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战线上的“特种兵”

红网时刻2月20日讯(通讯员 孙移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前沿阵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整日面对危重患者,冒着随时可能被感染的风险,为患者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坚守着生命的最后防线。他们,是不惧风险、不畏生死的白衣战士,也是众多逆风而行的勇敢逆行者,他们,就是抗击疫情战线上的“特种兵”-----重症医学科的医务人员。

刘锋钢,新邵县人民医院ICU(重症医学科)主任,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打响以来,作为医院医疗救治组副组长、专家组成员的他挺身而出、勇敢担当,在管理好ICU的同时,组织“新冠肺炎”病人的院内外会诊及病例讨论分析。这些天,他一直坚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

妻子杨海涛告诉笔者,其实每年的春节,ICU基本都是爆满的,这些年,她也已经习惯了过年期间丈夫坚守岗位不在她身边。“为了安心工作,也为了我和孩子的安全,大年二十九他就把我和孩子送回了寸石老家。作为他的爱人,我知道,工作和病人对他有多重要。我把家守好,把孩子带好,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杨海涛笑着说。

2月13日,得知邵阳市中心医院需要支援,刘锋钢第一时间提交申请,请求到一线负责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中午12点接到通知,下午两点他就火速出发。作为重症医生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旦进入重症区工作,所面对的风险和压力有多大。新冠病毒传染力很强,对于重症区的医护人员来说,即便是穿上全套的防护装备,也不排除有感染的风险。他说,选择上一线,这是一种特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临行前,他在给妻子和孩子的信中如此写道,“疫不平,国难安。我是医生,救治病人是我的职责所在,国难当头尽自己的一份力而已,更何况我们ICU是特种部队,必须冲锋在前。

抗“疫”战线上的“特种兵”

出发前,同事们为刘锋钢(中)送行

这些天,他每天坚守在邵阳市中心医院的隔离区重症监护病房,进行诊疗查房、实施各项操作,他总是不惧危险、冲锋在前。他说,每当穿上防护服、戴上无菌手套,就会有一种上战场的感觉,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何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每天三班倒,每班8个小时,忙碌而充实。

抗“疫”战线上的“特种兵”

刘锋钢正在病房查房

如果你对医疗系统有所了解,就应该知道,ICU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更何况这是在隔离区ICU。曾经有人这样形容,机器坏了,哪天修都一样,但身体出了问题,尤其是需要特殊监护的情况,任何医护人员的懈怠都有可能酿成悲剧。24小时不间断地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随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出现的各种复杂状况,他们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和死神做殊死搏斗。“确实感觉挺累的,但是比起武汉当地的医生,我们远远比不上。”刘锋钢笑着说,就是感觉穿着防护服有点受不了,不是因为上班期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而是防护服不透气,一进病房里热得很,出来又冷得很,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一班下来,感觉整个人都要虚脱了。

他告诉记者,在中心医院支援期间,让他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夜班,他和一起值班的医生为了抢救一位80多岁的老人,整宿没合眼,浑身衣服湿透了三次。刘锋钢说:“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不会放弃。”好在经过他们的全力抢救,老人总算挺过来了,虽然说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但生命体征平稳了。

抗“疫”战线上的“特种兵”

刘锋钢正在病房查房

2月18日,儿子刘力威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儿子写道:爸爸,您就安心地治病救人吧,家里有我呢。作为您的大儿子,我一定像个男子汉一样,守护好咱们的家,我会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努力学习,利用假期查漏补缺,争取把不足的都迎头赶上。等您凯旋时,您一定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儿子!

“一直以来,我总是忙于科室的事物,对他的关心和教育都远远不够。感谢儿子的理解和家人的支持,作为重症人,我一定不负重托、不负使命,尽全力守护好病人的生命安全!”刘锋钢坚定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