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援鄂医务人员战“疫”实录:再累也得咬牙坚持下来

胶州26名援鄂医务人员一线战“疫”实录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当穿着防护服进入病房的那一刻,所有的紧张和恐惧都忘记了,仿佛又回到了我们医院呼吸科的病房,回到了自己的战场,那种感觉既熟悉又踏实,这可能就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归属感吧。”胶州中心医院援鄂队员李德霆说。

胶州援鄂医务人员战“疫”实录:再累也得咬牙坚持下来

身穿防护服的胶州中心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

2月9日,胶州中心医院第一批26名医护人员动身奔赴武汉,支援抗击疫情。截至2月22日,胶州的援鄂医疗队已经在抗疫一线战斗十多天。

到达武汉后,援鄂队员们马不停蹄地经过培训、部署,之后进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光谷院区,整建制地接管重症病房。

“再累也得咬牙坚持下来”

进入重症病房前,胶州中心医院援鄂队员们需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连续工作6个小时,这还不包括提前一小时的准备和结束工作后的两个小时交接整理。往往是结束工作换下防护服时,援鄂队员们全身都被汗水浸透,但大家好像都把这些当成了日常最简单不过的事情。

胶州援鄂医务人员战“疫”实录:再累也得咬牙坚持下来

长期佩戴防护口罩,脸上都被勒出痕迹,鼻子也被磨破了。

在与疫情鏖战中,胶州中心医院援鄂队员张宇因为穿着多层厚重的防护服作业连续作业,一度出现了憋气、缺氧的症状,同伴们让她提前出病区休息,但她缓了缓劲儿,又站在了救援一线。为了节省时间、方便穿戴防护装备,不少男队员剃了寸头、女队员们也剪断了长马尾,看着自己的新造型,队员们笑着说,“这样干活更方便,再说头发还能再长。”有的队员因为戴口罩时间太久,脸上勒出了印子、鼻子都磨去了皮,但是他们说“没关系,给患者治病要紧。”

“说不累是假的,但是既然选择了医生、护士这个职业,救死扶伤就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再累也得咬牙坚持下来。”胶州中心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刘艳丽说,一进病房,原先的紧张和恐惧就全忘了,心里只想着要治好大家。几天下来,大家没有一点松懈,越干越有劲。

“等我病好了,我要再去青岛看看”

尽管治疗工作累,但在湖北与病患和其他工作人员相处中的点点滴滴,让胶州中心医院的援鄂医疗队员们心里暖暖的。

“刚到武汉入住酒店时,酒店的管理和服务人员,最大限度地为我们提供服务和便利。在病房护理病人时,患者得知我们是从青岛来的,会用带着当地口音的’普通话’对我们一遍遍说谢谢,这让我们很感动。”刘艳丽说。

胶州援鄂医务人员战“疫”实录:再累也得咬牙坚持下来

累了,只能躺在沙发上休息一会。

臧佳佳是此次援鄂医疗队中的一名护士。两地方言不同,交流起来会有障碍,她准备了纸笔,弄不懂的时候就通过写字进行交流。“穿好防护服的我们全靠衣服上写的名字来辨认,有个病患大爷看到我衣服上写着’青岛’两个字,显得很激动。“臧佳佳说,老人曾到青岛旅游,一直夸青岛是个美丽的沿海城市。“老人听到我说这次来了很多青岛到医护人员帮忙,他双手合十,一直说着谢谢,还说有青岛医护人员的照顾,他相信自己很快就可以出院。”臧佳佳说,“老人跟我约好了,等病好了,他还要再去青岛看看。”

“每次进入病房,隔离治疗的病人们都非常贴心,生怕自己会感染我们,全程非常配合,而且等我们在病房忙完应该干的工作,他们就着急催着我们出去。”援鄂队员贾文晶说,这些令人感动的一幕幕场景,也成了她坚守疫情一线的无限力量。家乡人是坚强后盾,我们会早日凯旋

连日来,援鄂医疗队的信息牵动着家乡人民的心。“加油白衣天使,你们是青岛人的骄傲。”“你们的大无畏精神令人感动,有你们的守护,疫情一定会被打败。”“最美逆行者,向你们致敬,一定要平安归来。”“希望你们早日凯旋,平安归来,这是我们所有家乡人的心愿,你们是最棒的。”家乡人在网上的留言也成为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们的元气动力。

胶州中心医院援鄂医疗队副队长王淑贞表示,来武汉的这些日子,有院方领导、同事、家人的关心,“战友”们相互配合,工作、生活都顺利步入正轨。“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关心和鼓励,你们的祝福我们都收到了。刚开始穿防护服不是很适应,现在已经好多了,工作还是很顺利,各种护理工作比较得心应手,希望大家放心。”队员们也会不定时给家里人发回视频报平安。

“亲人们,不要为我们担心,我们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做好防护。等风雪过后、花开疫散,我们定会平安归来!”刘艳丽笑着说。

(记者 任晓萌 通讯员 孙海 庄笑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