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聰明誇你和孩子,只會讓你和孩子離真相越來越遠

用聰明誇你和孩子,只會讓你和孩子離真相越來越遠


用聰明誇你和孩子,只會讓你和孩子離真相越來越遠

聰明常有,


智慧卻不常有,


所以,


人與人的差距,


往往以為智慧,


而不是聰明。


用聰明誇你和孩子,只會讓你和孩子離真相越來越遠

我們常常會關注怎樣能讓一個孩子更聰明,但卻很少去想怎樣才能讓一個孩子擁有智慧。


或者,我們可能根本就分不清楚什麼是“聰明”,什麼又是“智慧”,甚至把二者混為一談,迷失教育自我和教育孩子的方向。


的確,聰明常有,智慧卻不常有。


曾經也和很多父母探討過這一問題,但事實是絕大多數爹媽並未認真的思考過這個問題,也並沒有很認真地想過——


如果錯把“聰明”當成了“智慧”,會把對自我和孩子的教育帶向何方?


也許,只有當我們真正清楚了何為“聰明”、何為“智慧”,才能發現這個問題,才能回答這個問題。

用聰明誇你和孩子,只會讓你和孩子離真相越來越遠

OK,接下來讓我們言歸正傳,重新認識一下這個常常掛在嘴邊的“聰明”和再也熟悉不過的“智慧”。


我們通常會用“聰明”來形容一個孩子識記、學習新事物很快,反應也很快,所以,“聰明”指向的是智力


事實上,關於“聰明”的定義有很多,但仍舊各有缺憾。我們借用教科書中的官方定義來做一個闡釋——


“聰明”是智力發達,記憶和理解能力強的意思,它包括智力所指的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感知、記憶、觀察、想象、思考、判斷等等能力。


我們可以用“聰明”來形容一個人,如這個孩子很聰明;


我們還可以用“聰明”來形容一個動物,如這隻狗很聰明;


我們甚至還可以用“聰明”來形容人工智能,如《必然》的作者凱文·凱利因為全球互聯網除去人類所存儲交互的信息之外,會自發產生出一些不可思議的信息流,認為互聯網的智力水平已經相當於一個三歲四歲孩子的智力水平,很聰明。


由此可見,“聰明”是對智力的硬件、速率、效率、質量、準確性等等技術因素的描述,用老祖宗的話說這屬於“術”的層面,不過絕非人所獨有

用聰明誇你和孩子,只會讓你和孩子離真相越來越遠

但問題來了,按照現在科學的結論來解構智力,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的智力水平相當,而且即便是很多智力水平一開始就突破起跑線的人,後來也變得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為什麼這麼多旗鼓相當的人就成為不了鳳毛麟角的“老子、孔子、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牛頓、馬克思、愛因斯坦、霍金、……”之類的人呢?


答案或許就在於“智慧”二字,而且這絕對是目前人所獨有的特徵。


換句話說,人之所以區別於萬物而為人,就是從人進化出“智慧”的那一天開始算起。


不過說實話,直到今天也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可以科學的界定什麼是“智慧”,可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玩意看不見摸不著,卻像一種“暗物質”通過粘合和催化的作用讓智力如虎添翼,功效倍增,足以讓擁有它的人更深刻地思考、認識、理解和抽象萬事萬物、世間百態,預見未來,探求真理真相。


按照教科書的闡釋,“智慧”是基於人的神經器官而產生的的一種更高級的綜合能力,囊括了感知、記憶、理解、想象、聯想、邏輯、知識、情感、計算、分析、判斷、辨識、文化、中庸、包容、決定等等諸多能力。


簡而言之,用老祖宗的話說這屬於“道”的層面,非人而不能有,且“智慧”似乎指向和統攝了一個更為複雜的系統。

用聰明誇你和孩子,只會讓你和孩子離真相越來越遠

不言而喻,如果把“智力”看作是“形而下之器”,歸結為生命的技能(生命進化層級越高,智力水平也就越高),那

“智慧”屬於“形而上之道”,具有感知、辨識、統合、統帥、創造“智力”的特徵,是更高級生命所具有的基於生理和心理器官的一種高級創造思維能力。


用現代科學研究的成果來解釋,“智慧”就是一個人通過認知、思考,創造性地運用反映在自己意識中的情感系統、智力系統、非智力系統、思維繫統、知識系統、觀念系統、方法與技能系統、審美與評價系統等等多個子系統構成的複雜體系,統攝自我和現實,發現和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

用聰明誇你和孩子,只會讓你和孩子離真相越來越遠

因為“聰明”是適應當下的生存環境的技能,往往顯於快而成於早,而“智慧”則是為了適應長遠的生存環境的更高級的技能,往往顯於慢而成於晚,所以,“智慧”註定會走的更遠,是基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未雨綢繆。


正是得益於這一進化法則,人類最終成功登頂食物鏈的頂端。


但這並不意味著人類社會的內部智慧均分,相反,總有“小聰明”和“大智慧”之分。


就像動物憑藉自己的聰明無法理解人的智慧一樣,很多隻識“聰明”不識“智慧”的人,終其一生也無法理解、參透和領悟智者的思與行,始終處在較低的段位。


就以教育孩子為例,有一個司空見慣的事實是——


有很多很聰明的父母至今卻還弄不明白為什麼不能打罵孩子,而陷於“我對你錯”的親子之爭,最終仍迷失在“術”的層面尋求解決教育的問題。

用聰明誇你和孩子,只會讓你和孩子離真相越來越遠

當我們能較為清晰地識別“聰明”和“智慧”之後,我們就理所當然的意識到“聰明”可能會解決我們的基本生存問題,但因為我們並非是為了這個而活,或者說我們並不希望未來孩子也僅僅是為了這個而活著,所以若想尋找和成就一個人的最終價值歸宿,我們不得不求助於“智慧”,而且隨著社會科技和經濟水平的不斷髮展,這種趨勢越來越清晰可見。


沒有智慧的蠻力,是沒有什麼價值的。


所以,對於身為父母的我們來說,無意識地將“聰明”奉為考量孩子的指標,或者讓孩子誤以為“聰明”就等於能力的行為,是極不明智的。


畢竟,沒有智慧的頭腦,就象沒有臘燭的燈籠,……。


用聰明誇你和孩子,只會讓你和孩子離真相越來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