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妃在宮中深的乾隆喜愛,為何沒有懷孕生子?

嵇志浩


二十年前的一部《還珠格格》讓曾經名不見經傳的香妃變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真實的歷史上並無香妃這個人,祥妃的歷史原型實際上是乾隆皇帝的容妃。清朝的嬪妃大致分為三類人,一類是滿洲八旗女子,一類是蒙古八旗女子,還有一種是漢軍八旗女子。而出身於回部的維吾爾族的香妃則像是一個異類,成為清朝後妃史上一個空前絕後的存在。容妃一生伴隨乾隆皇帝長達二十八年之久,是乾隆朝中晚期比較得寵的一位嬪妃,但是就是這樣一位長期得寵的嬪妃,卻在其陪伴乾隆皇帝的將近三十年中沒有誕下任何子嗣,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大齡入宮的容妃很難懷孕:

容妃是維吾爾族人,自幼在塞北生活,那邊環境乾燥,當令妃嫁入北京城之後,北京氣候潮溼,往往塞北的女子到這裡會變得溼氣陰重,要知道,女子溼氣重的話,是很難懷上孕的,另外容妃嫁過來已經是27歲,嫁給乾隆之後,在北京就算是適應了地理環境,恐怕年齡也要超過30歲了,這樣受孕的幾率更是很小了。

容妃入宮時的歷史背景

實事求是的講容妃並不是本人自願嫁過來的,而是乾隆搶過來的,容妃自然是對乾隆有隔閡,孤苦伶仃的深居宮中,就算是乾隆再怎麼憐惜,也難免容妃有思鄉之情,在女子有抑鬱情緒之下,也是很難受孕,傳聞,乾隆為了緩解容妃的思鄉之情,特意為她建了維吾爾族象徵性的建築,讓她看到建築就像看到自己家一樣,可見乾隆對這個容妃是多麼的深情,寵愛程度自是不必多說。

容妃入宮後乾隆後宮少有子嗣誕生

身體不好也是容妃入宮之後一直沒有誕育子嗣的重要原因。根據史書記載,容妃35歲時候,常年生病,幾乎到了藥不離身的地步了,根據遺留下來的清宮脈案的記載,容妃在35歲之後幾乎常年服用中成藥,但是效果並不理想。儘管病中的容妃被乾隆皇帝照顧有加,但是深宮中妃子眾多,難免有爭寵現象,其它妃子的妒忌和謀害也是有可能成為容妃不能懷孕的原因,這個時候其實乾隆年紀也不小了,看了乾隆的孩子出生日期,在乾隆年輕的時候基本上是每年都有孩子的,但是到了乾隆二十三年之後,數十年中只有1子出生,這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了。


歷史課課代表


很多人第一次知道“香妃”這個人物恐怕還是十多年前的熱播劇《還珠格格》,第一次知道了原來在中國歷史上文治武功,風流瀟灑的乾隆居然還曾有過這樣一位“便體香氣,驚為天人”的妃子。並且在乾隆40多個妃子中有著極其特殊的地位,備受寵愛。

不過還有很多人認為真實歷史上並沒有“香妃”這號人物,畢竟清朝歷史上真的沒有記載著乾隆還有一位會自然散發香氣的妃子,甚至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沒有這樣的女人。但實際上香妃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問題就是她並不香,而這個傳奇的女人正是乾隆的—容妃和卓式。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容妃並不是選秀召進宮的秀女,而是和親,即政治聯姻的產物。容妃的真名已經不得而知,只知其為第二十九世回部臺吉(貴族首領)阿里和卓的女兒,所以被稱為和卓氏。

乾隆二十三年,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叛亂,乾隆立即調派本身圍剿準噶爾大亂的一萬官兵南下,並在圖爾都和霍集斯等其餘南疆維吾爾貴族的幫助下於次年七月平定了該次叛亂。乾隆二十五年,圖爾都和霍集斯進京受賞,其中圖爾都將已經27歲的妹妹和卓氏獻給了乾隆,即後來的容妃,民間傳言中的香妃。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容妃進宮,完全就是一場政治婚姻,是乾隆用來統一疆區的手段,根本談不上什麼感情。畢竟我們不能忽略的是容妃進宮時已經27歲,這個年紀的女性在古代小孩估計都十多歲了(所以容妃應該已經是二婚,清朝不存在27歲還未出嫁的女性,概率太低),宮裡有的是比容妃年輕貌美的小姑娘,以致於容妃實際上並沒有爭寵的優勢。

所以說,乾隆極其喜愛容妃這個時期不能說不成立,但還是需要商定的。雖然從歷史上來看,和卓氏進宮起點為貴人,兩年後就被封為容嬪,八年後被封為容妃,乾隆四十六年乾清宮大宴,容妃位置為東邊坐桌的第二位,可見後宮地位僅次於魏佳氏。但是一般來說政治婚姻的妃子都是隨著家族功勳而晉升的,乾隆會賣這個面子,但是真實是不是得寵並不一定。

當然了,哪怕是政治婚姻,總要陪房吧,容妃從乾隆二十五年進宮到乾隆五十三年去世,整整28年,為什麼一個孩子都沒有呢?是因為容妃不孕不育麼?

實際上也不能這麼說,我們從時間上來看。容妃進宮時乾隆已經49歲,男性到49歲以後生育能力本身下降到不行。當我們統計乾隆所有皇子的出生年歲來看,乾隆在49歲(1760年)之後還生下來的孩子只有皇十五子永琰,皇十六子(夭折未命名),皇十七子永璘以及皇十女固倫和孝公主。

這裡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皇十五子,十六子,十七子的老婆全部都是魏佳氏,皇十五子就是嘉慶皇帝。而皇十女是乾隆最寵愛的女兒,後來被下嫁給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其母親為惇妃。

大家看出問題了麼?自容妃進宮之後,乾隆基本只讓魏佳氏一人服侍留種,除了惇妃之外,其餘接近40個妃子無一例外。

所以香妃(容妃)進宮28年沒有孩子,都是乾隆不給其龍種啊。


三觀粉碎機


乾隆二十五年,來自維吾爾族的首領圖爾都的妹妹被封為和貴人,剛開始這算是一場政治聯姻。而由於和貴人入宮的時候,從南方移植到宮內的荔枝樹,竟然結了200多顆荔枝,乾隆和太后因此認定她是有福之人,對她很是喜歡。在乾隆二十七年,皇太后就封她為容嬪,她的哥哥圖爾都也被封為輔國公。容嬪以自己的恭順有禮,得到皇室寵愛,為她的族人帶去了福音。

容嬪受寵到什麼程度呢?乾隆三十年南巡,容嬪也隨奉在側。一路上,乾隆為了照顧她的口味,為她準備了80多種口味適宜的飯菜,可謂是貼心至極。

容妃的美貌和異域風情深的乾隆喜愛,難得的是,她也受皇太后的喜歡,在乾隆三十三年,由皇太后做主,將她封為容妃。這年她33歲,由此可見歷史上的容妃也很會做人,不像電視劇的香妃那麼倔,數次惹怒太后,否則不會讓皇上和太后都對她寵愛有加。

自從皇后和乾隆鬧崩之後,令貴妃就是宮裡最尊貴的女人,她的兒子是鐵板釘釘的儲君,可是令貴妃運氣不太好,兒子還沒有登基她就死了,在這種情況下,容妃的地位,就顯得更加尊貴了。在多次宴會里,容妃都坐在首位,達到了地位與殊榮的巔峰。

但是讓人奇怪的是,雖然容妃很受寵,但是她一生都沒有自己的孩子,對此有個猜想,或許因為容妃是異族之女的身份,皇帝可以給她寵愛和地位,卻不能讓她生下子嗣,乾隆擔心她生下有異族血液的皇子,將來會對皇儲產生威脅,不過容妃也始終很安然的接受著乾隆給自己的一切,包括好的和不好的。





金錢松知事


香妃之所以被人們所熟知,主要還是因為當時火遍大江南北的《還珠格格》,其中香妃翩翩起舞,吸引蝴蝶的場景也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在清朝的正史記載中,乾隆的後宮是沒有香妃這一號人物的,香妃最早是出現在光緒十八年蕭雄寫的《西疆雜述詩》,他在書中寫到:

香娘娘,乾隆年間喀什噶爾人,降生不凡,體有香氣,性真篤,因戀母,歸沒於家

雖然清史上沒有記載有香妃,但是卻記載了乾隆的後宮也有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來自新疆的嬪妃,而這位嬪妃就是容妃,由此可以推斷,民間傳言的香妃應該就是這位容妃,但是不是身體能夠散發香氣不得而知。

這位容妃與一般選秀入宮的女子不同,也就是說她並不是通過選秀成為嬪妃的,而是作為政治聯姻的工具,被她的哥哥進獻給乾隆的。

當時新疆發生叛亂,容妃的哥哥因協助清軍平定判斷有功,故而應召進京受封,容妃隨行其中,在入宮後,容妃被獻給了乾隆,作為政治聯姻的工具,維繫兩方的和平。

容妃在入宮後深受乾隆喜愛。雖然入宮時已經27歲了,但這絲毫沒有影響香妃受寵。在制度森嚴的清朝後宮,乾隆允許香妃身穿自己民族的服飾,不需要像其他嬪妃一樣必須穿后妃的衣服;乾隆擔心香妃吃不慣宮中的食物,特地安排她家鄉的廚師為其製作膳食,要知道清朝嬪妃的膳食都是有專門規定的;同時,乾隆還特地修建了一座寶月樓,裡面都按照香妃家鄉的風格進行佈置,讓香妃居住其中,以解思鄉之苦。而在令妃死後,乾隆在圓明園設宴時,容妃入主了西桌的主位,後在乾清宮設宴時,又升到了東桌的第二位,清朝宴會時的座位也能顯示出其地位,由此也可見容妃在後宮的地位不低。甚至有傳言稱,在容妃死後,乾隆將其屍體送回家鄉安葬,古代都講究落葉歸根,可見乾隆對其之寵愛。

但無論如何受寵,也無法擺脫她作為政治聯姻工具的命運。但是在極其看重血脈的大清朝,乾隆斷然不會讓一個異域女子留下大清的血脈,為以後的儲君之爭留下禍患。所以在她成為乾隆后妃的那一刻,便永遠的失去了成為一個母親的資格。


兩半文化


香妃是否真的確有其人還有爭議,乾隆后妃幾乎都有畫像,沒見到有香妃畫像,又何談懷不懷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