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走進中國古人的天文史,讀一讀古人寫給星空的情書吧

從宇宙大爆炸開始,塵埃、氣體分離又匯聚,粒子在黑暗中掙脫,千萬元素重新相遇,它們在時間的力量下終變幻成為耀眼的星辰。

在無盡的星系中,我們坐落在太陽系裡地球這顆行星上,從零開始一步步搭建起人類社會。而人類從未放棄對星空的探索。身居於華夏這片大地上的中國人便是這樣,早早就解讀著星空的秘密。

帶你走進中國古人的天文史,讀一讀古人寫給星空的情書吧

所以,今天就讓小編帶你走進古人的天文史,讀一讀古人寫給星空的情書吧!

首先,<strong>古代的天文學與現代的天文學有所區別,雖然我們常見的觀點是認為古人的宇宙觀僅是天圓地方而已,但或許未有當代先進科技那般嚴密,古人在天文學的造詣遠不止此,他們始終在日月斗轉之間尋找著自己的精確度,解答著對自然的疑惑。

帶你走進中國古人的天文史,讀一讀古人寫給星空的情書吧

原始社會的人們

早在原始社會,古人就開始對星空的探索,繪製著自己的星圖。但你知道是什麼觸發了古人對星空的好奇嗎?難道是為了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學的浪漫?答案是否定的。

幾千年前,古人的活動範圍本是有限的,農耕事業也尚未發達,於是唯有觀日月星辰以修曆法,<strong>用曆法來確定農時,調整農業生產。而官方所修的曆法從商代就已開始,一直延續到清朝,其中出名的就有《太初曆》、《大衍曆》、《授時歷》等等。

浩瀚宇宙讓人心茫,但智慧的古人潛心鑽研,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發現天上大部分的星星除了少數星體所處位置變化頻繁外(如月亮和五大行星),其他彼此位置恆定不變,且部分星星的運行速度有所差異,因此他們把這90%位置相對穩定的星星,稱之為<strong>“恆星”,同時利用穩定的恆星背景,分析出星體是有運轉規律的,它們在一張細思嚴密的天網中運行,並且終圍同一條線運動,這條神秘的線便被古人稱為

黃道,而所謂黃道其實是古人假想的<strong>太陽週年運行軌道,且當時講的是地心說

帶你走進中國古人的天文史,讀一讀古人寫給星空的情書吧

黃道的軌跡圖

從這裡開始,古人便將星空劃分,二十八星宿概念出世,屬於中國人專有的觀星指南逐漸成型。二十八星宿是指把天上的恆星分為二十八群,且其是沿黃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佈的一圈星宿,而以<strong>“宿”

一詞稱之也是因為這些聚集的星群像是日、月、五星(金、木、水、火、土)所棲息的宿地。當然一個星宿也不是指一顆星星,而是指星群的集合

帶你走進中國古人的天文史,讀一讀古人寫給星空的情書吧

四象與二十八星宿示意圖

二十八星宿還按四方即東西南北方,分為四組,又稱為四象、四獸、四維、四方神,<strong>一方對應一種特定的動物,每方各有七個星宿

。古人通過研究四方在不同時刻運轉發生的變化來推斷世事更替,解答對農業社會的疑惑。

二十八宿的名稱:

東方青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jī)

北方玄武七宿:鬥(dǒu)、牛、女、虛、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婁(lóu)、胃、昴(mǎo)、畢、觜(zī)、參(shē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zhěn)

而二十八星宿中每一宿都有它的特定意義。例如,東方青龍七宿中的角宿,其意為龍的角,而黃道在該星宿的兩顆星間穿過,因此日月和行星常會在這兩顆星附近經過,古籍便稱角二星為天關或天門;還有北方玄武七宿的鬥宿,其也稱南鬥,與北斗七星一樣,南斗六星在天空中的形狀也很像鬥,故名之,但南斗的範圍和亮度較之北斗則有所不及了。

帶你走進中國古人的天文史,讀一讀古人寫給星空的情書吧

北斗七星的模樣及其名稱

在古代,北斗同樣具有著重要的位置作用,其由<strong>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組成。古人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象成為舀酒的鬥形。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為鬥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為斗柄,古曰杓。<strong>當我們將天樞、天璇兩星連成直線並將其距離延長五倍,那麼此時其所指便是北斗星,為北的方向。

當然瞭解北斗,不單止可以知道所處方位,聰明的古人還利用北斗的斗柄的位置變化來確定春夏秋冬的時間變換:<strong>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帶你走進中國古人的天文史,讀一讀古人寫給星空的情書吧

北斗七星斗柄變化與四季的關係

不過古代對星空的分區,除了二十八宿以外,還有所謂三垣,即為<strong>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而古人對三垣的定義也十分有趣。紫微垣,也稱中宮,在這之內是天帝所居住的地方 ,除了天帝之外當然還有皇后、太 子、女官等在此居住;太微是政府的意思,因此紫微垣和太微垣的星星都多;而天市,顧名思義就是集市,於是在天市垣裡,貨物、量具等成了星名。

帶你走進中國古人的天文史,讀一讀古人寫給星空的情書吧

三垣示意圖

讀到這裡,大家有沒有覺得三垣的場景十分熟悉?沒錯,這便是<strong>古人在天上打造的人類社會,講述了社會運行的重要三元素——文化、政治和經濟。星空上的天帝對應著現實的統治中心,帝皇便是用神奇的想象來回答未知,用天上人間解說現實的百味人生,將天象變化與人事吉凶相聯繫,君權神授、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日漸深入人心。

所以抬頭望天時,揉合著古人對天空的美好幻想,我們是不是也會看到真正的天上宮闕和集市裡喧鬧的仙人呢?

帶你走進中國古人的天文史,讀一讀古人寫給星空的情書吧

中國星象基本體系

在此,三垣二十八宿所構造的三十一星區體系也成為了中國古代天文學的基本體系。隋代時期的丹元子所寫的《步天歌》便首次詳細整理和記載了三垣二十八宿的全部成員,其分章、星官、星數和尋星順序都十分嚴格遵循了實際觀測的結果。<strong>其語言嚴密精準又通俗易懂,是表述中國星象的重要代表作。

當然,古人的天文觀測也不止於對星空的劃分。據史料記載,我們便可知道古人早已多次觀測到了日食、月食、彗星和太陽黑子等等的天文運動。如對太陽黑子運動的記錄,從公元前28年到明代末年的1600多年當中,中國便有100多次翔實可靠的太陽黑子記錄,這些記錄不僅有確切日期,而且對黑子的形狀、大小、位置乃至分裂、變化等,也都有很詳細和認真的描述。

帶你走進中國古人的天文史,讀一讀古人寫給星空的情書吧

太陽活動圖

由此看來,國人早已敲開了宇宙的窗口,用自己的眼睛和雙手探尋到了星空的秘密。雖然其中難以避免占星文化所帶來的迷信行為,但我們依舊可以說,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非常,並且它一度早於西方的天文學的發展,因為我們是世界上天文學起步最早、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天文學也是<strong>中國古代最發達的四門自然科學之一,天文學方面也屢有革新的優良曆法、令人驚羨的發明創造、卓有見識的宇宙觀等,這在世界天文學發展史上可是重要的里程碑!

當然,凡事皆有多面,更多古代天文知識,還請關注下一期《種花家的觀星指南(二)》哦!

感謝大家的閱讀,我是作者薄涼,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別忘了給我們點贊,或者分享給更多的朋友看哦~關注我們的公眾號蘇家酒窖,每天瞭解到一點傳統文化。如果你想進一步瞭解,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