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郑芝龙?

中国历史研究所


如何评价郑芝龙?大明“一代海王”,打跑西方列强,纵横亚洲海域,保护费收到手软,只可惜晚年昏庸,投降满清,最后憾死。

明朝末年,崛起的葡萄牙、荷兰海军曾先后到达过中国沿海,就像清末列强入侵一样,他们也曾意图以武力使中国政府屈服,但都被中国沿海力量击退,之后200多年,再不敢侵犯中国领海。

▲ 郑芝龙 | 剧照

1

郑芝龙原名郑一官,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出生在福建南安石井一个小官吏家庭,石井为闽南渔村,郑一官“少落魄,从小习海事”。《台湾外记》说他“性情逸荡,不喜读书,有膂力,好拳棒,跅弛放纵,渐流荡逸,失父爱。”

从这些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郑芝龙打小就喜欢四处浪荡,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混”,还不爱读书,喜欢舞棒弄枪,估计小时候就是个标准的混混,以至于他父亲不怎么喜欢他。

后来家境落魄,郑芝龙便带着两个弟弟到澳门投奔舅父黄程。黄程是个大海商,其实在当时,所谓的海商也可以称之为海盗,从事海上贸易的大商家,没点人马保驾护航,基本上也别想做生意。

聪明勇壮的郑芝龙很快就得到了黄程的器重,还曾远赴日本进行贸易,不久后又得到了当时最大的海商李旦的器重,收了他为义子,还给了他海船、兵马及资金去越南一带做生意。在越南做生意过程中,郑芝龙发了大财,然后开始从事中国、日本、越南之间的海上贸易,积累了不菲的资本。

在四处做生意的过程中,郑芝龙在日本娶了一个女子田川松,田川松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随父姓,成为了中国人,也就是郑成功,小儿子随母姓,叫田川七左卫门。后来郑成功随着父亲做起了大海盗,基本上继承了郑芝龙的海上实力。而田川七左卫门则成为了郑氏家族在日本的势力代表。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也视郑成功为他们民族英雄的原因,因为他母亲是日本人,出生在日本。

天启四年(1624年)李旦命令郑芝龙到台湾和荷兰人合作,充当翻译。郑芝龙还是李旦势力的代表,他们联合荷兰人与西班牙人竞争,最终将西班牙人打败,独占了台湾,这是台湾历史上第一次沦落到外国人手里。

不久后李旦去世了,郑芝龙基本上接收了他在台湾的势力,还兼并了在台湾的其他汉人势力,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海盗,并且是实力强大的海盗。

2

随着郑芝龙的苦心经营,他的海上势力越来越强大,渐渐让明廷感到了威胁,明廷多次派兵追剿,但均告失败。

由于当时明朝东南沿海一带还有不少海盗、残余倭寇以及荷兰红毛番扰边,明廷便渐渐转换了思路,想要招安郑芝龙,利用他的力量,来对抗这些人。

天启年间明朝曾招抚过郑芝龙,但是他感觉朝廷没有诚意,而拒绝了。在当时郑芝龙的势力也对荷兰人产生了威胁,双方打了一仗,荷兰人输了,不过这次只能算冲突而已。

到了崇祯元年(1628年),由于长期与各种势力对抗,郑芝龙起了投降明朝中央政府的心,郑芝龙表示以“剪除夷寇、剿平诸盗”为己任,九月就抚于福建巡抚熊文灿,率部降明,诏授海防游击,任“五虎游击将军”,离开他多年经营的海上贸易根据地台湾,坐镇闽海。

此时,郑芝龙有部众3万余人,船只千余艘,仍率领原部,为明廷守备沿海以防海盗倭寇和荷兰人进攻。之后,依靠大明官方的支持,郑芝龙在金门海战中击败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又在料罗湾海战中击败了荷兰及海盗刘香的海军,成为了当时东亚、东南亚一带最强大的霸主。

郑芝龙的势力,也一举到达顶点。

▲ 全盛时期郑芝龙的海上势力范围

从此郑芝龙便走上了控制海路、收取各国商船舶靠费用(说白了就是收保护费)的道路,郑芝龙也因此迅速富可敌国。

当时,从日本长崎,到印度尼西亚马六甲海峡,过往商船,无不持郑家令旗(交了保护费,受郑家势力保护的象征信物)。

史载:“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来往。每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以此富敌国,自筑城安平镇”;“从此海氛颇息,通贩洋货,内客外商,皆用郑氏旗号,无儆无虞,商贾有二十倍之利,芝龙尽以海利交通朝贵,寖以大显””、“八闽以郑氏为长城”。

而当时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要想来东南亚做生意,也得乖乖购买郑家令旗,向郑家交保护费。郑芝龙构造的这支海洋强权,可以说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3

郑芝龙最巅峰时是在明朝灭亡后,拥兵二三十万的他在福建扶持了唐王朱聿键为帝,年号隆武,郑芝龙被册封为南安候,负责南明所有军事事务,一时间权顷朝野。

但郑芝龙归根结底还是个商人、海盗,他没有所谓的家国与民族情怀,随着南明王朝的不断败退,他转身又投降了清朝。

但清廷没有给他投降前许下的官职,反而把它掳到了北京软禁。之后在清军攻击安海时,他的媳妇儿田川氏惨遭八旗兵奸污,愤而自杀。目睹父亲被掳、母亲被奸,郑成功发誓与清朝不共戴天,走上了坚定的抗清道路。

▲ 郑成功画像

被掳到北京的郑芝龙,在清廷的淫威下,多次劝降儿子郑成功不成功后,被清廷给杀了。

一代海贼王,最后落得如此结局,实在是令人唏嘘。


海佑讲史


郑芝龙,明末清初的一个海上军阀,纵观其一声,充满了戏剧性,具体的经历可自行百度,至于如何评价郑芝龙,可以用一个词概括。

就是一海盗头子。

他能被推到历史的潮头中来,并不是说其有多大的能力,当然其能够成为东南亚海盗头子,本人还是有一些能力的,但这些能力却都是上不得台面的。

不管在隆武政权中,他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其本质上仍然就是一个海盗头子。

见利忘义,自私自利,奸诈阴险,行事霸道,目光短浅,这些都是海盗的特性,也是郑芝龙的特性。


今事古人说


郑芝龙的一生好比中国版加勒比海盗,但他最后的死有点糊涂,大清要招安他,许以高官厚爵逼他投降。结果他把战船什么的都传给儿子,一个人投降去了,还想当高官。自以为聪明,问题是大清也不是傻子,最后囚禁斩首收场。这个结局很无语,告诉了我们把别人当傻子的人,其实自己才是傻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