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发现亚历山大的传说;从碑刻中看新疆历史的变迁


在新疆发现亚历山大的传说;从碑刻中看新疆历史的变迁

九、关于亚历山大的传说


在莎车与疏附,由于哈西姆大阿洪,阿赫买特大夫及其他诸位先生的帮忙,使我获得了若干很有价值的史料与经典。属于稿本和抄本一类的是:《谟沙德历史》、《成吉思汗后裔传》、《香妃及其族亲传》、《史诗》、《那哇依小说》;属于印成品的有:《亚历山大武功记》、《那哇依诗集》、《哈西姆本纪》等等。当然,阿拉伯文的《可兰经》与维吾尔文的《释文》,维吾尔语的注释,我也设法找到了一些。此外还有几本波斯文的书。

在新疆发现亚历山大的传说;从碑刻中看新疆历史的变迁

亚历山大马赛克像by Ruthven

让我撇开了其他,单单介绍一下《亚历山大武功记》的内容罢。它的篇幅很厚,似乎超过了西洋所已有的关于亚历山大的史料。他把亚历山大描写成一个旅行的武士,不嫌繁琐地叙述亚历山大所到过的每一城邦,而每一个城邦都富有特殊的趣味。

举例来说,人民的住宅不设大门,家家如此。亚历山大问他们,为了什么缘故?他们说,“这样可以少同邻居来往来,避免口角”,他们都另有一个小窗户爬进爬出。在这一个城邦里面,找不到国王,亚历山大问他们:“国王那里去了?”他们说,“以前我们有过国王,现在可没有了,自从没有了国王以后,犯罪的人反倒少些,所以我们就不想补设。”这显然是一个小共和国。

另外又有一个地方,家家的门口摆着一个棺材。原来当地的居民,认为这是人生最为紧要的事,亚历山大的好奇心便这样地一城一城永久遇到新的刺激。

在新疆发现亚历山大的传说;从碑刻中看新疆历史的变迁

亚历山大帝国

哈西姆大阿洪对亚历山大的武功十分赞美,说亚力山大是历史上最会打仗的人。我问他,“亚历山大的本事比起秦始皇来怎样?”他说,“亚历山大也到中国来过,不过秦始皇请他吃饭,两个人做了朋友,所以不曾交锋,看不出来谁高谁低。”这就不是史料了,我希望类似的话,并不是出自《亚历山大的本纪》,而是出自哈西姆大阿洪的想象,否则我所获得的珍贵材料,就仅仅是一本小说,而不是足以考据以考订古代中亚细亚的历史了。

在新疆发现亚历山大的传说;从碑刻中看新疆历史的变迁

亚历山大大帝肖像钱币 公元前306至前281年 大英博物馆

亚历山大的结局,据哈西姆大阿洪说,是很苦的。我问,“他是否死于女色?”大阿洪说,“不是,他是气死的,在他的头上生了两个角。这个,任何人都不知道,只有剪过他的头发的人才会知道。”

“不是仍旧有人知道了?”“所以每一个理发匠进了皇宫以后,就不能出来,事实上,都是会令死罪的囚犯为他理发,所以杀了并不冤枉。”

“后来?”“后来,死囚已经用完,就找了一位普通的理发匠,这理发匠请求免死,亚历山大也觉得不应该杀他,所以就准他免死,把他放回,告诉他不许泄露头上的秘密。谁知理发匠回家以后,闷得十分难受。妻子问他,他也不敢对妻子说,他告诉妻子有一句话要说,而国王不许他说,说了就要处死,不说恐怕也要闷死。

妻子劝他到郊外旷野的地方去说,他就去郊外旷野,并且掘了一个小洞,对着洞说了这么一句,‘亚历山大的头上有两只角’。他以为谁也不曾发觉,很舒服的回家。那小洞的旁边后来长出芦管,孩子们拿来做成笛子,吹起来都发出了一种奇怪的声音,好像是说,‘亚历山大的头上有两只角’。孩子们互相喧嚷出去,全城的人都传遍了,亚历山大因为杀不胜杀,就气愤死了”。

一代英雄的结局,真想不到如此悲惨,但是这也太近于传奇了,并且似乎与希腊的某一种神话相混。徐家骥先生却以为这倒不可不信。

徐先生说,在亚历山大画像上却有这么两只角。有一位外国的教授告诉过徐先生说这是当时的风气,把头发卷成两个角的样子。然而当时的人,除了亚历山大以外,似乎还没有一个留下了有角的画像。我问了徐先生,在什么地方看到亚历山大有角的画像?他回答我说,就在韦尔斯的《世界史纲》之中。

十、 创造古迹


我在莎车住了一个月,不曾做偌何(如此)访古的活动,因为兴致全被耽搁了的旅程冲散了。

莎车是南疆的西四城之一,在察合台后裔的统治之下,它是南疆的首府。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在莎车的城中立有一碑。但是这碑久已为战争而所毁,此外,就没有什么古迹可访。

我除了视察学校与讲国语的学习方法、三民主义的要义以及中国历史的特点以外,实在无事可做。我利用闲暇,写成了一部《孔子传》,以履行在渝与胜利出版社所定的契约。

在新疆发现亚历山大的传说;从碑刻中看新疆历史的变迁

《呼衍王碑》拓片

提起新疆的碑,最著名的莫如裴岑的《呼衍王碑》。裴岑是东汉顺帝时的敦煌太守,他在永和二年(346)八月“將郡兵三千人誅呼衍王等,斬馘部衆,克敵全師,除西域之疢蠲四郡之害”,但当时奸臣在朝,此事竟未宣付(按宋元以来谓皇帝的诏令交付外廷官署办理)史臣子记录。

幸亏他自己立了一个隶书的大碑,高竖于镇西府西50里石人子地方,我们今日才知道了他的事迹。这一块碑,岳钟琪把它搬到关帝庙内,现今是已经被人故意烧炸了,有人说是马仲英把它烧炸了的。

在新疆发现亚历山大的传说;从碑刻中看新疆历史的变迁

《沮渠安周造寺碑》拓片

又有一块碑,叫做《沮渠安周造寺碑》。沮渠安周是沮渠蒙逊的后裔,据有鄯善,自称凉王。这造于承平三年(445),亦即刘宋元嘉二十二年,出于他的中书郎,一位“中夏”人侯杰的手笔,僻字异体字极多。 它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出土于吐鲁番的三堡,被德国人运走柏林。

在新疆发现亚历山大的传说;从碑刻中看新疆历史的变迁

《天山碑》拓片

第三块是唐太宗时代,姜行本所立的碑,俗称为《天山碑》。姜行本是交河道行军副总督,与另一个总管薛万均,同隶于大总管侯君集的麾下,讨伐高昌。他们率领了30万人,于“貞觀十四年五月十日師次伊吾”,就在伊吾暂驻,先造攻具;“伐木則山林殫盡,叱吒則川谷蕩薄。沖梯鏨整,百櫓冰碎,機檜一發,千穀雲飛。墨翟之拒無施,公輸之妙詎比?”这碑也在镇西,立于科舍岭,也是被岳钟琪或另一人搬至关帝庙内,又被马仲英或另一人烧炸!

除此以外,有高昌国麹斌的《造寺碑》等等,在拜城东200里又有一块摩崖石刻,为东乌垒关城龟兹左将军刘平国所立,一位叫做淳于什么的所作。年代是东汉皇帝的永寿四年(158)。碑文有107字,此外有9个大字是“乌〇淳于〇作此颂”。考古家称它为乌垒石刻,因此一般的人都说此地便是汉朝西域都护所驻扎的乌垒关,其实乌垒关远在轮台县的东边,车尔楚的附近。

再其次,便是左宗棠与刘锦棠入新以后所立的各碑了(现存新疆省党部)。在乌什县有一处

“远迈汉唐”四字的摩崖,未属下款,看来颇似左宗棠的手笔,至于乾隆所立的各碑,入于俄界的不知其详,存于国境以内的,一块也没有了。

以有如此富有历史价值的新疆,而石碑如此之少,很值得我们遗憾。想不到我在莎车竟能给新疆添立一碑,为未来的访古的造一古迹。

在新疆发现亚历山大的传说;从碑刻中看新疆历史的变迁

今叶河大桥

莎车的民众们,正当我在那里完成了一件巨大的工程。他们在泛滥无定,阔达3里的叶尔羌河之上,造成了一座汽车可以通行的木制大桥;木料是他们捐的,人工也是他们捐的。正如顾一樵先生所咏,他们是“自里餱粮自饮瓢”。他们之中有10个人,为了奠基桥梁而牺牲性命,另有10个人以上的人负了重伤。

白天、夜里有几千人,一两万人在不停的努力。这是民众动员的模范,它反映了盛世才氏的政绩,它说明了中国各民族知道了彼此以平等友爱相扶持以后,有如何伟大的团结力量。莎车的行政专员康明远先生,叫我写一篇文章来纪念,我就草撰了一篇《重建叶河大桥记》。等我由莎车回到迪化,这篇文章不久便被刻成石碑立大桥之旁了。

在新疆发现亚历山大的传说;从碑刻中看新疆历史的变迁

乌鲁木齐西山老君庙

又有一件创造古迹的事,但不是我一个人做的。那时顾一樵先生刚从南疆回来,我还未赴南疆。有一天,我们同游迪化古城旁边的红庙(按即今乌鲁木齐西山老君庙),在这庙子的里边,堆积着来源不同的佛像、神像与牌位,甚至有类似祠堂的东西。老道告诉我们,它是众庙之庙。古城便被毁了,所有的古城内的各庙的佛像的,都被一齐收拢在红庙子的里面。牌位原是武庙里的。

我们顺了一下牌位,看见都是古代来的忠臣义士、民族英雄,于是在商得了老道的同意以后,就把它们按照时代的顺序,重新安置在一个两间房子的左庑。左庑里面的一切完全清除,顾先生在庑门上用黄表写了忠烈祠三字,从此以后,迪化城是有了忠烈祠了。

在新疆发现亚历山大的传说;从碑刻中看新疆历史的变迁

忠烈祠的门口还有一副对联:“愿将碧血光清史,留得丹心映雪山。”先烈的碧血能够为汉奸民贼暴君污吏所沾污了的民族赎罪,使得中国历史到今天依然很光荣,是值得我们来褒崇的。

自从新疆在汉朝录于中国版图以来,不知道有多少志士仁人,在此地备尝艰苦,饱经患难。他们为的是什么?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为了全国同胞的共同幸福,为了天下和平的理想,为了主持锄强扶弱的正义。他们赤忱丹心,十分纯洁,将要永久映照着博格达山上的积雪,留给后人以无穷尽的回忆。

2019年12月26日星期四,耗时二周左右整理并校对完毕。

本文由“瀚海淘沙”独家整理并发布

往期精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