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奄奄一息的赵国,为何还能把燕国打得无还手之力?

用户65996267


前251年,燕国试图趁赵国长平之战元气大伤的时机灭赵,结果,被对手轻松击败,连自己的都城都遭到围困,丢人丢到家了。

回顾这次战役,燕国君臣在此战中的失误、赵军名将在此战中的沉着,都值得我们借鉴!

老铁

燕、赵,是一对老铁。

早年齐国伐燕时,三晋就联合救燕,后来乐毅伐齐,赵国也积极参与;而在合纵抗秦的战争中,赵燕也曾多次并肩作战。这样的关系,在互相攻伐不休的战果时代,是十分难得的。


可是,到了燕王喜的时代,燕国就开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盘。

阴险的祝贺

长平之战后,赵国被秦国打得几乎亡国,赵国四处求援时,燕国老铁见死不救。到了赵国活下来后,燕王才派大臣前往慰问,赠五百金为赵王抬酒祝寿!两国算是消除误会。

朝堂之争

燕国使臣粟腹回国后,却表示:“赵国的成年人在长平之战都打光了,现在赵国境内全部都是小屁孩!咱们不能错过机遇呀”!


燕国自从牛逼哄哄的乐毅伐齐后,就没有出个风头了,此时遇到这样的机遇,燕王十分心动,于是,召集群臣商议。

乐间表示:“赵国在四战之地,一天到晚在打仗,民风尚武,不能打”!

可是,燕国君臣都认为:我们以五倍于敌的力量进攻赵国,没有道理打不过呀!整个朝堂只有大夫将渠支持乐间的意见。

少数服从多数,燕王决议伐赵。

片面的判断

诚然,长平之战中,赵军损失惨重,但却绝非毫无战力。


长平之战后的邯郸之战中,面对强秦,赵国军民齐心协力,取得了邯郸之战的胜利。

值得注意的是,邯郸之战的胜利,固然是在魏、楚盟友的支持下取胜的。但赵国军民却独立抵抗了秦军很长时间(自前259年10月邯郸之战打响,到前257年12月魏楚联军参战),给予秦军重创(先是五校阵亡,后是增兵后死伤过半,仍不能下)。

而此时,长平之战已经过去9年,赵国逐渐成年的能战之人只会比邯郸之战时更多!

燕王只看到了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的损失惨重,却没有详细勘察赵国此时的军力和民心,仅仅以使者一面之辞决议攻伐,是十分片面的!

奇葩的选将

燕国不是没有良将。

乐毅留下的乐家人,仍是名将。

乐间和乐乘就是良将。前256年,乐乘就曾经击败了秦国王齕军,而乐乘后来投赵后,又一度被委任取代廉颇,他当时的能力、威望可见一斑。

可是,大约由于乐间喋喋不休地反对。燕王以粟腹、卿秦为将,乐乘、乐间只做副将。

分兵

燕王伐赵,胃口很大,想一口吃掉赵国。

兵分三路,粟腹率东路军攻鄗,卿秦率西路军攻代,燕王自率中军,随时策应两路。


燕国固然有兵力优势,可是,把摊子扑得这么大,东、西两路军间隔巨大,让早已胡服骑射,具有机动力优势的赵军有机会各个击破。

良将的策略

久经战阵的廉颇,此时显示出了其老辣的军事眼光。

他建议赵王征掉国内十五岁以上的壮丁,定计先东后西,先击破东路军粟腹,再破卿秦。

廉颇的策略,可以充分发挥赵军的机动力优势,各个击破。

而先东后西的顺序也是很老辣的。

一方面,东路军对邯郸威胁最大,必须先行解除该方面的威胁。

同时,代地由于靠近匈奴,长期保持着较强的常备军,战力较强。即使东路作战一时不能取胜,代地的赵军也有能力与燕军相持。毕竟,本来是要打匈奴的部队,现在打燕国,自守应该是有把握的。

简单的套路,破东路军

燕东路军围攻鄗,廉颇前往救援。

胡服骑射后,赵军拥有了强大的机动优势,利于内线机动,各个击破。

粟腹见赵军援军来了,立刻下令副将乐乘继续守城,自己带军前往迎击赵军援军。

果然不出粟腹所料,赵军尽是小屁孩,一触即溃!粟腹喜出望外,下令全军追击,刷人头的时候到了!

燕军追得正起劲,突然遭到赵军伏击,名将廉颇亲自率军自后路杀出,燕军大败!

原来,廉颇利用燕军主将粟腹既不知兵,又轻视赵军的特点,定下了诱敌之计。


他将主力埋伏在隐蔽处,派少量部队前去诱敌。不成想,这么一个简单的套路,就干掉了粟腹!

粟腹充分发挥了草包将军的本色,此时慌乱无比,不通知正在围城的乐乘,自率军队败退到了宋子城!

廉颇可不是个容易放手的主,继续追击,猛追猛打,粟腹被俘,全军溃败!

而良将乐乘,此时才反应过来,得知主力被歼,后路被断。廉颇以书信安抚,乐乘本就不爽燕王不听自己的建议,于是率军投降。

东路军二十万,全军覆没!

冷静对待胜利,见好就收

击破东路军,招降乐乘后,廉颇合军西进。


乐间见乐乘投赵,也投赵。各军合击西路军。卿秦被俘,西路军也全军覆没。

本来坐镇中军的燕王见状,连忙撤退。赵军连续追击,直追五百里,到达燕国都城蓟。赵军即可开始围城,筑长围,决断其对外联系,燕都危急!燕王无奈求和。

此时,赵军虽然取胜,但却十分冷静。

赵国此时依然收到强秦的威胁,大军长期停留在北方十分危险!而且,以此时赵国的国力,即使能攻破燕都,也很难征服燕国全境。

因此,赵军见好就收,令燕国割地换相,胜利凯旋。

总论

战前,燕王只看到赵国长平之战的伤亡惨重,却没有看到赵国的实际战力尚存、良将尚在以及邯郸之战前后赵国上下一心的团结氛围。

长平之战后,平原君等安抚人心,赵国上下一度空前团结,同仇敌忔。

在用将上,又不放手使用乐乘这样已经证明过自己的良将,所任用的主将,多是庸才,被廉颇略施小计就被打败。

而他的进攻方略,又想一口吃掉赵国,把大军分布在两个彼此难以互相支持的战场,结果,原本强大的兵力优势大打折扣,给了赵军各个击破的良机。最终一败涂地,自取其辱。

而廉颇在此战中,充分把握了对手轻敌、无谋的弱点,诈败诱敌,快速击败对手。在取得胜利后,又充分发挥赵军的机动优势,果断追击,使燕军难以进行调整,一路退到都城,彻底扭转战局。在围困敌都后,又把握主要矛盾,见好就收。整个过程,可谓沉着冷静、收放自如。

历史,恰如陈年老酒,细细品味,回味无穷。

愿君如良将一般,保持冷静,收获胜利!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赵国在长平之战投入45万人,秦国投入60万人,战争结束时,赵国死伤25万人投降二十万人,秦国死伤35万人,剩余25万人!最后坑杀20万人,赵国才全军覆没!


可以看到,赵国的军队战斗力是极强的,比秦国的战斗力还要强,也就是说,秦国军队的伤亡比赵国惨重!整个战国后期,也就只有赵国打败过秦国,其他国家都没有过!上一次是赵括的爸爸赵奢打败秦军胡伤!赵奢因此被封为马服君!


可见赵国军队的战斗力是非常强的,何况还有后来的名将李牧和此时善于防守的名将廉颇!燕国的军队也就在乐毅在的时候雄起过一次,在后来燕昭王死后,换掉了乐毅将军,齐国田单复国,自此之后,燕国又再一次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军队战斗力也大幅下降,将领也是不行,赵国虽然战败仍然有留守的对战匈奴的军队和其他的本国的人民,加上燕国这次是趁火打劫,赵国的战斗力更是不得了,杀红眼!燕国哪里是赵国的对手!在廉颇的打几下大败!


而且即使在后来的秦国再一次发起要攻打邯郸的战争中,赵国也是自始至终防守的非常好,其他国家看到秦国好像也没有灭掉赵国,就再一次联合起来攻打秦军,也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秦国攻打邯郸的部队再一次被赵国和各国联合军队打败!


鹏程日志


话说秦赵长平大战,赵国四十万降卒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被白起坑杀,秦、赵原本旗鼓相当的局势,经此一战,国力衰微。这一战,加速了秦并天下的野心。

九月之后,秦昭王又发动了灭赵的又一场战争“邯郸之战”。面时杀气腾腾,气势汹汹的秦国大军,赵国危在旦息。平原君赵胜向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求援。魏无忌联合楚国击败了围困邯郸的秦国大军。疲弊之极的赵国,得到了暂时的喘息。
数年之后,平原君赵胜去世。廉颇接替赵胜出任相国。燕国派栗腹来与平原君吊丧,并送赵王五百金,约定为兄弟之盟。

栗腹本以为赵王会厚赠自己,没想到赵王只是如常礼回赠。这让栗腹非常不爽。回到燕国,时燕王喜说:“赵国经长平之败,强壮的人都死了,国中只剩老弱残幼。廉颇已老,加上平原君刚死,正是灭赵的天赐良机”燕王喜是个无脑的人,原本派栗腹出使赵国,是为了与赵结盟。这边送去金银,回头过来又听信了栗腹的鬼话。准备伐赵。他召昌国君乐闲来问伐赵之事。乐闲是战国名将乐毅之子。乐闲说:“赵国东邻燕国,西接秦土,南面与韩国、魏国交错,北面连着胡貊。四面受敌,其民习兵尚武,不可轻伐。


燕王说:“我以三倍的兵力去伐赵,怎么样?”

乐闲说:“不行”。燕王说:“那么以五倍的兵力可以了吧?”乐闲不再回答。燕王大怒,说道:“你阻挡寡人伐赵的目的,是因为你的父母祖宗的坟墓在赵国,所以不想让寡人攻赵”。一帮群臣附和吹捧下,燕王兴师,杀向赵国。

燕国大夫将渠听到燕王出师的消息,连忙赶来,对燕王说:“大王切勿被众言迷惑。这里刚刚与赵国结为兄弟,却因使者回报而伐赵。这样不信不义。出师必然无功”。燕王不理,刚要登车,将渠抱住燕王的腿哭泣道:“老臣之所以留住大王,是对大王的忠心。大王不听,燕国将有祸来了”。燕王火冒三丈,命人将将渠囚禁。

燕王兵分三路,浩浩荡荡,奔赵国而去……

赵王接到战报,召集群臣计议。老将军廉颇说:“燕王乘我丧亡兵败之际,兴不义之师来犯,我们把国中年满十五岁以上的人全部召集,举国上下同仇敌忾。栗腹乃贪婪无厌之辈,原无谋略之小人。乐闲、乐乘,本为乐毅之子,出于无奈前来,必不尽心。另一个庆秦,乃是无名之辈,老臣举荐一人,燕军立破”。
赵王忙问:“老将军举荐何人?”廉颇说:“老臣举荐之人,乃是雁门守将李牧,他可为将率军抗燕”。赵王以廉颇为大将,率兵五万迎敌栗腹。李牧为副将,率兵五万抵敌庆秦。

在廉颇与李牧的指挥下,赵国士兵英勇奋战,生擒燕军主将栗腹,副将庆秦为李牧斩首。而乐闲、乐乘果不出廉颇所料,率军投降赵国。廉颇、李牧乘胜追击,长驱直入,把燕王包围在中都。燕王无可奈何,只得向廉颇求和。

至此,燕王喜发动的不义之战,以惨败告终。


子衿书法


分为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军事原因。赵国虽被坑杀四十万青壮年,但北部的李牧骑兵军团丝毫没受影响,因为李牧军团常年驻守赵国北部边疆,是为防范匈奴人南下,而且这个精锐兵团主要是在武器质量、兵员素质、战马能力等方面都是百里挑一;

第二,战略战术原因。据《战国策》记载,燕王喜派相国栗腹为赵孝成王贺寿,栗腹回来向喜报告:赵民其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而后又问乐间,乐间道:不可战!但姬喜一意孤行,群臣也觉得可以伐,燕逐起两路大军,其中一支四十万大军由相国栗腹率领攻鄗,另一支由庆秦二十万大军攻代。赵以廉颇八万军挡栗腹,以乐乘五万挡庆秦,燕人大败。

第三,经济原因。赵国有邯郸平原,太原盆地等粮食主产区,而燕国可耕地却很少,经济决定政治,所以燕国会败,至少拖不起持久战。

总结以上三点我们还可以得知,当时燕国统治集团内部意见不统一,而赵国面临亡国之难全民思想统一;赵国处在四战之地,兵员骁勇善战,可谓全民皆兵,而燕处蛮荒之地,基本无甚战事,军备相对于赵国废驰一些;赵国是正义的,而燕国是邪恶的,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





北疆刀客


著名的长平之战一举打垮了赵国的脊梁骨,足足四十万的青壮年(虽然是账面数据,但实际上这个青壮年呢,确实损失极大,保守估计也得有十万之上)。赵国自此之后,青壮年的大量损失,直接造就了兵员素质的大规模下滑,以及国防力量的直接衰退,这种情况下的赵国,正是最为脆弱的时刻,当时的白起正在提议抓住这次机会一举攻灭赵国,但是秦王选择了拒绝。深层次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此时秦国的国力也遭到了大损伤,都需要修养。


那么赵国也就因此得到了一丝苟延残喘的机会,但是北边上的燕国却开始动歪心思了,燕国在战国七雄里面存在感一向薄弱,属于战五渣的类型,但偏偏还特别爱搞事,当年带头搞事情差点没把齐国搞掉,这也成了燕国的一个骄傲,虽然我燕国国力不佳,但是当年可是差点灭亡强齐。


总而言之,燕国打算乘者赵国刚刚元气大伤,搞一次乘虚而入,反正赵国距离自己实在是太近了,不打白不打啊(这次不抓住机会把平日里凶巴巴的赵国打个半死,燕国上下肯定后悔不已),所以燕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进攻正陷入全民痛苦的赵国。

按照燕国的想法,这种乘虚而入必然大有斩获,说不定能一举把赵国这个大国给一口吞掉也未可知,按如果这样的话,长平之战最大的收益者就该是燕国了,这种好事情想想就让燕国兴奋。可是后来现实发生的过程大大出乎了燕国的原本预料——燕国不但没能在赵国空虚的时候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反而被已经被秦国揍的半死的赵国摁在地上一顿暴打,几乎被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我们来看当时的具体的过程——燕国军队非常得意的宣称自己出兵六十万,然后自信无比的兵分两路,一路去攻打镐邑,一路去攻打代邑。


赵国得知后,义愤填膺,派出了老将廉颇、乐乘,赵国与燕国刚一交手,燕国就虚了,这哪里像什么虚弱的国家啊,打起来怎么这么不要命呢,本意是跑过来捡便宜的燕国军队一下子就被赵国给打崩了。

在代邑,乐乘活捉燕国大将,燕国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在镐邑,廉颇直接阵斩燕国大将,不但全歼燕国军队,而且还得寸进尺杀进了燕国本土,所到之处片甲不留,把一肚子火都撒在了一心一意想要讨便宜的燕国头上。



燕国直接接是像土鸡瓦狗一样被廉颇杀得鬼哭狼嚎,廉颇杀得人头滚滚之后还不过瘾,于是又开始在燕国境内攻城略地,势如破竹之下,居然一口气包围了燕国都城,燕王瑟瑟发抖,乞求廉颇放过,廉颇最后逼迫燕国国君签订城下之盟,明确割让燕国五城,廉颇才心满意足的离去了。

事情的发展为什么会变成这种情况呢?个人归纳了这么五条主要原因。


  • 第一条,赵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之后青壮年元气大伤,但还不至于全国上下都凑不齐一支军队,燕国虽然以逸待劳,但是面对曾经能够与秦国虎狼之势一战的赵国军队,那未免还是有点不够看。众所周知,赵国自打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之后,战斗力的增长水平有目共睹,而燕国的战斗水平自打齐国反推之后,则是有目共睹的一代不如一代,况且由于燕国所处地方人口本就不多,能凑的的军队数量实在有限,而赵国尽管遭受了大量青壮年的死亡,但是那些存活下来的老兵和孩子以及庞大的人口数量,会飞速的补充赵国能拉起来的军队。一正一负之下,赵国自然可以轻松压制住不怀好意的燕国。


  • 第二条,燕国与赵国领袖魄力差太多,燕国的统治者比起赵国的统治者就会发现,燕国的统治者很难出几个像点样子的君主。反倒是赵国这边,出一些贤明的君主的概率还算挺高的,一个诸侯国要是很难出一些比较靠谱的君主,那么会对这种诸侯国的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和不利的因素。

  • 第三条,燕国统治者选择的时机看似是在乘虚而入,实际上实在是在顶风作案,要知道,当时的赵国上下都因为长平之战而憋了一肚子的气,所谓的哀兵必胜的典故应该很多人都知道,对于这些个燕国军队乘虚而入的贼寇行为,必然会激发赵国士兵的血性,给燕国的进攻事业带来无穷的麻烦。带来麻烦也就算了,还会让燕国上下品尝到原本是给秦国虎狼之师准备好的防范准备,要知道,赵国可是曾经可以和秦国虎狼四六开的大国,这样的大国实力自然不能小觑,而且非要在人家憋了一肚子火,准备开大招的时候撞上去讨便宜,不输那是不现实的。


  • 第四条,当时赵国还有大将廉颇这种当时名将坐镇。在长平战败后,赵国深知主将重要性,重新重用廉颇。要知道廉颇这个人就算是虎狼秦国里面的人屠白起,都没有绝对把握可以正面击败,只能退而求其次,利用阴谋反间之计,让赵王临战换将,换成年轻气盛的赵括,这才敢堂堂正正的击溃赵军(就这种纸上谈兵的废物率领的赵军照样重创了秦国),燕国何德何能有可以堂堂正正的派遣军队击败廉颇这样的著名老将的自信和资本呢?只是跑过来触霉头罢了。

  • 第五条,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条,那就是双方的目的完全不一样,就可以拿猫捉老鼠的例子作比较,猫捉不到老鼠无非是少吃了一顿,因此捉不到也就捉不到吧,没什么丢人的,可是如果老鼠面对猫咪的虎视眈眈而选择游戏人生,不够搏命,那么,他付出的可就是死亡的代价了——相对的就是赵国当时的状态,如果不拿出搏命的态度,御敌于国门之外,试想一下,赵国在长平之战之后,短时间还禁得起一次两次的国内动荡吗?当然经不起了,所以,赵国在面对这种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爆发出来的搏命能力,自然要远胜于从一开始就只是打定主意占占便宜的燕国上下君臣。


而正是这以上五条原因,使得赵国躲避了一次最接近亡国的危机,让居心不良的燕国沦为了列国的笑料之余也警告了其他列国,杜绝了他国曾和燕国一样有过的不良用心。


夏目历史君


我们先看下这场战争,再详细分析。

燕王喜四年,燕王派国相栗腹和赵国签订友好盟约,还献上黄金五百镒为赵王祝酒。 估计栗腹看到赵国孤儿寡妇比较多,回国之后对燕王喜说:“赵国在长平惨败后,青壮年被秦国坑杀殆尽,孩子们还没长成,此时正是我们进攻赵国,夺取城池的好机会。我请求大王派兵出击。”

燕王喜就询问昌国君乐间:“你怎么看?”

乐间却给燕王喜泼了一盆冷水,说:“大王,不可,赵国地处四战之地,赵国百姓经常作战,军事经验丰富,不能进攻。”

燕王喜又问:“我们以多打少,两个人打一个呢?”

乐间回答:“不可以。”

燕王喜又问:“我们五个人打他一个呢?”

乐间回答:“还是不可以。”

燕王喜询问众臣,众臣都认为可以进攻,燕王喜真的喜了,派出两千辆兵车,栗腹率领一路攻打鄗,卿秦率领一路攻打代。

这时,大夫将渠阻止说:“我们和赵国签订盟约,还用五百镒为赵王祝酒,使者一回来,我们就去进攻他,如此背信弃义,我们是不会成功的。”

燕王不听,亲率侧翼部队出发,将渠拉住燕王衣服,哭着说:“大王不要前去,我是为了大王啊!”燕王大怒,一脚将将渠踢开,率军出发。

赵王听到消息,即愤怒又好笑,没想到燕王喜胆挺肥的,打秦国我打不过,打你还不是小菜一碟,廉颇,你教训教训他。


廉颇领令,率军出击,三下五除二就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俘虏卿秦、乐间,燕军溃退,为了让燕国长点记性,赵军一路追杀五百里,包围了燕国的都城。

燕王喜这才知道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赶紧献出五座城池求饶,赵王觉得燕王喜认错态度挺好,下令廉颇撤军,封廉颇为信平君并代理相国。

由此看来燕国和赵国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我们从以下四方面比较一下:


1、士兵:赵国方面,赵国常年对外作战,士兵经验丰富;燕国方面,燕国战事相对较少,士兵经验不足。

2、将领:赵国方面,赵国名将众多,别说还有李牧,单单一个廉颇就把燕国打的落花流水;燕国方面,燕国有啥名将啊?就栗腹这样的?……

3、道义:赵国方面,赵国自卫反击,名正言顺;燕国方面,燕国刚和赵国签了盟约,墨迹未干就背信弃义,在背后捅刀子,简直是不信不义。

4、脑子:赵国方面,赵孝成王脑子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在这场战役中他不需要用脑子;燕国方面,燕王喜利令智昏,手下有明白人劝阻,他却听不进去,不仅之前送的黄金五百镒打了水漂,还损失了五座城池。

燕国和赵国对比,士兵比不过,将领比不过,道义比不过,脑子也比不过,自然是被赵国吊打的份。(谢谢“品尝”,欢迎关注,史料来源于《史记》等、图片来源于网络。)


探索真历史


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一年的时间又经历了邯郸之战,在这两场战争中,赵国元气大伤,轻壮几乎一空,赵国岌岌可危,但在这种时候,赵国仍然将图谋不轨的燕国打的满地找牙。

战争过程

邯郸之战结束五年后赵孝成王过寿,燕国派出丞相栗腹前来祝贺,实际上是来打探赵国虚实,毕竟赵国虚弱,不止燕国,大家都想咬一口。栗腹回国后,向燕王喜说赵国虚弱,国中几乎都是半大孩子,可以攻打,燕国朝堂一片赞同之声,除了乐间反对,但被燕王无视,燕国发兵六十万攻打赵国。

燕国军队分为两路,一路由丞相栗腹带领,攻打镐邑,一路由燕国将军卿秦带领攻打代邑。赵国派出了廉颇、乐乘组合,廉颇守镐邑,乐乘守代邑,就这样两方对上了,战争形势最先在代邑发生改变,乐乘击败并俘虏卿秦,紧接着廉颇就在镐邑打败并杀了栗腹,廉颇乘势进兵,包围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五城赵军才作罢退走。

作战意识不同

对于赵燕两国来说,双方对于此次战争的态度不同,赵国作为一次卫国战,而燕国是当做一次痛打落水狗的机会,而态度的不同对战争双方的意志也有着重大影响。

赵国自长平之战失败后,全国上下陷入一片悲痛之中,毕竟长平之战失去的四十万几乎涉及到赵国全国的每一户家庭,所以当秦军再度攻击邯郸城时,赵国虽然此时国力衰微,但全国百姓众志成城,反秦意志极其坚决,最终才能坚守邯郸城,等来了魏、楚两国的援军。当燕国来袭时,赵国明白这是燕国趁人之危,邯郸之战刚刚过去不久,赵国上下坚定一战的情形刚去不远,对于燕国的侵略,赵国自然会坚定意志,奋勇杀敌。

燕国对于此次战争的态度并不坚决,可以说只是想趁着赵国虚弱捞上一笔。燕国朝堂上定议攻赵时,燕国就有不同声音。在战争过程中,燕军在代邑失败,廉颇偷袭栗腹,虽然栗腹稳住了阵脚,但燕军内部还是不很稳定,以至于栗腹谋划好了攻击方案却被叛徒出卖,廉颇将计就计,诱敌深入,一举杀了栗腹。

主帅的能力不足

燕国的丞相栗腹其实并不是一个草包,他少年时曾经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学习,和赵国最后的名将庞暖是朋友,他还曾经辅佐燕王打败胡人,拓地千里。

栗腹在和赵国的战争中,栗腹一开始也并没有什么重大失误,但他的队友卿秦在对上乐乘却是个猪队友。卿秦兵败被俘,燕军士气受到打击,当天夜里廉颇就突袭燕军,栗腹带兵撤退,收拢残兵后和廉颇连战三次,竟然士气大振,这其中固然有赵军军力下降,战斗力已经大不如之前的原因,毕竟曾经的赵军能够和秦军作战不落下风,但栗腹的才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栗腹有才华,但是他对比身为战国四大将的廉颇又差得远。廉颇最擅防守,栗腹攻不下廉颇,在队友兵败后,自己军心大乱之时被廉颇找准机会打败,虽然后来收拢了败兵,有了谋划,但还是被久经战事的廉颇轻松拿下。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也能击败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狮子,况且燕军还不是狮子。

战争开始前燕国对于此次战争的意识就不足,燕国只是觉得赵国国中兵力不足,有机可乘,准备并不充分,赵国在经历过邯郸之战后基本人人都经历过战火洗礼不能小瞧,燕国虽然有人看出问题,但无奈燕王不听。到了真正面对赵军的时候,栗腹卿秦又根本不是廉颇乐乘的对手,所以燕国才会在赵国虚弱之时进攻却仍然落得个惨败的下场。


天天故史汇


“长平之战”,大家是不是很熟?关于长平之战赵括“纸上谈兵”的典故,打小我们就学习过,那时候仅仅是听个故事、感叹一下白起的牛B,赵括的书生气质。可现在再回过头去再想想,毛骨悚然!作为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一次歼灭战,白起一夜坑杀四十多万赵军,这是何等的心性和心理素质!再者,如此规模的战争,在经济还不发达、道路也不通畅的2000多年前,国家动员能力、后勤保障能力就已经一流了吗?即使是很多史书、历史学家给出了一些解释,我感觉还是很不可思议、感到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为我们古人的牛B点赞!

言归正传。

根据《战国策》、《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251年,长平之战后九年,燕王派遣大臣栗腹和赵国订立盟约。栗腹回国后,表示看到赵国的主力在长平之战、邯郸之战中损失殆尽了,燕王大喜,决定对赵国趁火打劫(由此看出,盟约得有多不靠谱!),派栗腹带军攻赵,赵国启用名将廉颇率兵抵御,栗腹遭斩,廉颇趁势包围了燕国的都城。燕国派任命将渠割五城求和,赵国听了将渠的调处,解除了对燕国的包围。

赵国为什么还能把燕国打得无还手之力?那是因为长平之战后赵弱,是相对秦国而言;至于燕国,跟赵国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为什么这么说?

一、优秀将领之间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赵国有廉颇、庞煖、李牧三位名将,燕国自乐毅之后再无名将。

各位来看,战国四大名将的两位廉颇、李牧都在赵国(另外两位是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够牛吧?廉颇是谁?对,没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将相和、负荆请罪、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典故的主角,军事统帅力没得说,如果不是赵王中了离间计由纸上谈兵的赵括撤换了廉颇,长平之战的结局还很难料、中国历史可能由此改写!可惜后来被小人离间,逃至魏国,在魏不得志又跑到楚国,客死他乡。李牧是谁?李牧是战国末期各国中最杰出的军事将领,是比肩白起的伟大存在。他一生战功无数,无论是早期抗击匈奴,还是后期回朝抗秦,都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可惜最后还是被小人害死。庞煖虽然没有上两位名气大,但也是一个牛人:赵武灵王时期就被重用的四朝元老,廉颇出走魏国后,挑起了赵国军事大梁,他死后,才轮到李牧走上了名将的历史舞台。这三位,都为长平之战后赵国的短暂中兴立下汗马功劳、做出了重要贡献。反观燕国,兵弱将寡,攻赵铩羽而归,典型的“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二、赵国的军事强国底蕴仍在,越挫越勇。

这要从“胡服骑射”说起。自赵国一代雄主赵武灵王不顾外界反对和嘲笑走上了“胡服骑射”道路开始,赵国就开启了强国的开挂生涯,一跃成为当时的顶尖军事大国,成为了六国中敢和秦国正面硬干的国家,此时的赵国到达了巅峰期。即使长平之战赵国损失惨重奄奄一息,第二年又经历了邯郸大战,遭受了巨大损失,但赵国军民“哀兵必胜”扛过了这一劫(也有盟友的支援),反而使军民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激发了赵国军民的士气、将士之间更加团结,“瘦死骆驼比马大”!这个时候燕国攻赵,焉能不败。只能说:“没有最弱,只有更弱!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形容的就是燕国。

有优秀的军事将领指挥,军人战斗力远胜于燕国的赵国,即使经历了长平之战、邯郸大战的重大挫折后,打败燕国没商量。不仅如此,李牧还在后来的战争中重创秦军,不得不说赵国的军事实力确实不错!


壮哉中华民族


战国末年,群雄逐鹿中原,秦赵两国大战于长平,赵国因纸上谈兵的将军赵括指挥不力,惨败于长平,赵军被秦将白起坑杀四十万余人。

两国北方都是少数民族,有时还要联合作战。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君赵孝成王在邯郸为自己办了个生日宴,当时的燕国国君派宰相前往燕国贺寿。宰相至赵国都城后,发现赵国长平之战后确实国力不如从前,国内大多只剩下老弱病残,宴会后立即回到燕国,向燕王喜汇报了自己的结论。燕王听了宰相的汇报之后,大喜,燕国位于中原版图的东北方,也就有赵国和齐国两个邻国,战事并不多,而燕国也乐得安逸,虽然国土并不肥沃,但也算是韬光养晦。如今燕王发现赵国衰弱有利可图,贪图利益的燕王喜如何能放过。

当初由燕国投奔赵国的大将乐毅的儿子乐间因为比较熟悉赵国,被喜召见,乐间以赵国人骁勇善战为由反对对赵战争,燕王嗤笑乐间胆子小,说:“我燕国出动于赵国两倍的兵力,何愁不胜?”乐间毫不犹豫表示反对,燕王又说:“那我出动多于赵军五倍的军队!”,乐间还是表示反对。利令智昏的燕王不听乐间的意见,转而询问其余大臣,大臣们也都是一丘之貉,纷纷表示赞同。于是燕王大喜,立即出兵攻打赵国。

燕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栗腹率领的四十万燕军,一路由庆秦率领二十万燕军合力伐赵。赵王得知此消息,心急如焚,重新启用大将廉颇,令其与将军乐乘分兵抗敌。在面对数倍于己的燕军,赵将廉颇运筹帷幄,与乐乘相互配合,大败燕军,并且击毙燕将栗腹,俘虏庆秦。燕王喜听闻燕军大败,顿时就慌了神。而此时廉颇不愧为战国名将,他带领赵军一路追击燕军,居然一路到了燕国都城并且包围。此时的燕王喜总算醒悟了,心急如焚的他也不顾屈辱,最终派使者出城求和。

其原因不在乎以下几点:

赵国人四面八方都有邻国,西有秦国,北有狄戎,东有燕国,南有魏国,赵国四面都是敌人,长期如此也就养成了尚武好战的民风,加上胡服骑射之后,赵军战斗力再一次提升,足以于秦军虎狼之师分庭抗礼,而燕国地处东北,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平时并无什么战事,久而久之,燕国军队战斗力逐渐下降,史料记载,在少有的燕国对外战争中,鲜有胜绩。所以两国对比,双方战斗力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一个军队的战斗力,并不仅仅依靠士兵的匹夫之勇,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一个出色的指挥官,燕赵之战,赵王重新任用廉颇为将与乐乘相辅相成,而燕国派出的是狂妄自大的宰相栗腹,廉颇为何人想必大家都应该了解,战国中无数将星闪耀,廉颇算是其中一个,其用兵之道堪称无双,所以栗腹兵败乃至被杀都属于正常。


窑峰禾口王


鄗代之战是在长平之战九年后才开打的,当时赵国实力有所恢复,并非奄奄一息。或者换句话说,赵国打不赢秦国,打燕国还是绰绰有余的。

一、背景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邯郸城内无人不戴孝。但是赵国没有向秦国妥协,为了应对秦国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攻打邯郸),赵国整军备战,动员所有人力参军,准备与秦军决一死战。

公元前259年,秦昭襄王以赵国拒绝割地为借口,发兵五十万攻赵,邯郸之战爆发。

此战打了一年,秦军死伤惨重,赵军也死伤惨重,但是秦军没拿下邯郸,反被魏、楚联军抄了后路,全军崩溃。赵军趁秦军崩盘之际,也收复了一些失地。

由此可见,赵国自长平之战后,虽然昔日荣光不在,元气大伤,但是谁要敢欺负它,它就敢跟谁玩命。其动员能力是杠杠的。

这是赵国,再说燕国。其实,当时燕国的情况也没比赵国好哪去。

燕国最牛掰的时候,是带着五国伐齐,差点灭了田齐。但是由于燕昭王在灭齐的关键阶段病死,新继位的燕惠王又跟燕军统帅乐毅的关系不好。因此,燕惠王便挤走乐毅,改换毫无军事才能的骑劫为统帅。

其后,齐国反攻,以火牛阵大败燕军,骑劫为齐军所杀,燕军望风而逃,齐军很快就收复了失陷的所有城池,趁势复国。

燕军此次大败后,元气大伤,其实也没有什么实力了。(最关键的是燕国没有名将,燕惠王挤走乐毅,让燕国声誉扫地。最搞笑的是,乐毅流亡后,还是赵国收留了他)



二、战争起因

公元前259年,即邯郸之战当年,燕国趁赵国专心对付秦国,无暇北顾之际,诱使赵北部的武垣令傅豹、王容、苏射率其众投入燕国。赵国虽然没有因此事跟燕国翻脸,但是赵人对燕国的仇恨种子算是埋下了。

八年后(公元前251年),秦昭王去世,燕王派国相栗腹和赵国订立友好盟约,并送上五百镒黄金给赵王置酒祝寿。

栗腹在赵国期间,刺探情报,回国后就跟燕王说:“赵国青壮年在长平之战均被秦将白起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妇,无力再战,乘此良机攻赵必胜。”

燕王和燕国的众卿大夫没去过赵国,也不知道赵国的基本情况。听了栗腹的话,便想当然的认为赵国好欺负,可以一战灭之。

当时,乐毅的儿子乐间反对。他认为赵国连年与秦作战,百姓骁勇,若兴兵攻赵,燕军一定会败。潜台词就是——不要挑战赵国的战争潜力。

燕王见乐间反对,便问乐间,要多少兵力才能伐赵?乐间不说话,意思就是多少兵力都不能伐赵。燕王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外加燕国群臣都认为可行,于是他拍板了这次对赵国的军事行动。发兵六十万,战车两千乘,以国相栗腹为将,进攻赵国。


三、战争过程

燕军攻入赵国境内后,兵分两路,一路由栗腹率领,以四十万大军进攻鄗城;另一支由卿秦率领,以二十万大军进攻代郡。

面对气势汹汹的燕军,赵国群情激奋,集结了25万大军,由廉颇为帅,率军应战。廉颇分析燕军的来势后,认为燕军虽然人多势众,但骄傲轻敌,加之长途跋涉,必然人马困乏,遂决定采用各个击破的方略。令乐乘率军五万坚守代,吸引攻代的燕军不能南下援助。而他自己则自率20万主力迎击燕军主力于鄗。

当赵军和燕军交上手后,立马让燕军知道了马王爷有几条腿,打的燕军抱头鼠窜,斩杀其主将栗腹。

攻代的燕军闻听攻鄗军大败,主帅被杀,军心动摇,瞬间失去战斗力。乐乘率赵军趁机发起攻击,迅速取胜,俘卿秦。



两路燕军皆败退后,赵军发动反击。当时燕王还率领了一支偏军,在燕赵的国界线附近随军督战。他听闻前线大败,赵军反击,遂掉头就跑,逃回了国都蓟城。

廉颇在率军追击的过程中,听说燕王居然在前面逃命,就率军在后面猛追,一连追杀了五百多里,直接杀到了燕都蓟城下,并把蓟城给围了。燕王害怕的要死,就提出割让五座城邑求和,赵军当时没有能力破城,便撤军退围。

此战后,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假相国。燕国的乐间由于愤恨燕王不听自己的劝谏,因而向赵国投降,也成为赵国的一代名将。


四、胜负因素

第一、燕赵鄗代之战是在长平之战九年后才开打的,当时赵国虽然持续的高强度战争导致大量青壮战死,但是赵国的动员能力毕竟强,经过几年恢复,也积攒了一些实力,并非处于亡国之际。

第二、赵国常年与秦军交战,老百姓都有很好的战争素养,即便是小孩子,那也比没跟秦军交过手的羸弱燕军强上不少。

第三、燕国出师无名,激怒赵军。鄗代之战前夕,燕国刚刚跟赵国结好,还派国相栗腹到赵国祝贺。这先结好又动兵,毫无信义可言的行为,明显会激怒赵人。

第四、燕军骄兵必败。出征前,燕国群臣都认为赵国虚弱,支持伐燕,燕王更是率军在前线督战。并且燕军规模又高达六十万,占据兵力优势。这样一来,燕军从将到兵,从上到下难免产生一种骄纵轻敌的情绪,这对燕军而言当然也是一种不利因素。



五、后续

鄗代之战后,赵国认为燕国羸弱,便屡屡欺负燕国。如名将李牧就曾攻燕,夺取燕国的武遂和方城。

燕国被打的急眼了,就决心反击。当时廉颇就被赵王逼走,投奔魏国,燕王认为赵国没有廉颇了,应该会不堪一击,便典齐兵马向赵国发动反击。

结果燕军统帅剧辛轻敌,率军冒进,被赵军统帅庞煖击败,剧辛被俘杀,燕军损失二万多人马。

公元前236年,秦攻赵,赵军不敌,赵王遂决定从燕国身上把损失找回来。此战,赵军打得燕军再次丢盔弃甲,连取狸、阳城,燕国被迫割地求和。

不过,赵国打燕国虽然取得了一些战绩,但就大形势而言,燕赵内耗,其实便宜的对象只是秦国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