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匹拉韦 、瑞德西韦等三个药物正在临床试验阶段

2020年2月21日上午10时,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徐南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时飞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王福生介绍科技创新支撑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徐南平介绍了关于药物研发问题。

一是药物研发的整体情况。

大家知道,药物研发时间都很长,但是这次时间非常紧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药物研发还是要坚持六个字,“安全、有效、可供”。在这样的要求下,我们从一些老药中进行筛选,就是已经上市的或者正在临床研究的药物,安全是有保证的。刚才提问涉及到药的供给问题,药再好,不能生产,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这六个字是我们药物研发的基本要求。

目前来说,药物研发基本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药物的初选。专家学者根据经验和现代药物涉及的理论方法,筛选可能对新型冠状肺炎有效的药物。第二阶段是体外实验。我们针对这些提出来的药物进行体外抗病毒实验,确定药物是否在体外对病毒有抑制作用。第三阶段,如果体外实验效果比较好,我们要安排小规模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表现比较好,我们就要组织开展较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确认有效性。对临床试验取得较好效果的药物,通过一定的程序向治疗组推荐进入诊疗方案。

前面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已经介绍了“三药三方案”,首先有三个药已经纳入了诊疗方案,说明医生可以选用。

首先是中医药,第三版就进了,然后第四版、第五版、第六版不断完善,现在看来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已经超过6万例,占比在85%以上。总体来看,当前的中医治疗有一定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十分明显。

第二个是磷酸氯喹,它是一个上市的老药,现在经过五个阶段的研究,磷酸氯喹在北京、广东一共做了135例试验。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治疗轻型和普通型患者130例,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一例轻型或者普通型向重型转变。一共治疗了5例重型患者,4例已经出院,1例转为普通型。总体来说效果不错,现在已经进入第六版诊疗方案,我们希望在大规模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疗效。

第三个进入方案的是恢复期血浆的治疗,这是第五版纳入的,第六版进一步明确,适合病情进展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

另外三个药物正处在临床试验阶段,第一个是法匹拉韦,在深圳做了80例对照试验,目前观察效果不错。专家建议再进一步扩大试验,考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第二个是干细胞治疗。现在已经有4例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出院,将进一步扩大临床试验。

第三个就是瑞德西韦,科学家进行的体外试验,显示对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我们通过有关机构,和吉利德公司进行联系,现在在武汉有10个医院参与,进行临床试验。现在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入组超过200例,轻型和普通型患者超过30例。

我们一直保持和吉利德公司的良好沟通,效果好的话,在人民利益第一的前提下,我们会和吉利德一起找到合适的药物供给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