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1号方”研发者谭行华:对付温病,岭南中医有经验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图/通讯员 贾卫东

在1月20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人。那个时候,湖北武汉新冠肺炎暴发,没有特效药,医生手里没有有力“武器”,只能边探索边治疗。

就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谭行华,依靠他30年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新冠肺炎的特点,开出了药方,病人临床症状日见改善了!

岭南多温病,中医见怪不怪

“粤居南方属火,温疫最多,”谭行华说,“在岭南地区,由于地域因素,容易出现急性传染性疾病。”所以,一年到头他都在跟传染病打交道,比如冬春的流感,夏季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

谭行华是广东省名中医。杏林三十年,他对温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取得了积累的丰富的经验。

在2003年SARS之后,广州还遇到了禽流感、甲流H1N1等疫情,病人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市八医院,所以他见到的温病患者也是不计其数。中医中药如何对付这类呼吸道传染病,正是他不断思考的问题。

“当时,医院接诊第一例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例时,我也去看了病人。”谭行华说,“对这样一个新的疾病,大家都十分好奇,在对病人的情况详细了解一番后,心里也有底了,开了中药治疗,后来大量的确诊病人入院,1月22日我就拿出了‘肺炎1号方’给患者治疗。”

“这个方是针对病毒性肺炎的基础经验方,在临床上使用已经有十多年了,根据这一次新冠肺炎的发病特点,并结合了福建省立医院郑星宇教授的用药经验,我们是研究生同学,多年以来保持深入的临床交流,在对病毒性肺炎治疗的观念相似,所以,共同拟定了这个方子。”谭行华曾多次向媒体公开讲述方子的来历。

“肺炎1号方”研发者谭行华:对付温病,岭南中医有经验

谭行华在病房查房,给病人切脉

“1月22日,病区里能吃中药的病人,我们都使用‘肺炎1号方’,发现效果不错,对轻症患者症状改善有帮助。药物使用一周,效果显著,在减少重症发病率方面有一定疗效。所以,广东省中医药局推荐我向省药监局汇报‘肺炎1号方’的临床使用情况。”

当时谭行华主任初步疗效观察结果让人欣慰: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症肺炎确诊病人50例,经1周临床治疗,全部患者体温恢复正常,50%患者咳嗽症状消失,52.4%咽痛症状消失,69.6%乏力症状消失,总体症状明显好转,无一例患者转重症。

“专家们严格论证,对50个病例的医案逐一讨论。”谭行华透露,“其实当时也选了33名没有使用中药的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相比而言,服用中药的病人症状改善更明显。”

所以,当时专家论证后的结果就是:肺炎1号方能够明显改善轻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临床症状,有减少重型肺炎发生的趋势,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肺炎1号方”研发者谭行华:对付温病,岭南中医有经验

谭行华询问患者用药后的症状

抗击疫情刻不容缓,既然发现药物有效,广东省药监局立即开辟绿色通道,经过三天审核,肺炎1号药方2月8日就被批准在广东省内定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30家医院应用,当时“肺炎1号方”也改名为“透解祛瘟颗粒”。

因为疗效获得临床认可,在2月18日发布的《广东省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二版)》中,针对疑似病例和轻型、普通型病例,《方案》首先推荐了“肺炎1号方”。

十六味药组方,妙用乌梅减轻炎症

药物有没有效果,临床验证的结果最靠谱,也最具有说服力。

所以,谭行华对服用“肺炎1号方”六天或以上的病人121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服药前72例患者体温超过37.3℃,伴咳嗽症状108例,胸部CT有炎症渗出改变108例;

服药六天后,84.72%(61例)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66.67%(72例)咳嗽症状消失,同时对其他症状,如乏力、纳差、咽痛等也有明显的疗效,74.07%(80例)患者胸部CT明显好转。

在治疗过程中,有7例患者病情加重,其中6例已明显好转,1例转ICU治疗抢救。目前服药超过6天的病人(共121例患者)已有62人治愈出院。

研究结果提示:患者总体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94%。目前,全省已有11家定点医院申请调剂“肺炎1号方”。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肺炎1号方”也是充分结合广东省疫情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治疗方案更切合岭南地域特色。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华南地区的患者,多以热证为主,因而拟方以疏风散热、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的药物为主,比如大青叶、金银花、连翘等十六味中药。其中乌梅是妙用之一,”谭行华说,“很多同行专家看了药方之后,不理解为什么要用乌梅,其实乌梅敛肺防喘,先安未收邪之地,体现中医既病防变的思维。”

谭行华说,虽然新冠肺炎的患者大多有发热、干咳、咽痛、乏力这四个核心症状,但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所以在使用时,还要进行调整,比如病人高热,需加石膏、子母;胃口不好,则可加神曲、鸡内金等。

至今,“肺炎1号方”的组方并未公布。谭行华说,目前主要是担心一些人得知药方后,自己拿去做预防,其实这个药方比较寒凉,个别病人服用之后会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适合做预防之用。

“肺炎1号方”将作为病毒性肺炎的经典基础方

“对于轻症,‘肺炎1号方’的确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对重症病人就不合适。”谭行华说,“我们并不主张将‘肺炎1号方’使用重症上,重症中医病机比较复杂,我们也在不断积累经验。”

有趣的是,最近湖北也研制出“肺炎1号方”,记者把组方给谭行华过目,他说,“这个组方跟广东的‘肺炎1号’方完全不同,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湖北的气候和病人体质跟岭南不同,因此药方也会有所不同。中药跟西药不同,组成比较复杂,中药发挥疗效应该是一个综合作用的结果。

谭行华说,因为这一次暴发的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这个中药配方颗粒对轻证患者有疗效,它可以作为病毒性肺炎的基础治疗方,为呼吸道传染病的治疗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今后还需要不断完善,不断总结经验,让中药在对付疫病方面更加具有针对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