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對待“色”?古人云“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一輩子所追求的東西無非就是三樣“金錢、女人、地位”,金錢與地位很容易理解,那畢竟代表著一個人的身份,而女人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又有什麼深刻含義?

其實,從古至今,都有這樣一句話“色字頭上一把刀”,這裡所說的“色”其實就是講男人之於女人之間的那點事情,有人因為色而導致自己大好前途毀之一旦,有人因為色促使國家衰亡,還有人因為色促使家庭破裂,留下千古罵名。

如何正確對待“色”?古人云“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

鑑於這些從古至今的痛點,我們很有必要坐下來認真研究討論一下如何正確對待色這個問題,能夠徹底明白醒悟之後,也許人生就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或者損失,這在我們一生的漫漫長路中,何嘗不是一件好事情呢?

至於要怎麼正確對待呢?也許我們的古人早已給出過答案,只是我們曾經沒有去認真領悟而已,今天我就再次帶領大家一起走進古人的世界,來看看古人是怎麼正確對待“色”的。


古人云: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

在古人眼裡,色更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那時候講究儒學經典,信奉的是控制慾望,不要肆意為之。我們可以看到古人有很多都在與色抗爭,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曾國藩,曾經年少時也是一個比較好色之人,後來他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不惜一切代價開始戒色,目的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加優秀的聖人。

如何正確對待“色”?古人云“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

經過一系列非人的痛苦堅持,曾國藩最後終於戒色成功,可是付出的代價也是慘重的。為何他要戒色呢?實際上與他研究歷史息息相關,因為歷史上存在過太多因為色而誤事的典型例子,他看後不覺感嘆,從而才立志改掉這一切。

至於歷史上的那些慘重教訓,我不妨跟大家說一說。在我們幾千年的古代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典型事例太多,比如我們最熟悉的妲己導致國家滅亡,還有陳叔寶,在歷史上可是有名的昏君,他成天就是沉迷於聲色,與張麗華兩人你儂我儂。

就連上朝的時候,陳叔寶懷裡也要抱著張麗華,哪怕最後隋文帝楊堅帶領大軍攻打陳叔寶,他派出去的大將,也被他給戴綠帽子,以至於大將軍再也無心應戰,任其隋軍進攻,這樣一個皇帝,你說不滅國怎麼可能。

如何正確對待“色”?古人云“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

就算隋文帝攻入陳叔寶宮殿,發現陳叔寶最後做的事情,依舊是和張麗華在一起,可想而知,這樣一位皇帝,已經將國家社稷忘記,完全沉迷於色,你說要是不對其進行改變,似乎是不行的。

除了陳叔寶之外,還有漢成帝,最後與趙飛燕姐妹成天混在一起,以至於年紀輕輕,沒有留下子嗣,就徹底離開這個世界,讓後人看後不覺只想詬病於他。還有唐朝的唐高宗李治,也是因為專寵武則天,導致最終武則天亂政,將唐朝江山易主,唐朝李家王室血脈,遭到武則天大量殘殺,可以說慘不忍睹。

唐朝後來的唐玄宗也是如此,原本開啟了開元盛世這樣繁榮富強的局面,最後還是因為成天沉迷於色,對楊玉環三千寵愛在一身,從此君王不早朝,對於一個皇帝而言,連早朝都不去了,那國家大事誰來主持呢?安史之亂似乎只是李隆基一直以來埋下的定時炸彈,遲早有一天會爆炸,只要這個炸彈爆炸,也就預示著唐朝的好日子結束了。

如何正確對待“色”?古人云“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

縱觀這些歷史,古人不覺只能感嘆“色是刮骨鋼刀”,再強的男兒,在面對色這件事情上,只要過分沉迷,最後都會一敗塗地,尤其是皇室群體,古代皇帝的平均壽命也就39.2歲,之所以短命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太過於放飛自我,後宮佳麗三千,稍微不注意,小命不保很正常。

既然色有這麼多壞處,那古人是不是就全盤否定,倡導全民戒色呢?實際上古人並沒有這麼愚昧,古人接著解釋“無色路斷人稀”,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倘若沒有色,就會導致斷了別人的路,還人煙稀少,這個我們怎麼理解呢?

因為在古代,或者現在也是一樣的,色的一個最主要結果就是可以傳宗接代,留下子嗣,在古代通常這樣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要是一個人沒有留下後代,那就是最不孝的行為,甚至有的皇帝因為皇后不會生孩子,直接廢除,比如李治對自己的皇后王皇后廢除理由就是覺得她一直不會生孩子。

如何正確對待“色”?古人云“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

王室如此,在普通百姓中,也是一樣的,要是一個女人不會生孩子,可以成為休妻的理由,這就是因為古代認為的孝道所致,當然現代對於色的認知可就不一樣了,我們可以脫離古人認為的這種傳宗接代的範疇來繼續深入討論。

所謂“食色,性也”,由此可見,色與吃飯是一樣的,都是人們生活所不能缺少的組成部分,所以在人們的生活中,是不能缺少它的,要是長時間禁慾,對身體也是有影響的,所以我們不應該像曾國藩那樣戒色,他在戒色的路上,忍受過多煎熬,自己最後也是61歲就去世,可想而知,一定對身體是有影響的,因為這種行為已經有些違反人性。

如何正確對待“色”?古人云“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

綜上所述,在古人的認知裡,我們既不能缺少色,但是也不能過分去沉迷於它,只有在其間把握好一個度,掌握好自己的分寸,在正常的法律、人倫範疇之內去享受,才是我們最正確的對待方式,可以說古人的智慧確實不一般。


現代深刻解讀

從上邊古人對待色的做法之中,我們會發現一個哲理,那就是面對任何事情,我們都應該從正反面來思考,不要一味否定,也不要一味肯定,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比如金錢也是一樣。

人人都愛它,覺得它無所不能,事實上它真的無所不能麼?非也,當你遇到一些不可逆的天災人禍或者絕症的時候,即使你有再多的錢,也買不回生命,當你一生接近尾聲,奄奄一息的時候,你想要重新回到從前,哪怕你擁有再多錢也是買不到的,還有人與人之間最單純美好的那種感情,也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如何正確對待“色”?古人云“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

那麼,是不是它就不重要了,也不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衣食住行沒有一樣是能夠離開它獨立存在的,我們需要生活,就需要有它來為我們提供便利,沒有了它,我們的生活會變得十分糟糕窘迫。

這就是它的好處與侷限性,明白這些之後,我們更加應該合理利用,樹立一種正確的價值觀,有的東西不能缺少,但是也不能凡事只看它,畢竟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我們可以經歷的事情很多,值得我們去注意的事情也很多。

在有生之年,我們可以找一個自己真心愛的人一起感受愛情帶來的美好,我們可以在父母還在世的時候,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陪伴他們,還可以為一些正在迷茫之人送上自己的一份真心呵護,這些都很有意義,也並非需要多少金錢才能做到。

如何正確對待“色”?古人云“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

人一生真正生活所需其實也並不多,大多數時候,我們都被一些表面現象所迷惑,忽略了生活最真實的含義,原本簡單的東西,從來不需要過多修飾,因為一旦失去最本真模樣,一切也就變了味道,再也不是曾經夢寐以求的感覺。

色恰如金錢一般,或者說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大多數時候都是一樣的哲理,恰似一個硬幣有正反面一樣,我們只有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正反面都去考慮,才不至於讓自己陷入一個死衚衕無法自拔。

如何正確對待“色”?古人云“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


結語

一開始的時候,人們總以為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是不能缺少的,直到後來人們逐漸成長,才發現,這一路走來,你不斷擁有著曾經想要的東西,卻在最後失去了最開始的那顆心,也許這顆心比起你擁有的一切都更加重要,但你卻再也找不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