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热咨询平台20天接听热线8000多人次:每5秒就有铃声响起

上海发热咨询平台20天接听热线8000多人次:每5秒就有铃声响起

上海发热咨询平台20天接听热线8000多人次:每5秒就有铃声响起

设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内的上海市发热咨询平台电话热线后台,几乎每5秒就有铃声响起,日班医生片刻不歇;到夜间电话依旧不断,全市三级医院的200多名专家“轮班”接听。 本报记者 唐闻佳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与医生说说话,也有治愈力!到昨天中午12点,上线20天的上海市发热咨询平台,24小时热线已接听8000多人次,线上平台已累计接待用户9万多人次,成为大众解决发热相关问题的“求助中转站”。

疫情之下,为减少医院人流,同时满足大众想求医问药尤其是咨询发热相关问题的需求,1月31日中午12时,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和市卫生健康委启动上海市发热咨询平台,开通24小时电话热线(33672885,33682885)并启用“新冠工作室”相关公众号,为发热或有呼吸道问题的群众提供咨询服务。

平台上线后,电话热线与电脑后台上,问题从四面八方飞进来。昨天,记者前往设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内的上海市发热咨询平台电话热线后台发现,几乎每5秒就有铃声响起,日班医生片刻不歇;到夜间,电话依旧不断。“坐镇”平台接听者“来头不小”,全市三级医院的200多名专家“轮班”接听。

五花八门的疑问背后,是急需缓解的“小焦虑”

“大众的问题确实五花八门,有些确实需要医学支持,有些则是心中有点‘小焦虑’,希望和医生对话解压。”在平台参加值守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主任殷勇告诉记者。

他“当班”那天接听的来电主要分为发热相关、慢性病咨询、政策咨询。有的患者担心自己发热是否就是感染了新冠肺炎,有些慢性病患者就想问问近期不想去医院是否“拖得起”……在医学专业问题之外,殷勇手边也配有相关政策简明手册与转接号码,以便及时提供给来电者。

第一次在电话前这样与大众交流,殷勇感慨“很难忘”,媒体上谈及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就有人来电问:“和我的住处隔三栋楼的小区里有人确诊了,我现在窗户都不敢开,医生,你说病毒会不会飘过来?”得知“开窗通风”更安全,并听取殷勇的仔细解释后,咨询者放心地挂了电话。听说有无症状感染者,有人来电咨询“我的楼下有人确诊了,我怀疑自己好像跟他坐过同一部电梯,但我戴了口罩,要不要紧?”更有人来电问:“医生,出门要不要穿雨衣,我们现在全家都穿雨衣出门”……

不过在这些来电中也有确有需要跟进的案例。殷勇说,有来电者表示密切接触过确诊患者,但没有发病症状;也有人间接接触了确诊患者,有一些感冒咳嗽的症状了。对这两个病例,殷勇都记录下来电者的电话、住址等信息,平台有专人跟进对接,“来电者也很配合,愿意留下联系方式,毕竟现在大家都知道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意义!”

“互联网+医疗健康”开放咨询,引导科学就医

就在上海市发热咨询平台启动当天,“徐汇云医院-新冠工作室”在徐汇区中心医院同时上线,目前,徐汇云医院的网上问诊服务已接入“一网通办”“随申办”新型肺炎防控专栏,方便在线进一步解决大众的疑惑。

疫情发生以来,徐汇区中心医院迅速启用徐汇云医院App和微信小程序“新冠工作室”,最大限度发挥“互联网+医疗健康”优势,通过平台集结全市医生资源,免费向公众开放新冠肺炎咨询、疫情防护科普和在线义诊服务,引导科学就医。

除发热咨询、新冠肺炎知识指导,医院还面向居家隔离者开展专业团队咨询和随访,包括感染科、呼吸内科、全科、护理专业、预防保健专业的专家团队在线为民解答,方便群众实现“足不出户”在线咨询。春节假期过后,徐汇区中心医院与沪上各大医院一样,日常诊疗服务依旧在有序开展,满足大众医疗之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