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防控“祕訣”:“15字訣”煥發的防控力

北碚防控“秘訣”:“15字訣”煥發的防控力

2月19日上午,重慶市北碚區某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內,陽光透過樹林照在地上,讓人感到一陣溫暖。

這裡已經連續3天沒有隔離者“光臨”。

北碚區的集中隔離點“空”了。

截止2月20日24點,北碚區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數字仍停留在“0”。

北碚是如何將新冠病毒擋在門外?啟動早、動員深、防控細、管控嚴、篩查廣,是其中的關鍵。

啟動早

重慶確診首例病例當日啟動疫情防控

北碚防控“秘诀”:“15字诀”焕发的防控力

△醫務人員正在給駕乘人員測體溫。

1月21日,重慶市確診首例新冠病毒肺炎病例。

同一天,北碚就啟動了疫情防控工作。

1月22日,北碚區委常委會召開會議,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全面排查防控,嚴格落實聯防聯控措施,分級分類開展培訓演練,強化公共場所及公共交通管理,加強疫情監測報告,做到“四早”,即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北碚區衛生健康系統、各街鎮及主要成員單位從1月23日迅速響應取消休假,立即開展摸排工作。

“家裡有沒有從外地回來的親人?”

“有沒有同湖北武漢這些地方的人接觸過?”

“最近身體有沒有異常?”

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社區是第一線。自1月24日啟動城鄉社區排查工作以來,這些話,北碚基層排查人員每天都要重複上百遍。不僅如此,排查人員必須按照“不漏一戶、不落一人”要求,確保進家入戶、重點群體管控、返崗人員排查“三個全覆蓋”。

1月30日,北碚完成第一輪排查,入戶走訪排查473243戶、828243人次。精準摸排和管控湖北省來碚2020人,精準識別5名疑似病人,精準醫學觀察48名留觀病人。

2月1日起,北碚進一步加強管控,對全區物業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各小區原則上只保留一個人員、車輛進出通道,落實人員24小時值守,做好出入人員、車輛管理。對沒有物業的散居樓院,招募“樓院哨兵”志願者上千人,採取樓前坐崗放哨工作方式,嚴控人員輸入,減少人群聚集。

動員深

群策群力“一群人”防控“一個人”

抗擊疫情是一場全民行動,光靠社區工作人員來完成防控排查工作將耗費大量寶貴的時間。

在疫情防控攻堅戰中,北碚區研究出臺了《北碚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方案》,壓實全區23個職能部門、17個街鎮和所有醫療衛生機構工作責任,形成防控疫情的有效合力。

各街鎮黨(工)委、村(社區)黨組織切實擔負起屬地防控的重要責任,運用基層黨建互聯互動常態化機制,與城市管理、市場監管、派出所、醫院、物業等駐地單位加強聯防聯控,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

黨員幹部、物業管理者、志願者迅速加入到防控工作中。整個春節期間,北碚全區17個街鎮、188個村(社區)以及公安、衛生健康等系統近6000名機關幹部、基層黨員放棄休假,投身在政策宣傳、入戶走訪、應急處突等防控疫情一線。

以蔡家崗街道兩江名居社區為例,這個社區常住人口有16403戶,社區工作人員只有19人。

“光靠我們要在短時間內排查完上萬戶居民很難,好在有志願者們的幫忙。”社區主任戴志娟說,在疫情防控期間,一共有130多位志願者參與到社區的排查工作,社區每棟樓下面都能看志願者值守的身影。

“現在社區居民也非常配合我們的工作,很多人從外地回重慶後都會主動跟我們彙報,自覺在家隔離。有時候聽到隔壁鄰居從外地回來了還會通知我們。”戴志娟說,目前社區的各項工作依然繁忙,但大家群策群力,保證了防控工作的有序開展。

防控細

“逢車必查”還要面對“連環追問”

北碚防控“秘诀”:“15字诀”焕发的防控力

△縉雲山互通出口檢測點。

為了做好“防輸入”工作,北碚在轄區高速公路出口、國省縣道等主要路口設立疫情防控檢測點39個,每天投入680餘名工作人員分3班24小時值守,嚴格對所有過往車輛和人員進行排查檢測。對體溫異常人員進行攔截並送診,對外地籍車輛進行勸返。

截止2月18日,北碚已累計檢查車輛382951臺次,檢測人數625595人次,其中檢查出體溫異常人員35名,勸返車輛8322臺次。

今年29歲的陽午是一名臨時檢測點的志願者。2月19日一大早,他就來到縉雲山互通出口檢測點協助“守關”。

如今,縉雲山互通出口的兩車道已被攔成一車道,以便“逢車必查”。

“請問你是從哪裡來的?”

“來北碚幹什麼?”

“有居住小區證明嗎?”

“有單位復工證明嗎?”

每一輛經過檢測點的車都會受到來自陽午的“連環追問”,一部分無正當理由進入北碚的車主被現場勸返。

“還有人為了過關,渾水摸魚扯把子。”陽午說,他曾遇到有車主謊稱在北碚某小區居住,但拿不出相關證明。車主在連番追問下啞口無言,只能調頭返回。

“我們把關把得越嚴,對車主問得越細,北碚就越安全。我們都希望北碚能守住平安,堅決把病毒擋在門外。”陽午說。

管控嚴

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目標”

北碚防控“秘诀”:“15字诀”焕发的防控力

△北碚區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

北碚共設置了3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目前已啟用一個。這個集中隔離點自1月27日啟用以來,已累計接收醫學觀察人員24人,其中可疑暴露者11人、密切接觸者13人。均已解除醫學觀察。

在湖北襄陽生活工作的李先生和妻子趙女士是這個集中隔離點最後一批解除醫學觀察的隔離者。算上這次,他們在北碚已經歷了兩次隔離。

李先生今年40歲,他們兩口子這次來重慶是到妹妹家過年。

“1月18日,我們兩家人在武漢匯合,一起自駕去了河南老家。1月24日又從河南來到了重慶北碚。”李先生說,回到北碚妹妹家,向社區彙報後,他們開始14天的居家隔離。一直到2月8日,才解除居家隔離。

2月13日,李先生妹妹突然開始咳嗽,立馬去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檢查。醫院立即安排留院觀察,並對她進行了CT和核酸檢測。

李先生等人當晚也被接送到了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進行第二次隔離。

“我們在集中隔離點先後進行了3次核酸檢測。”李先生說,2月16日,醫院傳來好消息,妹妹三次核酸檢測結果均呈陰性。當天下午,李先生等人也解除了醫學觀察。

“其實還是有點忐忑,畢竟在武漢過了一夜。”李先生回顧經歷的兩次隔離,讓他更多的是覺得安心,“無論是社區還是集中隔離點的工作人員對我們都很照顧。他們每天的詢問都讓我們安心。”李先生說,作為一名外地人,他希望北碚不要太受疫情影響。

篩查廣

降低核酸檢測門檻助力“早發現”

北碚防控“秘诀”:“15字诀”焕发的防控力

2月20日上午,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內,醫生文燕穿著一身防護裝備正在給病人問診。

從1月21日開設發熱門診以來,截至2月18日,這裡已累計接診患者1242人,平均每天超過40人。

“對待每位患者我們都必須慎重嚴謹,每次問診時間都要在20分鐘左右。”文燕說,疫情防控最有效的方法是早發現、早治療,發熱門診就承擔了“早發現”的任務。

因為問診環節無法縮短時間,醫院從病人候診開始就想辦法擠出時間。

“患者在候診的時候,我們的護士就已經為他測量好體溫,完成了流行病學史調查。問診完後,患者直接在發熱門診採集標本,我們派專人通過檢驗部門開設的綠色通道,立送立檢。”文燕說。

除了提高問診的效率,醫院還擴大了核酸檢測的篩查面。

醫務部副主任趙曉輝介紹,北碚從1月27日起,就進一步規範了疑似患者、密切接觸者、可疑暴露者三類人群的判定標準和救治轉運流程,並明確疑似患者還未診斷為疑似病例前就要進行核酸檢測。

“這樣一來,診療環節的篩查覆蓋面變得更廣,有利於早發現病情,為疫情防控打好基礎。”趙曉輝說,2月13日,北碚第二次擴大核酸檢測篩查面,凡是去發熱門診就診的患者都要進行檢測。

截至2月18日,北碚已為537人進行了核酸檢測,共檢測1005人次,均為陰性。檢測人數遠超過了北碚區診斷的疑似病例21人。

新聞多一點>>

北碚區超七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復工復產

384名企業服務專員上崗為企業護航

雖然至今依然是零確診,鑑於主城九區人口密度大,區際人口流動頻繁,簡單按行政區劃進行分級意義不大,因此將主城九區作為一個整體區域統籌考慮,納入高風險區縣。

“因此,對北碚來說,必須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北碚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多措並舉服務企業復工復產。

在恢復生產保發展上,北碚區已經有系列行動。

在落實好防控措施前提下,按照“重要出口企業、重點製造業企業、畝均效益高的企業、智能化程度較高的企業、上一年度產值稅收貢獻大的企業”優先原則,分類分批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同時,北碚組建5個專業服務工作組上門幫扶,對企業復工復產備案申請限時24小時辦結。統籌提供企業定製優惠包車服務,全程提供生產資料、產品來(離)碚綠色通道。指導企業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對企業復工復產免費開展一次集中消毒。

2月17日,北碚還抽調384名機關黨員幹部組建了企業服務專員隊伍,一對一駐廠服務全區251家規上工業企業,確保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有序復工復產。

此外,北碚還強化了對中小企業的幫扶。落實全市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二十條政策措施。建立500萬元疫情防控物資專項應急週轉金,統籌調度疫情防控物資便於企業購買。對因疫情防控工作停產的企業、繳納稅款有困難的企業分別給予減免稅費、延期繳稅等政策優惠。

據統計,截至2月21日,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復工復產197家,復工復產率達78.5%。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淳 劉波 攝影 高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