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共享員工”……成都給出電商“十招”保民生促發展

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商務局獲悉,為發揮電子商務保民生、促發展的硬核支撐作用,成都市商務局日前研究出臺了《關於防疫期間運用電子商務保民生促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全力支持企業運用電子商務紓困解難。

1、加大境外應急防疫防護物資採購

鼓勵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充分發揮在更廣空間、更寬領域的資源整合優勢,拓寬供應鏈渠道,加大對境內外應急防疫防護物資及生活必需品的採購、調度和供應。

2、“無接觸配送”

鼓勵快遞企業與電商平臺企業、商貿流通企業加強對接合作,重點圍繞防疫防護用品、生活日用品、生鮮農特產品等開展“無接觸配送”“終端配送眾包”服務,為市民居家生活提供便捷、安全服務。

3、“直播帶貨”農產品

鼓勵電商平臺、大型批發市場、商場超市等與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開展精準對接,通過 “直播帶貨”、扶貧專區等多種渠道提供流量支持,培育拼購、訂購、到家服務等消費新人群新熱點,拓寬滯銷農產品銷路。

4、鼓勵線上問診服務

鼓勵互聯網問診醫療平臺開展在線諮詢和常見病、慢性病複診及藥品配送服務,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優化在線心理諮詢、心理援助熱線,加強公眾心理疏導。

5、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

鼓勵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利用現代化高效供應鏈體系,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創新對電子商務企業的融資支持,解決中小企業在復工復產、持續發展中的融資困難。

6、探索“共享員工”

鼓勵電子商務企業根據就業崗位需求,通過網絡實現遠程招聘和在線輔導,開展線上選才和就業培訓,並探索企業“共享員工”靈活用工合作模式,充分緩解“用工難”和保障就業。

7、佈局“社交電商”

鼓勵電子商務企業危中找機,開展趨勢研判,加快佈局“網絡直播”“社交電商”等新模式新業態,打造網絡文創、教育、娛樂、博覽等新興應用場景,搶佔未來發展先機。

8、線上線下一體化

鼓勵餐飲、零售、批發等傳統商貿流通企業開展數字化建設,應用網上商城、小程序、社群運營等網絡工具,發展預約訂製、網購店取、網購店送、網訂自提、團膳直送、無人售賣、在線溯源等商品流通和服務分享新模式,向線上線下一體化方向提升發展。

9、開展各類資源對接

鼓勵電子商務行業協會和公共服務平臺開展各類資源對接服務,推進線上“電商茶館”“電商共學薈”沙龍及“品質網購”等系列活動,聚焦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做好精細化服務。

10、優勢產品網絡銷售

鼓勵電子商務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圍繞本市3C數碼、服裝鞋包、食品飲料、家居用品等優勢產品和全球好物積極開展網絡銷售,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