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团队从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

今天早上,在开展病毒溯源研究方面,钟南山院士团队专家、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金存教授团队联合广州海关首次从广州本地被感染的病例样本中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毒株,为进一步开展疫苗和药物研究打下基础。其后,该团队又从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近日,他们再次从新冠肺炎患者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这对公共卫生安全防控有重要的警示和指导意义。目前,相关课题组正在围绕病毒的致病机制和药物治疗靶点等开展研究。

钟南山团队从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


首先和大家复习一下,冠状病毒是什么?

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有囊膜加上单链的RNA病毒,自然界广泛存在。最先是1937年从鸡身上分离出来,直径约80~120nm,基因组全长约27-32kb,是目前已知RNA病毒中基因组最大的病毒。目前演技髹,冠状病毒仅仅感染脊椎动物,如人、鼠、猪、猫、犬、狼、鸡、牛、禽类。

钟南山团队从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

示意图

那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呢?

是我们目前发现的第7种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其余6种分别是HCoV-229E、HCoV-OC43、HCoV-NL63、HCoV-HKU1、SARS-CoV(引发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也就是我们2003年经历的非典)和MERS-CoV(引发中东呼吸综合征,死亡率非常之高)。

钟南山团队从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这对疫情防治有什么影响?

说明了病毒已经点亮所有的传播技能。

气溶胶、长潜伏期、耐寒耐热、体外长存活期、无症状感染、高传染低烈度、粪便、尿液……这可能是一款传播学上最完美的病毒!

建议继续测一下汗液的带毒量,看能否达到最低致病量。

钟南山团队从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

病毒的特性已经说明了其传播可以做到秘密渗透、无孔不入,普通的防治手段根本起不了作用,即便短期之内能压制下来,也不见得病毒不会卷土重来。当初的sars是病发之后才传染,而这次的病毒可以在很长的潜伏期内悄无声息的传播,并且从新加坡的情况来看,病毒的耐热耐寒性均良好,不能再寄希望于夏天的高温来消灭病毒。

众所周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建造的时候就做好了空气净化系统以及污水护理系统。但是一般的医疗场所和家庭场所所排出的尿液以及粪便是不经处理排到下水道。比如方舱医院,还有一些武汉高校改造的收治病例场所,都没有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而且管道方面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到隔离的一些因素。而且在排泄物流经下水管道的时候,会在一些管道口形成气溶胶,有人经过时候,很可能通这种方式让人神不知鬼不觉的被感染。所以这给我们提一个醒,尽管现在各地的确诊以及疑似病例数量都在下降,但是一旦某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就会前功尽弃,所以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

因此,疫情时期为切断病原体经排水系统传播的可能性,无论住户还是小区管理单位,关于排水规范、安全检查知识,你们必须要知道这些:

为防止病原体窜入室内

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水封”?

“水封”是为了防止排水管中气体窜入室内,在装置中有一定高度的水柱,将要隔离的两部分气体隔离开来的一种分隔方式。


钟南山团队从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

在建筑排水管道中,水封指的是设在卫生器具排水口下,用来抵抗排水管内气压差变化,防止排水管道系统中气体窜入室内的一定高度的水柱,通常用存水弯来实现。

钟南山团队从尿液中分离出新冠病毒

水封通常用存水弯来实施,设在卫生器具排水口下,常用的管式存水弯有P形和S形两种,存水弯的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

若水封高度太大:污水固体杂质易沉积在存水弯底部堵塞管道。

若水封高度太小:管内气体则容易克服水封的静水压力,进入室内。

面对疫情,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思考,关于疫情的报道最好是从正规途径发布出去的,不信谣、不传谣。对于疫情的防控,要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