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期「掉肌肉」的焦慮,是不必要的

本文轉自公眾號“ GymSquare精練”

作者/Ruki

來源/健身先健腦(ID:workout_lab)


疫情影響健身是有限的,肌肉沒那麼容易掉。

「毫無訓練痕跡、肌力下降」,或許是近兩個月來,健身愛好者在疫情下的集體焦慮。


其實,身體能承受的停練期長度,可能比想象的要高很多。


比如,「健身新手們」可以停練3周而不產生顯著的力量下降,是一部分研究論點,甚至說,視覺上變「小」、變「癟」、變「胖」,其實和掉肌肉無關。


疫情影響健身是有限的,肌肉沒那麼容易掉。


隔離期「掉肌肉」的焦慮,是不必要的


首先,針對掉肌肉而言,肌糖原下降導致水分流失,或許是瘦體重下降,乃至看起來「不壯」的原因所在。


比如常見的骨密度掃描DXA、電阻測量法、肌肉活檢等。這些手段雖然對「測肌肉量」有用,但是往往會受到水分的影響。


其次,即使是高階的力訓者們,3周停訓導致的「武功倒退」,可能並不嚴重。

在面向州級橄欖球運動員的研究中發現,停止力量訓練3周內,仍能保持同樣的力量水平,而在第5-16周時,力量水平才開始逐漸出現下降趨勢。


隔離期「掉肌肉」的焦慮,是不必要的

但除此以外,一部分戶外跑愛好者,或許在本次居家隔離中,容易受到停訓的影響。然而,耐力項目的適應性恢復,已被證明會比力量項目更快。


最後,雖然從科學數據上來看,也許並不需要擔心4周以內的停訓,但這並不代表就可以在家天天葛優躺了。

因為,「多久不練會開始掉肌肉、耐力」這個問題,不僅非常個人化,而且在停訓期間做什麼,也對於維持訓練成果很關鍵。


隔離期「掉肌肉」的焦慮,是不必要的

相反,居家自重訓練、簡易彈力帶健身,都已被證明是維持「有訓練痕跡」的幫手。即使在家保持做家務的習慣,也不至於出現「肥宅」現象。


總的來說,不必因為去不了健身房而過度恐慌、焦慮——畢竟,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態,也是普通人在戰疫期間能做的事情之一。


隔離期「掉肌肉」的焦慮,是不必要的

停練影響肌肉、力量?

短短几周並不需要擔心


「一天不練肌肉就開始掉」是一部分健身愛好者的極端思維。


其實,身體能承受的停練期長度,可能比想象的要高很多。


首先以「健身新手」為例。由於本身的肌肉量、力量都不大,掉起來其實更「慢」一點。


研究表明,新手們可以停練3周而不產生顯著的力量下降。而另1項研究發現,在停練4周以後,新手們才開始產生極小幅度的力量下降。


隔離期「掉肌肉」的焦慮,是不必要的


至於肌肉量,討論起來或許複雜一些。


一部分科學證據顯示,新手在停練2-3周之後就開始長顯著的肌肉量下降

;另外一些科學家則認為,新手可以在停練3-6周的情況下不掉肌肉。


產生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是,在停訓期間,肌糖原會首先產生顯著下降。這種現象尤其在新手身上更為明顯(因為他們在開始力量訓練時,肌糖原上升的幅度也更顯著)。


隔離期「掉肌肉」的焦慮,是不必要的

■ 停練對於肌糖原水平的影響 來源:Costill,1985


進一步來說,在絕大多數運動科學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測量的其實是「瘦體重LBM」,而不是直接的「肌肉重量」。


比如常見的骨密度掃描DXA、電阻測量法、肌肉活檢等。這些手段雖然有用,但是往往會受到水分的影響。


因此,很多研究中的「掉肌肉」,其實只是「因為肌糖原水平下降而帶來的水份流失」罷了。


隔離期「掉肌肉」的焦慮,是不必要的


而排除了這一因素之後,情況其實比想象得好很多。比如有研究發現,在運動員停練3周之後,他們的瘦體重開始產生顯著下降。


當使用比較「粗暴」的計算方法,比如2格或者3格模型2 and 3 compartment models,意思是將人的身體成分簡單分為2或者3部分。


具體來說,2格模型指的是將身體組織分類為脂肪+去脂體重,而3格模型則是分類為脂肪+瘦體重+骨骼重量時,確實發現了「掉肌肉」的現象。


隔離期「掉肌肉」的焦慮,是不必要的


但是,當更細緻的4格模型(將身體成分進一步細分為脂肪+肌肉+水分+骨骼重量)被用於計算後,研究人員發現,雖然這些運動員們在停訓期間平均掉了0.7公斤的瘦體重,這些瘦體重的來源其實是水份。


換句話說,停訓帶來的最大影響,其實是肌糖原儲備下降(以及帶來水份流失),而不是肌肉組織的減少。


因此,對於新手而言,停訓3周左右其實不會對健身成果帶來顯著影響。


隔離期「掉肌肉」的焦慮,是不必要的

■ 2格、3格、4格模型的示意圖 來源:Mallinson,2011


至於對有經驗的訓練者來說,短期停訓的後果,也並不「嚴重」。


1項薈萃分析收集了27項關於這一話題的研究:在停止力量訓練3周內,仍能保持同樣的力量水平;而在第5-16周時,力量水平才開始逐漸出現下降趨勢。受試者都是州級橄欖球運動員,均有著至少3年的系統力量訓練經驗。


不過,如果是一位水平極高的運動健將,或者有著特定的運動競賽項目(極高的專項性),競賽水平會受到一定影響。


隔離期「掉肌肉」的焦慮,是不必要的

■ 肌肉中線粒體含量伴隨停訓、複訓變化 來源:Detraining


至於停訓對於肌肉量的影響,結果也較為相似。


儘管在停訓2-3周後,訓練者的瘦體重會產生一定下降,但這一效果主要來源於水分流失,而非肌肉組織的變化。


總之,除非運動水平極高,短期停訓(2-4周)並不會對肌肉量、力量產生顯著影響。但是,由於停訓會帶來肌糖原水平的下降,可能會在停訓之後很快感覺視覺上變「小」、變「癟」、變「胖」,在恢復訓練的開始,也會感覺力量水平大幅下降。


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並不代表真的「掉了肌肉」。


隔離期「掉肌肉」的焦慮,是不必要的

停練影響耐力?

掉的快,恢復也快


不幸的是,

耐力訓練水平,很容易受到停訓的影響。


研究表明,在停訓4周時,耐力運動員的最大攝氧量(VO2max),會產生顯著下降,幅度在6-20%不等;而力竭耗時會在2-4周的停訓期間裡下降7-25%不等;運動表現則會在3-4周的停訓期間下降4-25%左右。


隔離期「掉肌肉」的焦慮,是不必要的

■ 心肺耐力在長期停訓後的變化 來源:Mujika,2012


因此,如果訓練內容以耐力項目為主,確實會因為停訓受到顯著影響。


不過,幸運的是,耐力項目的適應性恢復,會比力量項目快很多:在新手身上,通過短短4周的恢復訓練,VO2max就能完全回到停訓前的水平。


隔離期「掉肌肉」的焦慮,是不必要的

居家訓練有益,

保持訓練成果並不難


雖然從科學數據上來看,也許並不需要擔心4周以內的停訓,但這並不代表就可以在家天天葛優躺了。


「多久不練會開始掉肌肉、耐力」這個問題,不僅非常個人化,而且在停訓期間做什麼,也對於維持訓練成果很關鍵。


比如,如果讓有力量訓練經驗的人完全「躺屍」1周(包括4肢活動都受到限制),他們的瘦體重、肌肉量都會產生顯著下降。


但在停訓期間進行一些低強度的活動,比如散散步、日常家務等,甚至是每週花半小時時間簡單練習,就能更好地幫助肌肉維持。


隔離期「掉肌肉」的焦慮,是不必要的

■ 四肢活動受限後瘦體重重量、股四頭肌橫截面積下降


另外,哪怕生活的城市完全限制出行,只能完全宅在家,利用一些彈力帶等工具,也能幫在停訓期間維持力量水平。


比如,1項發表於2019年的研究,募集了30位年輕的健身愛好者(22名男性,8名女性,他們的平均臥推極限在65-70公斤之間,屬於「有一些訓練痕跡」的健身者,隨機分為以下三組:


  • 不進行任何訓練的對照組
  • 連續5周,每週2次進行彈力帶俯臥撐的彈力帶組
  • 連續5周,每週2次進行臥推訓練的臥推組


隔離期「掉肌肉」的焦慮,是不必要的

■ 研究使用的彈力帶俯臥撐示意圖


在研究前後,都測試了他們臥推的1RM和6RM水平。


意想不到的是,在家使用彈力帶訓練的健身者,在5周的實驗過後,竟然產生了同樣的臥推水平增長。


隔離期「掉肌肉」的焦慮,是不必要的

■ 來源:《MINDS》雜誌2019年9月內容


當然,這項實驗主要說明的內容並不是「彈力帶強於健身房」,而是:


  • 對於新手而言,低強度、低頻率的居家訓練也能產生良好的效果
  • 採用合適替換動作的重要性。之前的肌電水平研究表明,彈力帶俯臥撐和臥推有著非常相似的肌肉激活模式

總之,自重訓練、彈力帶,都是居家訓練的好夥伴。哪怕真的對於它們沒有興趣,每天適當走動走動,也比完全躺在床上要強得多。


隔離期「掉肌肉」的焦慮,是不必要的

綜合建議:

停訓並沒那麼可怕


綜合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和建議:


1.在短期內(2-4周),力量和肌肉量並不會產生大量下降;短期停訓的主要影響是肌糖原儲備水平(會讓在視覺上看起來「更小」),耐力訓練水平(主要為VO2max),以及一些生化指標(乳酸閾值、HDL等);


2. 更長時間的停訓(5-16周)會帶來一定程度的肌肉、力量水平下降;


3. 耐力訓練水平可以在恢復訓練之後迅速恢復

,而力量、肌肉的恢復則需要相對更長的時間;

隔離期「掉肌肉」的焦慮,是不必要的

4. 在停訓期間,儘量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多進行活動(哪怕是散步一類的低強度活動),或者進行一些自重訓練;如果有彈力帶、引體向上架一類的小工具就更好了;


5. 在飲食方面,雖然可以隨著活動量的減少適當減少一些熱量攝入,但要確保足量的蛋白質。


不必因為去不了健身房而過度恐慌、焦慮——畢竟,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態,也是普通人在戰疫期間能做的事情之一。利用宅家的時間,多陪伴家人,帶來的收益也許要比健身大的很多。■ GYMSQUARE


參考文獻

1. Häkkinen K, Alen M, Kallinen M, Newton RU, Kraemer WJ. Neuromuscular adaptation during prolonged strength training, detraining and re-strength-training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Eur J Appl Physiol. 2000 Sep;83(1):51-62.

2. Riki Ogasawara et. al., Effects of periodic and continued resistance training on muscle CSA and strength in previously untrained men. Clinical Physiology and Functional Imaging 31(5):399-404 · September 20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