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日记|“阿姨,您的这份情无价”

前几天,北大医院急诊科来了一位特殊的阿姨。见到急诊科张建霞科护士长后,她掏出刚从银行取出的三万块钱现金,硬塞进了张老师的手里。张老师再三劝其拿回,却怎么都拗不过这位“固执”的阿姨,这位“固执”的阿姨就是北大医院急诊监护室护士、正奋战在武汉前线的第三批国家医疗队队员吴凡的妈妈。大家也许并不知道,半个月前吴凡在奔赴武汉时并没有告诉妈妈她的决定。

阿姨拉着张老师的手说:“孩子没告诉我她要去武汉,我是从她朋友圈看到的,这孩子就是怕我们担心。我们在家也帮不上忙,别给孩子添乱就成了。这是三万块钱,你们务必收下,给孩子的同事们买点需要的,急诊的孩子们都是好样的!”说完这些话,阿姨就离开了急诊科。

急诊科的同事们给远在武汉的吴凡发去了信息:凡凡,这三万块钱咱家里人先收下了,替你保管着,等你回来,带上这三万块钱和我们最深的敬意,去替我们好好拥抱下这位“固执”的阿姨,说上一句“妈,谢谢您,我平安回来了!”。

后记:在前线,北大医院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们此刻正在与疫魔抗争,为患者构建生命的防线;在后方,队员的家人和亲友们都在心系武汉,给前线的家人鼓励期待早日平安凯旋。无论在前线还是在后方,他们都是北大医院“最可爱的人”。在此,也向所有“在后方”的家人亲友们表达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摘录部分前线护士的家人发往前线的问候:

第三批国家医疗队队员 北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杨祎的父亲:

医护日记|“阿姨,您的这份情无价”

第三批国家医疗队队员 北大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陈斯雯的家人:

医护日记|“阿姨,您的这份情无价”

第一批国家医疗队队员 北大医院感染疾病科护士张慧的女儿:

医护日记|“阿姨,您的这份情无价”

第三批国家医疗队队员 北大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陈曦的儿子:

医护日记|“阿姨,您的这份情无价”

第三批国家医疗队队员 北大医院麻醉恢复室护士于坤的朋友:

医护日记|“阿姨,您的这份情无价”

第三批国家医疗队队员 北大医院急诊科护士申蕊的妈妈:

女儿,这么多年我虽然从来没有在你面前夸奖过你,其实在妈妈心里你一直都是最棒的。我每天关注疫情的通报,当得知确诊病例增加时心里不安,当看到患者痊愈出院人数增加而高兴,因为你们的努力付出没有白费,期待每天你在微信里给我报个平安。蕊,还记得你那天说:“这辈子也赶不上几次,能做这么伟大的事情了。虽然也很怕,但是总归要有人去的,还是我去比较好。”在武汉工作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只有保护好自己你才有资本、有机会去救治别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北大医院护理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