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堪称曹操的“铁粉”,为避刘备辗转三州,最终仍难逃归蜀的宿命

《三国演义》里有句很出名的话: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后人又在后边添了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不兴”。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国时期四个著名的人才诸葛亮、庞统、刘巴(字子初)、法正(字孝直),他们都有经天纬地之才,最后都归于刘备。但是在这四人中,有一人却是曹操的“铁粉”,曾打算协助曹操一统天下,对于刘备的招揽是躲了又躲,从荆州到交州再到益州,最终还是没有躲过命运的安排,在刘璋投降刘备后归顺蜀汉。

他堪称曹操的“铁粉”,为避刘备辗转三州,最终仍难逃归蜀的宿命

刘巴


刘巴是荆州零陵郡烝阳县人,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曾担任过郡太守的职务,所以也算是出身官宦之家。刘巴年轻时就很有名气,但并未攀附当时荆州的权势,而是一副世外闲人的姿态。刘表的别驾刘先曾经请求他教导“神童”外甥周不疑,被刘巴果断拒绝。刺史刘表举荐他为茂才,并多次征用他,但他依旧是无动于衷。

他堪称曹操的“铁粉”,为避刘备辗转三州,最终仍难逃归蜀的宿命

刘表


直到刘表死后,刘琮投降曹操,刘巴才展露自己的志向。当时许多荆州名士都投奔了刘备,但是刘巴却有与别人不同的想法,他选择了去投奔曹操。或许在他心中,只有曹操才有实力一统天下结束纷争。曹操对刘巴的到来很诧异,也很惊喜,“辟为掾”,并让他招纳荆南三郡——长沙、零陵和桂阳。原本这个差事是交给桓阶办的,但是桓阶推辞说能力不如刘巴。曹操想着刘巴在荆州名气大,又是零陵郡人,荆北又有自己大军坐镇,收服荆南应该不会出大问题。

他堪称曹操的“铁粉”,为避刘备辗转三州,最终仍难逃归蜀的宿命

曹操


然而,就是曹操的这一决策让他与刘巴失之交臂,刘巴此后为了回曹魏费尽周折终究也未能成功。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曹操大败,这一败给刘巴出了难题。就在刘巴刚到零陵准备施展才能时,刘备已成功招降荆南诸郡,刘巴的任务直接宣布失败。此时诸葛亮写信劝说刘巴“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但刘巴却以“受命而来,不成当还”为由,还是不考虑刘备。但是刘巴怎么回到曹操处呢?他和曹操之间还隔着刘备占据的南部荆州呢,这种情势下,又有诸葛亮的引荐,投奔刘备可谓顺水推舟,但是刘巴偏偏不这么做,宁愿继续辗转,并更姓为张,远去交州。刘备对此“深以为恨”。

他堪称曹操的“铁粉”,为避刘备辗转三州,最终仍难逃归蜀的宿命

刘备


在交州,刘巴并不顺利,他和太守士燮又“计议不合”。用的假名、去别人地盘上还不顺从别人,刘巴真是情商不高啊!无奈他只能继续流离,这次,他从牂牁进入益州。

他堪称曹操的“铁粉”,为避刘备辗转三州,最终仍难逃归蜀的宿命

刘巴行进方向


刚到益州,刘巴就被益州郡抓捕,很可能是刘巴隐瞒了真实身份被发现了。太守准备杀了他,幸好主簿及时劝阻,于是刘巴被送到了益州牧刘璋手里。在刘璋这,他算是暂时安定下来。据记载,他为刘璋出了两策,竟然都是关于刘备的,但是都没有被采纳。一次是刘璋迎刘备入蜀之时,刘巴劝谏:“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另一次是刘璋让刘备讨伐张鲁时,刘巴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於山林也。”不得不说,刘备和刘巴还真是一对冤家!

还好,刘备对刘巴的爱才之心远大于对刘巴的不悦。

(刘)备攻成都,令军中曰:“其有害巴者,诛及三族。”及得(刘)巴,甚喜。——《零陵先贤传》

他堪称曹操的“铁粉”,为避刘备辗转三州,最终仍难逃归蜀的宿命

刘备


刘备平定益州后,刘巴再无机会逃避,也仿佛是认命了,终于“辞谢罪负”,同意归顺刘备。后来刘备对刘巴也重视有加,曾让他和诸葛亮、法正、伊籍、李严共同起草《蜀科》。在最喜爱的谋士法正死后,刘备更是让刘巴接替其尚书令之职。刘备登基时的各种诏诰、册文也都是由刘巴起草。

​为了躲避刘备、归顺曹操,刘巴可谓屡屡受挫,甚至还冒着生命危险,奔波了数年,跨越了三州,可惜最终还是躲不过与刘备的“缘分”,助刘备成就大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