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和朱祁钰,令人唏嘘的人生变奏曲

一个生来便是尊贵的嫡长子,被立太子幼年登基,一心仿效太祖威震蛮夷,却不料兵败被俘后还成了威胁帝国的人质。

一个生来地位谦卑,能被皇室承认血统,做个闲散王爷已是心满意足,却不料不省心的哥哥一朝折腾被俘,危难关头被立为皇帝顶缸。

本来各就各位,君臣有道、兄友弟恭,土木堡之后,命运转向了当事人未知的方向。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和朱祁钰,令人唏嘘的人生变奏曲

朱祁镇和朱祁钰剧照

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朱祁镇率五十万大军,亲征瓦剌失败被俘,随后瓦剌胁迫朱祁镇为人质,在明朝各守城以皇帝命令为名,领守城将领开城投降。

明帝国陷入僵局,对外瓦剌劫持皇帝时时威胁,对内太子尚且年幼,部分官员谏言南迁,部分官员主张武力对敌。

皇室掌舵人孙太后,与臣属召开会议,最后立朱祁钰为帝,以于谦为首的主战派开启了京师保卫战。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和朱祁钰,令人唏嘘的人生变奏曲

孙太后剧照

在这里不得不说,当国家首脑被胁迫,作为人质威胁国家的时候,明王朝做出了正确的应对方法。
首先,重新立帝,证明国家还有人能主持大局,以至于后来瓦剌觉得捉到的皇帝没有了威胁性;再者,面对威胁,即便表面可有虚以为蛇的妥协,但是永远不要放弃武力,强大的武力是一个国家的底气;最后,是以大局为重的选择,孙太后是为了国家选择了舍弃儿子,明帝国上下最后是为了帝国的长久稳定舍弃了他们的帝王,这里面有太多的艰辛和忍辱负重!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和朱祁钰,令人唏嘘的人生变奏曲

朱祁镇剧照

人质朱祁镇

明朝皇帝作为俘虏被瓦剌抓了回去,瓦剌太师也先也有些头疼。杀的话,可能彻底刺激到明朝,放,更是不可能,于是只好带着这个人质跑到各个守城去索要财物。

国不可一日无君,明朝的态度很刚,立马重新立了个新皇帝,旧的,就如同作废的支票,仿佛没什么价值了。

做了人质的朱祁镇,一时成了烫手的山芋,他一方面懊悔陷国家和自己与泥潭,一方面得到另立新帝的消息却既欣慰又失落。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和朱祁钰,令人唏嘘的人生变奏曲

剧照

明朝的强硬态度,让瓦剌一时不知怎么应对才能沾到点便宜,在朱祁镇被俘期间,瓦剌曾提出和亲,要将自己的妹妹嫁给朱祁镇,以此建立姻亲捞点好处,可是朱祁镇拒绝了。

吃了明军苦头的瓦剌,再也不想留着这个没什么用处的皇帝,只想脱手。终于在一年之后,与明军的一次会面中,明军接手了这个烫手的人质,瓦剌终于把明帝国的太上皇还了回去,自己是轻松了,可是对明帝国而言,不啻为又一个巨变。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八月,太上皇朱祁镇被接回京,等待他的是长达七年的软禁生涯。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和朱祁钰,令人唏嘘的人生变奏曲

朱祁钰剧照

不平朱祁钰

他本是安守本分的王爷,在他成长的路途中,也从没有任何人给他灌输为君之道的理念,毫无准备、战战兢兢,在帝国飘摇之际,被推上了皇帝的位置。

或许正是因为他自知在治国之道上有所欠缺,相比于他有些狂妄自大的兄长,他更愿意放权,让能者发挥自己的作用,于谦是他选对的人之一。

与瓦剌博弈的一年中,他胜了,却也带着心底的忐忑不安,习惯了皇帝这个位置带来的无上权力,那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他也是。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和朱祁钰,令人唏嘘的人生变奏曲

于谦剧照

于是在接回朱祁镇的问题上,他消极抵抗,最终接了回来即对其进行了软禁。

在立储问题上,他废除了之前所立的太子——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可惜的是朱见济被立为太子后一年便夭折。

朱见济的夭折,更像是宿命在告诉他,他为了私欲做了错误的选择,一方面被权力的欲望支配,一方面又被心底的愧疚折磨,煎熬之下壮年的朱祁钰重病垂危。

景泰八年(1457年),重病中的朱祁钰听到上朝的钟声,得到太上皇登基的消息时,只说着:“是哥哥,挺好。”或许那一刻,他终能减轻了心里的愧疚。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和朱祁钰,令人唏嘘的人生变奏曲

朱祁钰画像

在朝不保夕中经历了七年软禁生涯的朱祁镇,夺回皇位后,尤其显得杀伐决断,他果断地处决了拥护朱祁钰的臣子,以于谦为首的一系列大臣因此获罪,奖赏提拔拥立自己的臣子,加强对权力的掌控。

对于窃取自己帝位霸占八年之久的朱祁钰,明英宗朱祁镇更为愤愤不平,在朱祁钰死后,废其帝位,只以亲王之礼下葬,并毫不掩饰地赐谥号为“戾”。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和朱祁钰,令人唏嘘的人生变奏曲

朱祁镇画像

明代宗朱祁钰,在国事上是颇为人称赞的,``萃涣倾否, 外攘内修”,可他对于权力的私欲,为当时朝廷上下所诟病,以至于下场凄惨。

明英宗朱祁镇,经历了八年磨难重登帝位后,确实在国事上更为用心任用贤臣,对宣宗废后胡氏追封,释放建庶人,以及废除宫妃殉葬制都显示了其仁慈的一面。可是复辟初期打击异党,尤其在处死于谦之事上,也为帝国埋下了隐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