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保險機構獲准參與國債期貨市場,是深化金融改革開放的重要一環

國債期貨傳來好消息,業內呼籲已久的商業銀行和保險機構參與國債期貨成真。2月21日,證監會網站消息,證監會與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發佈公告,允許符合條件的試點商業銀行和具備投資管理能力的保險機構,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參與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國債期貨交易。第一批試點機構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商業銀行和保險機構參與國債期貨交易,可滿足其風險管理需求,豐富投資產品類型,提升債券資產管理水平。同時,也有助於豐富市場投資者結構,促進國債期貨市場平穩有序發展。

交通銀行金融市場業務中心總裁喬宏軍接受記者採訪表示,一方面,商業銀行可以利用國債期貨對債券進行風險管理,平抑利率波動帶來的市場估值損益變化,豐富市場風險管理的工具,從而切實提升自身風險管理能力。

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國債期貨更好地進行資產負債主動管理。國債期貨具有高流動性的特徵,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國債期貨交易在不交易現貨的情況下迅速改變組合久期,以更低的流動性成本精準實現資產負債管理目標。

對債券市場而言,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市場有利於推動交易業務創新,提升債券市場流動性,完善債券市場價格發現機制。國債期貨可以為商業銀行引入期現套利、跨期套利等新的跨市場投資交易模式。同時,商業銀行通過跨市交易,積極參與國債交割,可以有效盤活存量債券資產,提升債券流動性,對債券市場的長遠發展形成良性助推作用。

此外,包括商業銀行在內的交易者的廣泛參與有助於形成更為連續、公允的國債期貨價格,從而可使衍生產品充分發揮價格發現的職能,既能對部分缺乏流動性的現券提供價格參考,也有助於進一步完善國債收益率曲線。

中國銀行總行全球市場部總經理王衛東表示,商業銀行作為中國國債現貨市場最主要的參與者,以及中國國債最主要的持有者(持有超過60%的國債),十分樂見我國國債期貨市場的蓬勃壯大,並期盼能親身參與到國債期貨市場的建設中去。商業銀行進入國債期貨市場,既是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的重要環節,也將為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創造更好的環境。中國銀行作為核心做市商和首批試點銀行,將緊抓這一歷史性的市場契機,更好地為境內外機構客戶提供市場領先的賣方服務。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韓乾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表示,這次試點僅限於幾大國有銀行,初期進入的量可能不會特別大。不過一旦商業銀行進入,是否會對市場價格形成較大沖擊,還要看具體交易制度的安排。

有關專家表示,對整個金融市場而言,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市場是進一步深化金融領域改革、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重要一環。當前,我國金融市場正處於大發展、大革新的關鍵時刻,在一行兩會推出一系列政策後,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斷提速,金融市場開放程度日益加深,境外投資者對中國債券市場的投資比重也持續增大,隨之而來的必然是境外投資者利用利率衍生產品開展套保的旺盛需求。通過參與國債期貨市場,商業銀行在自身積累衍生產品業務經驗、打好走向國際金融市場基礎的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完善對接境外客戶群的服務體系,為境外客戶提供安全高效的金融資產風險管理工具,以更全面的客戶服務能力迎接境內外競爭對手的挑戰,為實體經濟保駕護航。這也是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必然選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祝惠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