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並非7雄?此國很強卻第一個覆滅,瀕臨滅國的秦國卻一統天下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過多次群雄割據的混亂時期,其中有兩個最為人們津津樂道,一個是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另一個就是東周年間的春秋戰國時期。這兩個朝代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大兼併、大動盪時期,皇室力量微弱,失去了對中原的控制,各地諸侯紛紛揭竿而起,群雄爭霸。前有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後有群雄逐鹿、魏蜀吳三足鼎立,而三國可以說是東周時期戰國七雄之間相互爭霸的一個翻版。

戰國並非7雄?此國很強卻第一個覆滅,瀕臨滅國的秦國卻一統天下


大家都知道,戰國七雄分別指的是秦、齊、楚、燕、韓、趙、魏,在經過多年的戰爭之後,秦國滅六國,實現了華夏民族歷史上第一次的大一統。而在此之前,戰國其實不止七雄,還有一國的實力也相當不錯,是中原諸國公認的心腹大患,更令諸國不敢輕易動武。然而,如此一個龐然巨物,卻並沒有取得壓倒性的優勢,反而慘遭覆滅之禍。

戰國並非7雄?此國很強卻第一個覆滅,瀕臨滅國的秦國卻一統天下


中山國的前身是北方鮮虞部落,春秋時期,它由數個部落共同組成,時常侵襲中原諸國。起初,由於鮮虞實力不強,因此時常被擊敗,其中以邢國抗擊最為兇橫。春秋初期,邢國衰弱。鮮虞遂主動出擊邢國,迫使邢君逃亡。隨後,它又對衛國發起猛攻,致使衛君被害。如不是齊桓公聯合了多國兵力共抗鮮虞,邢、衛兩國早已亡國。

戰國並非7雄?此國很強卻第一個覆滅,瀕臨滅國的秦國卻一統天下


春秋中期時,鮮虞進一步壯大,晉國成為了它主要的敵人。起先,晉國摧毀、吞併了鮮虞諸多屬國,取得了數場大勝,但未能覆滅它。此後,鮮虞建國中山,並趁晉國內亂聯合齊國等征伐晉國。在聯軍的攻勢下,中山國所獲頗豐,吞併了不少晉國領土。然而,晉國畢竟強勢,5年後,晉國開始反攻中山國,中山國因此遭到重創。

戰國並非7雄?此國很強卻第一個覆滅,瀕臨滅國的秦國卻一統天下


公元前453年,趙、魏、韓三家分晉,初步奠定了七雄爭霸的格局,中山國也趁此機會展開了復興。為了快速追上各國,中山武公效仿華夏諸國禮制,國家得到迅速發展。然而,武公的突然去世,幼主的不恤國政,使得中山國再次陷入覆滅危機。無奈之下,大量的中山人退入太行山中苟活。還好當年的幼主並不是庸君,隨著他的長大,中山國再度變得強大起來。

戰國並非7雄?此國很強卻第一個覆滅,瀕臨滅國的秦國卻一統天下


不過,由於其國土位於燕趙之內,因而趙國時常帶兵討伐它。為此,中山國開始修築長城,抗擊趙軍,令趙國12年都沒能消滅它。而中山國之所以覆滅,則還是出在了國家統治者身上。隨著兩代君主的去世,新君在外有燕、趙等強敵的處境下,率先稱王。這樣一來,中山國就成了眾矢之的,最終在趙軍的猛攻及各國聯軍的阻擊下,走向了亡國。

戰國並非7雄?此國很強卻第一個覆滅,瀕臨滅國的秦國卻一統天下


在歷史中,中山國絕對不弱,它時常以弱勝強,即便被滅,亦能很快復國,給各國都留下了堅韌強大的印象。但它錯就錯在沒看懂天下形勢。

反觀秦國,處境比它還艱難,卻笑到了最後。在當時,魏國是最強的,而秦國被魏國奪去了河西甚至要將函谷關送給魏國以保暫時平安,魏國更是會盟另外五國要共分秦國,這個時候的秦國可以說是極度危險的,但是偏偏魏惠王和他旁邊最親近的公子卬都是喜好珠寶和宮廷玩樂之人,這便給了秦國機會,秦國幾乎是舉全國之力湊出珠寶來迷惑魏國,然後又重用商鞅進行變法,秦國可以算是進行了最徹底的變法,最重要的是秦國的後續君主也許有過平庸,但是終究沒有太過昏庸之輩,並且把變法很好的延續了下去,所以國力一直都保持在比較強盛的狀態,最終終於橫掃六國,統一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