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实验后勤人不“后”,冲在最前面,为校园披上“防护衣”

这是个特殊的春节!在这个特殊的春节假期里,无数人放弃了休假奔赴抗疫一线,更有无数人坚定地守护着校园。

艰难时刻,有人逆行,有人坚守。为防止疫情继续蔓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其中,就有成都高新实验中学(以下简称高新实验)后勤人的身影。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在这非常时期,上级领导高度重视,学校一盘棋,各部门紧密团结,步调一致。

后勤处作为学校疫情防控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充分发扬后勤人爱岗敬业、甘于平凡、默默奉献的“孺子牛”精神,主动作为,挺身而出,克服重重困难采取有力措施有序地积极应对疫情,全力守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抗击疫情勇担当,全力落实疫情防控物资保障

面对学校疫情防控物资紧缺的实际,高新实验后勤处不等不靠、主动协调,使学校防疫物资得到了有效保障。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起的国家一级响应机制启动后,后勤处邓伟平主任敏锐地意识到防控物资即将是紧缺物资,第一时间对学校需要的酒精、消毒液和口罩等必需品进行了如实分类统计,做到第一时间心中有数。

高新实验后勤人不“后”,冲在最前面,为校园披上“防护衣”

由于疫情来势汹汹,市场里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无法进行正常采购。邓伟平主任充分利用高新区后勤管理工作交流平台及时向教育处、财金局等管理机构积极沟通。通过他的努力,及时争取到了值班人员防护口罩、消毒液等紧缺物资,缓解了寒假值班期间的燃眉之急,做到了第一时间主动沟通。

一月三十一日,正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市面上所有防疫物资销售一空,门卫室消毒液存储量已经无法完成每日消毒任务。采购员代惠平老师为了解决物资问题绞尽脑汁,四处询问供货信息,想私人为门卫室购买84消毒液应急。与她同在初三年级组的徐萍老师深为感动,将自己家里的84消毒液全部捐赠给了学校。灾难面前,攻克时艰,高新实验人爱校如家,高新实验校园里默默上演着这样动人的故事。

高新实验后勤人不“后”,冲在最前面,为校园披上“防护衣”

多措并举重细节,全力落实食堂防疫工作

01、及时掌握工作人员动态

疫情防控以来,后勤处全体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到防控工作中,积极应对。为了方便了解和统计员工近14天的动态信息,后勤处副主任吕鹏飞专门研发了企业微信中的“健康上报”功能。全校教职工通过企业微信就可及时填报个人动态信息,以便学校及时掌握每位员工身体状况,为学校疫情控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食堂员工包括固定职工,钟点工,涉及到供货商,人员复杂流动性大,食堂张云素主任对每一个人都做了详细的排查并建立台账。

高新实验后勤人不“后”,冲在最前面,为校园披上“防护衣”

(二)强化宣传引导,严防后勤人员恐慌

食堂员工普遍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不高。食堂张云素主任利用微信工作群及时发布官方权威疫情信息,及时转发《成都高新区致居民朋友的一封信》,《致从武汉及周边地区返回(抵)蓉朋友的告知书》等文章,让食堂员工及供货商及时了解一线疫情信息,严防后勤员工恐慌,坚定对抗疫情信心。

(三)积极主动,将开学工作部署在前

高新实验中学一共38个教学班,其中住校生班就有35个,每天三顿饭,在校就餐学生超过4500人次。为了保证员工都能顺利返校上班,张云素主任将员工分两批次在1月底2月初做好体检,绝大部分员工做到在蓉居家隔离随时待命。为了减少交叉感染风险,食堂管理团队从错峰就餐及送餐不同角度做好就餐预案。

高新实验后勤人不“后”,冲在最前面,为校园披上“防护衣”

双管齐下重坚持,全力落实校园消毒防控工作

高新实验中学校园面积大,公共消毒面积达20000平方米,物管消毒防控工作任务繁重。为了做好第一线的消毒防控工作,后勤处指导物管从加强校园内消毒工作和校门口排查两方面守住好高新实验防疫“第一线”。

(一)全面出击,加强消毒工作

每日坚持定人、定责、定时、定点消毒工作,对校园进行两次全面消毒。后勤处主任助理代惠平将疫情期间消毒药水配备比例和消毒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都提前发给工人学习。保证校园内每个角落都不放过,给高新实验的校园定时披上一层安全的“防护衣”。

高新实验后勤人不“后”,冲在最前面,为校园披上“防护衣”

(二)强化排查,加强疫情防控

高新实验中学门卫处落实岗位排查登记,加强校门管控,严格落实校园封闭式管理。进入校区人员一律进行体温测量,一律询问近期身体状况,一律登记备案,一律不允许无关或校外人员进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高新实验全体后勤人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控阻击战。这场战役中,后勤人不“后”,冲锋在前,守护美丽的高新实验校园。

高新实验后勤人不“后”,冲在最前面,为校园披上“防护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