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杀后捧的巴洛克艺术,先骂你100年,再爱你400年

我们说,艺术的发展总是受到现实社会的支配。

而社会的评价,也将直接影响艺术家对自己的信心。比如说梵高,如果梵高在世的时候,他的作品可以受到如今日般的热捧,至少……他的抑郁会少一些吧。

先杀后捧的巴洛克艺术,先骂你100年,再爱你400年

但是,在古往今来的艺术流派中,总免不了像样式主义那样的奇葩(戳这里看样式主义都遭遇了什么):大家都说不好,但是非要坚持。

这么做的古典画家其实也有很多,比如说我们耳熟能详的巴洛克时期的所有画家

先杀后捧的巴洛克艺术,先骂你100年,再爱你400年

虽然整个巴洛克时期,所有的艺术家都在饱受诟病。但巴洛克画家们却顽固地坚持做自己——你骂你的,我画我的。

因为,是教会让大家这么干的。

​​

先杀后捧的巴洛克艺术,先骂你100年,再爱你400年

17 世纪,艺术中心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意大利转至罗马,天主教也代替基督教疯狂崛起。

物极必反,教皇也一样。

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天主教会发现过去那一套歌颂主行不通了,开始鼓吹关爱人民那一套,自己发起了一场「反宗教改革」——

强制画家们创作具有“逼真”的现实感的作品。

之所以给“逼真”打上引号,大家看看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作就知道为什么了——

先杀后捧的巴洛克艺术,先骂你100年,再爱你400年

《基督下十字架》 鲁本斯 1614

美丽的金发女郎、英俊的基督、韩剧一般鲜艳明亮的画面……画中的这份现实,充满了粉饰太平的感觉。

所以说,教会其实是在强制画家们歌颂现实,而不是描绘现实。

这份当时的“政治正确”,有的时候就不能被画家们很好地领悟,比如说卡拉瓦乔的《圣母升天》——

先杀后捧的巴洛克艺术,先骂你100年,再爱你400年

《圣母升天》卡拉瓦乔 1605

​ 卡拉瓦乔接到活以后兴致勃勃地,以自己认识的妓女和一家穷苦人家为原型创作了这幅《圣母升天》,完全是一副活着的意大利贫穷家庭悲剧。

因为太反应现实,委托卡拉瓦乔创作的神父们看到画以后果断拒绝收货,但是卡拉瓦乔非常头铁,终其一生都在反对典型巴洛克的那种油腻、明亮、故意讨好的风格。

先杀后捧的巴洛克艺术,先骂你100年,再爱你400年

一生都坚持还原真实的卡拉瓦乔

有了前车之鉴,画家们纷纷开始疯狂地歌颂现实,因此巴洛克时期的风格也异常华丽。毕竟要歌颂太平盛世嘛。

先杀后捧的巴洛克艺术,先骂你100年,再爱你400年

巴洛克时期的建筑也如出一辙,怎么富贵怎么来

了解巴洛克时期的绘画作品,首当其冲的关键字就是:

看起来富

健硕的男性、圆润的女性的是标配:

先杀后捧的巴洛克艺术,先骂你100年,再爱你400年

《苏珊娜与长老》奎多·雷尼

但是光把人画得胖乎乎的,歌颂就很流于表面。

虽然题材和风格有所限制,但真正的艺术天才,总是有办法在荆棘中种出玫瑰花。比如说巴洛克时期最出名的画家——

鲁本斯

先杀后捧的巴洛克艺术,先骂你100年,再爱你400年

他曾经向铁头卡拉瓦乔学习,吸收了现实主义的精华之后,加入自己的理解,终于修炼成巴洛克时期的一座高峰。

先杀后捧的巴洛克艺术,先骂你100年,再爱你400年

鲁本斯代表作之一 《亨利四世升天》 约 1621 年

平庸的巴洛克画家大多通过逃避现实、疯狂炫技来达到雇主的要求。但鲁本斯却机智地找到了“逃避现实”和“华丽现实”二者中的平衡点。

先杀后捧的巴洛克艺术,先骂你100年,再爱你400年

《巴尔塔扎·热尔比耶爵士之妻德博拉·基普和她的孩子们》 鲁本斯

鲁本斯将客户华丽的衣着和富裕的家庭一一刻画,戏剧化的用光给画中的孩子和母亲都增加了韩剧滤镜。

但细究之下,女孩的眼睛望着观众,母亲似乎稍显悲伤:鲁本斯用这并不幸福的家人,表现出她们的父亲、丈夫是个凶残的暴发户……

放在现代,“五彩斑斓的黑”这种问题肯定难不倒鲁本斯。

先杀后捧的巴洛克艺术,先骂你100年,再爱你400年

《帕里斯的评判》鲁本斯 1638

鲁本斯自己也知道巴洛克风格中过度的戏剧化、激情和夸张饱受诟病,但作为一名虔诚的教徒和甘愿为绘画奉献一生的艺术家,他带着镣铐,为我们展现了心中的活力。

时至今日,巴洛克依旧是许多艺术家灵感的来源:

先杀后捧的巴洛克艺术,先骂你100年,再爱你400年

纸艺术家 Asya 摄影、化妆、纸艺作品

将生活中的美好放大,成为辉煌的活力。这份源自内心的真实感动,是巴洛克没有流于表面,而变成真正艺术的关键所在。

最后当然是艺虎菌的 recap! 下个周四,我们说说现在女孩子特别喜欢的洛可可风格。

先杀后捧的巴洛克艺术,先骂你100年,再爱你40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