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五世亲王画廊:鲁本斯的两任妻子和扬·斯泰恩的拔牙者

上一篇:

参观完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别忘了去西边不远的威廉五世亲王画廊,它的门票已经包含在莫瑞泰斯的门票中,如果单独购买得花5欧元呢。其实这个画廊可以算作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的前身,因为莫瑞泰斯就是以威廉五世亲王的私人藏品为基础创办的。

威廉五世亲王画廊:鲁本斯的两任妻子和扬·斯泰恩的拔牙者


我们在莫瑞泰斯一楼的大厅里看到过威廉五世亲王(William V, Prince of Orange,1748-1806)的画像。他是荷兰共和国的末代执政,1795年初法军跨过冻冰的河水入侵尼德兰后,他带着家眷逃往伦敦。随后,法国扶植的傀儡政权成立了巴达维亚共和国,荷兰共和国214年的历史宣告结束。

威廉五世从小就喜欢收藏,1774年,26岁的他在如今的监狱门博物馆南边这幢房子里创办了威廉五世亲王画廊,使之成为整个尼德兰首家对公众开放的美术馆,像我们之前看到的鲁本斯与老扬·勃鲁盖尔合作的《伊甸园》以及保卢斯·波特的《年轻的公牛》等都是其中的重要藏品。法军占领海牙后将画廊中的所有藏画作为战利品掠夺到卢浮宫,直到1815年,新成立的尼德兰联合王国才向战败的法国追回这些藏品。此时的威廉五世已经去世,他的儿子、联合王国的首任国王威廉一世(William I of the Netherlands,1772-1843)将追回的物品捐给国家,帮助政府成立了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而这里则一度变成皇家美术馆的仓库。直至1977年才重新恢复原貌,作为画廊向公众开放。

威廉五世亲王画廊:鲁本斯的两任妻子和扬·斯泰恩的拔牙者


威廉五世亲王画廊非常小,售票处是与监狱门博物馆共用的。工作人员在我们的莫瑞泰斯门票上做了个标记后为我们换取了单独的画廊门票。我们顺着楼梯左拐右拐爬上二楼,眼前所有的门竟然都是关闭的,无人进出也没有任何指示牌。我试着推开一扇门,才发现这间挂满油画的门厅。除了门窗以外,墙面的上半部挤满了大大小小的画作,也难怪门一直关着,因为只要一开就会挡住其中的几幅。

这面墙上最大的一幅是荷兰黄金时代画家亚伯拉罕·布卢马特(Abraham Bloemaert,1566-1651)绘制的《珀琉斯和忒提斯婚礼上的众神盛宴》。我们在弗兰斯•哈尔斯博物馆中看到过科内利斯·范·哈勒姆创作的同题材作品,就是那个发生了“金苹果事件”的婚宴。此画中,最前排的是一对新人珀琉斯和忒提斯,桌后方戴王冠主持婚礼的是宙斯,左上角趴在一片乌云上的是不和女神埃里斯,她正不怀好意地将那只写有“给最美女神”的金苹果抛向婚礼现场。

威廉五世亲王画廊:鲁本斯的两任妻子和扬·斯泰恩的拔牙者


就在这幅大画旁边,有一幅小画吸引了我的目光,它让我一下想起伦敦华莱士博物馆中弗兰斯•哈尔斯的那幅名画《微笑的骑士》。果然,它是弗兰斯•哈尔斯1634年绘制的《男子肖像》。尺寸虽小,但神韵不减,洒脱的笔法已经成为其作品的无形标志。

威廉五世亲王画廊:鲁本斯的两任妻子和扬·斯泰恩的拔牙者


此画上方的另一幅小画看上去也很眼熟,它是风俗画大师扬·斯泰恩1651创作的《拔牙者》。画中一位街头牙医正在给一个年轻男子拔牙,围观者神态各异,表现出不同的心态。一个翘首观望的少年张着嘴看得入神,旁边的男孩则歪着脑瓜因被拔牙者的痛苦表情而发笑,其他人大都紧张地注视着事态的进展,只有最右边不远处的一对男女对此视而不见,专注于偷情。卡拉瓦乔1607年曾绘制过一幅同名画作,视角与此相同。画家把拔牙这一激烈刺激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威廉五世亲王画廊:鲁本斯的两任妻子和扬·斯泰恩的拔牙者


从门厅左手边进入大厅,我后来才意识到整个画廊原来就这一间半展厅。

威廉五世亲王画廊:鲁本斯的两任妻子和扬·斯泰恩的拔牙者


这里没有语音导览,只有一块纸板像地图一样对墙上相应位置画作的标题和作者进行简要介绍。我挑几幅熟悉的画家的作品给大家说一说。

我们之前刚在莫瑞泰斯看了扬·斯泰恩的《老人怎么唱小孩就怎么吹》,这里有一幅较早的版本,人物也跟那幅差不多。抽白色烟枪的男子仍然是扬·斯泰恩本人的自画像。只不过这幅画中老人与小孩的行为还算中规中矩。

威廉五世亲王画廊:鲁本斯的两任妻子和扬·斯泰恩的拔牙者


这幅《酒汤制作者》是扬·斯泰恩1665年的作品,一对老夫妇一边准备着制作酒汤的原料一边聊着天,表现的就是荷兰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情景。

威廉五世亲王画廊:鲁本斯的两任妻子和扬·斯泰恩的拔牙者


这里有两幅鲁本斯工作室出品的《年轻女子肖像》,一幅是鲁本斯的首任妻子伊莎贝拉·勃兰特(Isabella Brandt,1591-1626)。她是安特卫普一位人文学者的女儿,18岁时嫁给32岁的宫廷画家鲁本斯。鲁本斯工作室的作品通常是由鲁本斯带着自己的学生完成的,他只画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比如历史画中的人物,肖像画中的面部,最后当然要由他总体把关。

威廉五世亲王画廊:鲁本斯的两任妻子和扬·斯泰恩的拔牙者


另一幅是鲁本斯1630年迎娶的第二任妻子伊莲娜·福尔蒙。鲁本斯在第一任妻子去世四年后,迎娶了16岁的娇妻伊莲娜,而此时的鲁本斯已经53岁。鲁本斯晚年的许多画作都以她为模特,我们在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曾看到过她的半裸画像《披着皮毛的女人》。此画中伊莲娜的装扮雍容华贵,手里拿着两朵象征爱情的玫瑰花。

威廉五世亲王画廊:鲁本斯的两任妻子和扬·斯泰恩的拔牙者


雅各布·范·坎彭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他是阿姆斯特丹王宫的设计者,也是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所在的莫里斯宅的设计者之一。他同时也是位画家,这里有他的一幅《阿耳戈斯、赫耳墨斯和伊娥》,描绘的是古希腊神话中关于伊娥的一段故事。

伊娥是河神之女,宙斯下凡与其幽会时,突然发现赫拉也从天上赶来。宙斯急中生智,将伊娥变成小母牛。没想到赫拉暗中识破,将计就计,故意让宙斯将这头小母牛作为礼物送给她,然后将其拴在树下,命令长着一百只眼睛的百眼怪阿耳戈斯看守。宙斯让儿子赫耳墨斯前去搭救。赫耳墨斯来到阿耳戈斯身边,用牧笛吹起了催眠曲,待阿耳戈斯困得全部眼睛都闭上后将其头颅割下,最终解救了伊娥。

这幅画并没有把阿耳戈斯画成百眼怪,也没有将赫耳墨斯画成头戴飞翅帽或脚穿飞翅鞋的传统形象,而是用一位昏睡的老者与一名顽皮的少年来表现,更富有人性而非神性。

威廉五世亲王画廊:鲁本斯的两任妻子和扬·斯泰恩的拔牙者


我们在威廉五世画廊再次看到了保卢斯·波特的作品,依然是他钟情的动物题材。这幅《倒映在水中的牛》创作于1648年,画家将牛在水中的倒影绘制得非常细致,同时又注意了倒影受水波纹的影响,表现出高超的技巧,这也是画家一贯采用的自然主义风格。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右边房子的墙上记录了画家的签名和此画的创作时间。

威廉五世亲王画廊:鲁本斯的两任妻子和扬·斯泰恩的拔牙者


我们在介绍雅各布·范·雷斯达尔的时候曾提到他的叔叔所罗门·范·雷斯达尔也是位著名的风景画家,这里就有一幅他的作品,创作于1660年的《带帆船与马拉驳船的河景》。画面中表现了荷兰水上运输的繁忙景象,几艘船扬帆而行,挤满了河道,最左边的一艘被纤绳拉着。画面中还有荷兰典型的风车和尖顶教堂。

威廉五世亲王画廊:鲁本斯的两任妻子和扬·斯泰恩的拔牙者


最后看一幅老弗兰斯•范•密尔斯的小画《吹泡泡的男孩》。我之前介绍过他是道的学生,伦勃朗的徒孙,同时他也是一个莱顿著名绘画世家的引领者。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都是画家。独立创建工作室后,老弗兰斯•范•密尔斯专注于小型风俗画,其艺术特色是微小的比例、闪亮的色泽和金属的质感。

这幅创作于1663年的小画只有25*18厘米,但绘制得非常精细。无论是小男孩鼓着腮帮吹泡泡的神情,还是窗台上玻璃花瓶反射的倒影,或是窗户上方的葡萄藤和窗台下的蜗牛,都描绘得栩栩如生。背景中小孩妈妈抱着小狗望向观众,增添了画面的纵深感。

威廉五世亲王画廊:鲁本斯的两任妻子和扬·斯泰恩的拔牙者

往期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