此刻家長一定首先要接納孩子的情緒,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但是同時也要告訴孩子,這種事在未來一定是經常遇見的。他不要恐慌,也無需擔心,要學會勇敢面對。並且這件事裡他是沒有錯的。積極引導孩子正確看待這件事,讓他的內心獲得平靜和勇氣。

2、理清事情原委,再處理

在安慰孩子的同時,家長們應該仔細理清事情的原委。如果孩子能夠清楚說明事情是最好。如果不能,那麼家長要幫孩子去還原到底發生了什麼。必要時,還可以向在場的其他人瞭解,只要清楚了事情本貌,才能幫家長做出下一步的決定。

孩子在外面打鬧,家長該如何正確處理?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

3、冷靜處理,幫理不幫人

遇到這樣的事情,家長一定要冷靜處理,千萬不能自己首先鬧著要去給人家教訓。以理服人、先禮後兵這些行為除了能夠幫助解決事情,還能給孩子一個表率,告訴孩子該如何應對生活中的衝突。否則,當看到父母以暴制暴後,孩子說不定也會在以後和朋友相處中採取同樣的錯誤方式。

4、做孩子堅實的後盾

平時家長也要告訴孩子,父母永遠是他們的堅強後盾。並且在真正發生事情之後,要真正幫助孩子去解決問題。當孩子切實體會到父母的後盾作用後,他才願意把外面不開心的事情告訴家長,尋求家長的幫助。否則,有的孩子會把事情埋在心裡,令到後果更加嚴重。

孩子在外面打鬧,家長該如何正確處理?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

5、教會孩子如何處理矛盾

孩子處理矛盾需要學的有很多,比如強健的身體、自信的態度、強大的內心以及良好的人際交往圈子。這些都需要家長在平時讓孩子鍛鍊和培養。但是家長不能給孩子灌輸“要打就要打贏”“打輸了多丟臉啊”這樣的錯誤理念。暴力絕對只能獲得一時的勝利,而不是整個人生的勝利。

席勒說過,朋友是寶貴的,但敵人也可能是有用的;朋友會告訴我,我可以做什麼,敵人將教育我,我應當怎樣做。

所以孩子打鬧並不可怕,也不難處理。有時候父母們眼睛看到的,並不是事實的真相。要通過你的思考來辨別矛盾的真實性,也要採取正確的辦法引導孩子解決矛盾,從矛盾中找到與人交往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