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式步枪正面直射50米处带着头盔的人,头盔能防住子弹吗?

Space猎鹰


挡不住,95式可是正儿八经的步枪,而目前还没有哪款军用头盔能在这种距离上正面抗住步枪的正面射击,因为

军用头盔被设计出来的作用并不是真的用来抵挡直射子弹的,而是针对战场上那些不知道哪里飞过来的流弹,或者是炮弹飞溅时的破片,即使是一些新型复合材料防弹头盔,撑死了也就能抵挡一下手枪子弹,如果遇上了步枪弹的话,下场同样不会有多好!
▲QGF02防弹头盔介绍

上图是网络上对我国90年代研发的新一代军用芳纶防弹头盔的相关介绍,注意看图中我画红线的部分,即使是这种高强度合成纤维造成的新型头盔,也就能抵挡一下54式手枪在近距离糊脸时发射的子弹(即51式7.62mm标准手枪弹),射击距离为5米,弹速为420~450米/秒,垂直入射,但是,能在5米内能挡住手枪弹,并不代表50米内能挡住步枪弹,因为手枪弹的侵彻性性跟步枪弹完全没有可比性,为什么?首先,手枪弹的弹头形状通常为圆头或者平头,弹芯为铅质;而今天军用步枪弹的弹头基本上都是尖头的,弹芯为钢芯或者铅钢复合(老式军用步枪弹或者今天的民用步枪弹也有使用铅芯的),因此仅仅看侵彻性两者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下图分别是7.62mm手枪弹和5.8mm步枪弹:

▲51式7.62mm标准手枪弹

▲5.8mm步枪弹(95式步枪使用)

为什么说这个QGF02防弹头盔挡不住步枪弹?大家再注意看相关介绍里的一个名词:V50值。这个“V50值”的数值大小其实就是用来衡量头盔防弹性能的一个指标,下图是关于V50值的相关解释,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V50值就是所发射子弹的平均值,该值越大,则意味着头盔的防弹性能越好,反之,头盔的防弹性能就越差,

QGF02头盔的V50值只有630米/秒,所以在50米的距离上是明显挡不住95式步枪子弹的,因为95式步枪使用的5.8mm步枪弹的出膛速度在870~930米/秒之间(根据子弹类型不同,初速有所不同),即使是在50米的距离外,速度也不会衰减的太厉害,所以弹头速度的数值还是远大于该头盔的V50值,一旦被正面击中,那肯定是被击穿的!

▲V50值相关解释

最后再来看一下美军的PASGT单兵头盔,下图是有关该头盔的相关介绍,从图中我用红框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看到,

PASGT单兵头盔的V50值只有620,也是明显挡不住步枪子弹正面射击的,而且下面也提到了,5.56×45mm NATO子弹在300米的距离上仍然可以贯穿PASGT头盔,如果是换成威力比起5.56mm北约标准弹只强不弱的5.8mm子弹,在50米的距离上正面射击,那么后果就可想而知了,绝对不仅仅是击穿的问题,脑袋的下场不会比西瓜好多少!

▲美军PASGT头盔相关介绍

因此,不要想着靠所谓的头盔能在近距离正面抗击步枪子弹,没有用的,所谓的防弹头盔其实也就抵挡一下战场上的流弹、跳弹或者是远距离的炮弹碎片,面对近距离的步枪折射火力基本上不具备防护性,一旦被击中,那走的应该会很安详!


哨兵ZH


挡不住,头盔设计出来就不是用来对付近距离正面直射的子弹,尤其是步枪子弹,不管多强悍的头盔被95步枪在50米的距离内正面射击都会直接击穿。防弹头盔主要的作用其实就是在战场上防破片和流弹,就算是我们熟悉的吃鸡游戏中的三级头盔原型——俄罗斯的K63钛合金头盔也只能正面扛住7.62和9毫米手枪弹在5米距离的正面射击,而这种威力相比于步枪弹来说还是差的很远。



(俄罗斯特种部队使用的K63
头盔》)

衡量一个头盔的防弹能力,最主要看的就是V50值,而所谓的V50值就是使用一个质量为1.1克的斜边圆柱体在规定距离内以不同速度射击头盔,如果击穿和没有击穿各占一半时,这时候的子弹速度平均值就是头盔的V50值。我军装备的第一型制式头盔为防弹钢结构的GK80头盔,V50值为366米/秒,而我国的54式手枪子弹初速也达到了420米/秒,如果在5米以内射击,这种头盔连手枪子弹都挡不住。而美军制式的PASGT头盔V50值为609米,我军最新的QGF03芳纶材料头盔V50值为630米,95式步枪子弹初速为930米/秒,在飞行50米之后速度也依旧能达到800米/秒以上,所以击穿这些部队制式头盔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在实验中经常就是一穿两个洞,毫无悬念。

而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某些士兵头戴头盔挡住子弹的新闻,其实大部分挡住的都是流弹,也就是飞行弹道已经进入末端,超过了自身的有效射程,子弹存能严重不足,子弹飞行速度都是低于头盔本身V50值,这时候才可能发生头盔挡住步枪弹的奇迹,如果真的用95步枪对着射,目前世界上任何头盔都挡不住这致命一击。


军武吐槽君


步兵的防护和枪械的杀伤力一直都是在不停提高的,目前步兵所穿的防弹衣用的插板已经可以完美挡住7.62mm的穿甲弹,让穿戴者不受伤。但是步兵防护上面也有一个短板,就是头盔。因为人的颈椎承受能力有限,不能使用重量太大的头盔,所以现在头盔的防护能力有限。

一战二战的时候士兵使用的钢质头盔主要目的是用来防护战场上炮弹炸起来的各种石子,破片等等,并没有直接防住子弹的能力。现在虽然材料技术进步,但是受限重量,也只是防手枪,冲锋枪,步枪的很难,只有最新的一些或者是特种头盔在一定距离之外能够防住。

95式突击步枪采用钢芯弹,其穿透力本来就算比较强的,虽然还达不到专门的穿甲弹,但是比软铅弹要高了不少。目前我军自己装备的02式防弹头盔是完全无法阻挡95式步枪的穿透。

美国之前主流装备的ACH,MICH2000,FAST等防弹头盔防弹效果和我国的02式差不多,如果被95直接击中肯定是击穿了的,不过目前美军最新装备ECH头盔防弹能力比起之前提高了超过50%,能够阻挡一定距离以外的5.56小口径步枪直接射击,虽然95式步枪在50米这样的近距离肯定还是可以击穿,但是远一点到几百米就可能不行了。

ECH的防护提升对于单兵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经过多次战争数据统计,头部受伤是造成士兵死亡最主要部分。的现在我国还没有一款能达到ECH防护水平的头盔出现,相信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之下新头盔也不会远了。


楠竹一


95式自动步枪正面直射50米处戴头盔的人,目前公开报道的这种战斗还未有,那我就毫不客气的把日本鬼子当做假想敌来回答吧。

我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伙:在这种战斗情况下,鬼子来一个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

首先,95枪族的侵彻力不是闹着玩的

95式弹体重、弹药性能好、发射速度快、射击精度高,弹体初速930米/秒,战斗射速单发40发/分,连发100发/分,直射距离375米,有效射程400米。



试验表明:95式的5.8毫米枪弹,与北约通用的5.56毫米枪弹和俄式5.45毫米枪弹相比,在弹头重、枪口动能、400米动能、600米动能,以及等距离内的侵彻力和杀伤威力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在600米距离上,95式在贯穿2毫米厚的冷轧钢板后,还可继续贯穿14厘米厚的松木板,在300米距离上贯穿10毫米冷轧钢板的穿透率为100%,而美国的M4A1、法国的FAMAS、 奥地利的 AUG等国外同类枪械则相对逊色。

所以,在这么近的距离,用95式打中鬼子,他们是百分百被干掉。

其次,在这么近的距离打中头盔,鬼子不死也残了

上面讲的是理论数据,但在战斗环境中,这么近的距离即便侧面打到鬼子头盔上,基本上不死也残了。



其实头盔最大的作用就是预防枪支流弹、炮弹碎片的,这些弹片侧面击中头盔时,虽然不能洞穿,但是对士兵的冲击还是很大的,但不至于发生像网上传的那种“断脖”。

当然,如果95式在50米距离上侧面击中鬼子,那巨大的冲击震荡力,绝对够鬼子喝一壶的,至少迷迷糊糊十秒钟缓不过神来,此时,再来一颗流弹搞不好就把他洗白……

抱歉了大家,今天的回答贴了个鬼子的标签……

喜欢俺滴回答,就关注一个呗……👊👊


普了次法


我想大家都被绝地求生给误导了,现实世界里即使是三级头的原型,k6-3防弹头盔也不能抵抗步枪子弹的射击,更别说威力更加巨大的狙击枪子弹了!事实上,k6-3防弹头盔设计的初衷是抵挡五十米内手枪弹或者轻冲锋弹的射击,和游戏里差距很大是吧?而且就算你戴着"三级头"被手枪击中一枪,那也是脑震荡。

实际上,在战场上头盔的作用是防止各种流弹和受到炸弹冲击波加速的各种杂物。当然了,如果子弹射击过来的角度好或者子弹已经是强弩之末了,那头盔可能真的可以抵挡一下,当然了,那感觉还是不会好受,你可以试试戴个铁脸盆然后让别人用锤子用力敲一下的感觉,那感觉可能有点差不多。



故国有明月


这要看95式步枪使用的弹药与头盔的类型。

以95式步枪标配的DPQ87为例,在这个距离的穿深大约是10毫米均质钢等效,动能大约为1952焦耳,在这个数据面前,大多数头盔对垂直命中都无能为力。

但在在讨论头盔是否防护前,我想谈谈头盔的设计定位。早期头盔的设计定位是防护射入角不正的子弹与炮弹手榴弹破片,所以我们能看到很多早期钢盔都是圆溜溜的,显得很扁平,这是为了创造跳弹角度。这一防护定位也是很多人的思维定势。

但随着材料学的进步,科学家们有了更高远的目标。我们且先不论现代头盔带来的挂载效益,仅就其防弹能力的进步来分析,那些头盔防护住步枪射击。

俄罗斯K6-3头盔是最为人熟知了,俗称为“三级头”,此款头盔重达3.5公斤,材质为钛合金,能够正面防护步枪射击,这款头盔虽然没有解决重量问题,但在防护上可谓上飞跃性的进步,戴上这款头盔虽然行动不便,但能在枪林弹雨中保住性命。这也说明了现代头盔的设计理念正从部分防护过渡至全面防护。

俄罗斯K6-3头盔

头盔内部厚实的内衬

另一款值得称道的头盔则是英国SAS的一款特种头盔,此款头盔由凯夫拉制成,正面厚达7毫米,能防护步枪射击,并且防护面覆盖了整个面部,此外此款头盔还集成了GPS系统,目镜显示系统敌我识别系统与通风系统,这也向我们透露出一个信息——头盔未来不但是士兵防御系统的一部分,也会是单兵信息化终端的一部分。

造型科幻的特种头盔

还有人关注一个问题——头盔防护住了子弹,冲击波会不会致人死亡?网络流传的说法是,冲击力会造成头盔形变,将冲击力传导至头部,造成颅脑损伤乃至颈部骨折。

事实上,现代防弹头盔内部都有内衬,内衬的材料多为海绵等质地柔软的物质,能在磕碰与中弹时吸收冲击力,保护人的大脑,即使上老式钢盔,内部也有吊篮式内衬,避免人头与中弹时高速振动的头盔直接接触。

美军头盔内的可拆卸记忆海绵内衬,能完美贴合士兵头型。

关于脖子,很多人会觉得它很脆弱易断,但事实上,将人的颈部以后仰的方式折断上很难的,进化给予了人类一套以软骨-韧带-肌肉-软组织配合的复杂固定与缓冲系统,而且在战斗中,头盔中弹时人体并非固定不动。人体也会在中弹同时倒下吸收冲击力,并使得颈部很难位移到折断的角度。

当然,巨大的冲击力还是会给人体带来伤害,这也是我们看到某些战地视频中,士兵的头盔弹开子弹后,士兵倒地不起并痛苦异常的原因,但那往往是软组织受伤,而非是致命伤。

但是,战场瞬息万变,存在许多无法预料的变故,头盔防护只能不断进步,而无法达到万全。


兵器次元


谈到小口径步枪的穿透能力,人们就会想到国内的95式步枪的5.8mm步枪子弹,它的射击目标不是像被某些子弹强调于杀伤力,而是更着眼于穿透力。95式步枪一开始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打穿重型的防弹衣,而军用头盔的真正作用并不是在于抵御枪击,而是减少伤害,主要防流弹和低速弹片等,流弹和低速弹片等占了战场总伤亡的60%以上。95式步枪的子弹初速达到930m/s ,可以在一百米内打穿50px的A3钢板,而传统军用头盔是钢盔,目前除去钢盔外还有凯夫拉材料的头盔,但它也无法抵挡。50m的距离下,目前为止是没有军用头盔头盔能够抵挡住95式步枪的5.8mm子弹的。

目前为止,有的头盔是完全能够抵挡手枪的子弹。实验中92式手枪向距离5m处的QGF03式头盔进行射击,结果是头盔完全能够抵御。但如果用95式步枪进行射击,头盔抵挡不了子弹的射击,因此国际上还没有具有真正意义的防弹头盔。

网上有个视频,用95式步枪在15m处对国产防弹插板进行射击,结果是插板没有被穿透。现代科技不断提高,防护装备的材料越来越先进,在不久之后不排除出现真正意义的防弹头盔。另外美国正在研发的最新型的头盔达到了NIJ标准3A级防护,它完全能够抵御95式步枪在近距离条件下射击,另外它对整个头部进行了完全的防护能力。但是由于高等级的全方位的防护,造成了头盔其他方面的问题。


紫龙防务观察


首先,我们不能武断的认为头盔“一定无法接弹”,实际上头盔在战场环境中,一定几率能接下流弹和飞行状态不太好的子弹,通过缓冲防护、跳弹,最大限度挽救你的生命。只要距离不是很近,戴了头盔的人,与拿脑袋裸接的人是有区别的。

不过按95突击步枪的5.8mm弹药来看,50米理论上是够不成钢盔跳弹的,顶多算在鸡蛋壳外套了层龙眼皮,只要子弹射的够正,50米一枪对穿爆个大西瓜不在话下。

而且,5.8mm弹早年使用覆铜钢弹头,后来为了推进与5.8mm机枪弹的“双弹合一”,我国研发部门对弹药进行了调整,现有的10式通用弹,介于机枪弹与步枪弹之间,改掉了过去的覆铜钢弹头,采用了4.55克的全铜弹头,外形也变成了更利于减低空气阻力的“数字外形弹头弧面”。步机通用子弹,拿来打一50米的钢盔,不需要谈什么穿不穿的问题,应该关心的是进火葬场如何整容。



王司徒军武百科


崤山小虎第152条回答。

哥,如果你真想知道答案,欢迎你参加由小虎主持的《是真的吗?》大型求证科普节目。

小虎建议你去一趟国外的射击馆,只要花上50美元,再多点100美元也行,你立马就会知道答案的。

但,有三点建议,你务必牢记:

第一:你一定要躲在堑壕里。藏好,千万不要露头。(记住只有50米的距离)

第二:找个棍子,或者租个蜡像模特,给它戴上头盔(切记你不要带啊)。你趴在下面用劲抱紧模特的脚。


第三:找个枪法好的兄弟,单发、点射、长点射都给你试一试。

完了后,你看着被洞穿的不像样子的头盔,你会感谢我的,绝不小心求证,只管大胆胡说。我就是这么的助人为乐。

谢谢你参加小虎主持的大型求证节目。另外小虎个人劝告,下次遇到枪打头盔这种事情,赶紧跑吧,或者你也可以昏死过去,这样说不定还能活命。


哨兵小虎


放大来说,战争不是一件可以随便笑谈的事。因为在这里高谈阔论无异于纸上谈兵。真正的战争必须兵贵神速,在短时间给对方致命一致从而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你没有擒贼先擒王的本领,没有七擒七纵之术,没有引敌深入之法,没有疑兵之计,如何在沙场上骋弛。

何况,此一时,彼一时,随着核武类兵器的不断发明,杀伤威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拥核之国,倾刻可以摧毁他们想攻击的任何一个目标。战争是非常残酷的,不要没事做一些毫无意义的笑谈。何况,国之利器不可示敌,少谈论这些为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