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农村住宅,用来作为战争、灾难和动乱时的避难处,有意义吗?

雨露雪雾霾


面对今年突发的肺炎疫情,作为一个现在在农村老家种地的新农人来说,对于题主的这样一个说法表示同意。我就跟大家谈谈我们农村在面对此次疫情的日常生活吧!

首先来说由于是在春节的时候,咱们农村过年的氛围或者说年味还是比较浓的。大家进入腊月的时候就开始买菜,割肉和买鸡,鸭,鱼肉等等,包括用自己家种植的小麦打100多斤的面粉。可以说对过年的重视程度要远远大于城里,并且准备的吃的喝的最少能够保证十天半个月不出家门是没有问题的。最为重要的是咱们农村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一个小菜园。

我想这就是大家觉得在战争,灾难和动乱的时候咱们农村是最好的避难所的原因。民以食为天,种地主要种的还是粮食作物,虽然说现在咱们农村家里每年存的粮食都比较少,但是最少也能存能够满足一家老小一年的口粮。

就那我这几年种地来说吧,每年都会在麦囤里囤上1200多斤小麦,可能是自己是80后的原因,我们家是三个男孩子小时候基本上没有一年到头都能够吃上白面馒头的。特别是在冬季的时候都不干重活了,妈妈每隔3-4天都会煮上一大锅的红薯,胡萝卜,贴上一锅的玉米窝窝头或者锅饼吃。即便这样到了每年的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我们家还得借大伯母家的小麦打面粉吃。面对这样的童年让我明白了“家里有粮心不慌”的道理,所以每年我都会囤上一些小麦。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时候都会给自己留下保命钱。


其次就是农村老家有自己的兄弟姐妹们,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大家对于亲情也是越来越淡薄了。但是在面对灾难或者动乱的时候,能够帮自己一把的应该就是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们。这也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上阵父子兵”。

面对不可预知的灾难和动乱,也许农村真的是最好的避难所。在这里不会让你感到孤独,即便在肺炎疫情期间,自己的家人和左邻右舍还是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的。特别是对于大家比较关注的吃饭,吃菜的问题,谁家没有菜了,人少的邻居就会把自己家的菜给拿出来先吃。

比如说大家都知道冬瓜是非常大的,隔壁老嫂子家只有他们三个人在家,把自己家的大冬瓜切开的时候就会给左邻右舍一家分一点。这也许就是我们农村人在平常不过得一个行为,但是在危难的时候却又显得弥足珍贵,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选择回到农村老家生活的一个原因。

农耕世家虽然不一定能够飞黄腾达,但是能够让自己的孩子懂得劳动是最光荣的,特别是对于有小孩子的家庭在农村小孩出门玩就不用担心他跑丢了。


豫东小农


非常有意义,在战争 灾难 动乱时期城市中的水电 饮食都有问题。

在农村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1水:现在在老家农村都有一口老井不需要电。拿着绳子带着桶,就可以解决饮水。

2电:现在小型风力发电机 太阳能板发电 小型柴油发电机 等等很多发电设施都可以解决

3粮食:农村家庭都有粮食储备(我老家每家都有1-2000斤小麦)

4菜:蔬菜就基本每家都种,没有得现种也可以,村里就有养猪的 想吃肉随时可杀。

所以说有合适的机会,最好在农村备一套住房。这次疫情中农村人受到的影响最少 啥也不用抢购。因为我们就是一年不买东西我们也饿不是,闲的没事 在自己家院子里也能呼吸新鲜空气!





老张农村生活点滴


因为战争和动乱咱们也没有遇到,至于这次的疫情可以说是灾难,那么我就针对疫情期间在城市生活和在乡下老房子生活的不同来说说吧。我在这儿说的乡下老房子是真正的乡下山村,不是乡下小镇。我的老家住在一个小山坡上,这个小山坡上一共也就住了3户人家,有一户还是长期铁将军锁门,因为家里人全部都在外面工作,只有过年了老人孩子才会回来住一周看看亲人,以前每年都是如此,而这次因为疫情已经在家住了一个月了。在我家这个山坡上的好处就是房子的旁边还是山坡地,门前有一个大院子,在家烤火烤的累了就在院子里转悠转悠,门前的菜地里青菜萝卜是不缺的,家中的腊鱼腊肉腊鸡都是过年前备好的,最起码生活上没有问题。而在城市,特别是一些都乘电梯上上下下的小区住户,在疫情期间有很多都不能下楼梯,只能呆在自己的房子中,吃的东西也都需要在外采购,相对来说就没有乡下那么方便,而且乡下空旷的环境也一定会比密闭的小区住房好,人员稀疏。



40岁后的生活


作为湖北广水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觉得农村有宅基地和耕地很有用处。

父母上一代农村人,没有很高的文化程度,一般都是进城当农民工。多数进工地当苦力,少有交社保,基本靠自己养老。

农村人上了年纪回老家,存点钱零花,平时种地口,种点菜,能自给自足。

平时上山采点野蘑菇,挖点蜈蚣,野药材,可以买个几千块钱,够平常开销。平时可以养点鸡鸭,挺不错的。

另外农村宅基地宽阔,出门方便,老年人进城住高楼层出入不方便。

看看我老家的宅基地,周围挺宽阔的,父母也计划老了回家种点地,养几头牛。

说说今年疫情期间我们再农村得好处吧。在农村活动范围宽,比城里小面积套房方便太多。农村自家有菜园子,再这种封村,封路的时候起了关键作用。另外农村环境好,适合养老。

总之农村有宅基地好处太多,大家也赶紧将自己的宅基地利用起来吧。










鄂北小龙哥


我觉得农村的宅院,保留下来还是很有意义的。我们虽然不在农村住,但是我们家里的小院里种了很多的水果树:有葡萄、柿子、石榴、无花果,还有满院子的香椿苗和几棵大的香椿树。清明节前夕,市场上的香椿买七八块钱1斤,我们可以不掏钱买,到自己家里摘点香椿就可以吃啦,自己家里的香椿是根本吃不完的,我们就把多余的香椿送给乡亲们或者城里的邻居们。

节假日的时候,我们领着孩子回村里摘水果吃,可能是自己家里种的水果,孩子们吃的津津有味。

另外,我们村清明节这天还有一个大的集会,邻村和城里的人都往我们村赶,我们回到自己的家里总比在别人家里强。

这次冠病的出现,才让我们意识到村里也是一个很好的避难所。所以村里人都不会把自己的小院卖掉的。

再说老年人去世以后,还希望在村里办丧事,如果没有了宅院,丧事就办不成了。村里的小院很重要,而且农村的空气很新鲜,也有浓郁的农村气息,孩子们特别喜欢回老家去玩,现在我们更喜欢我们家的宅院儿了。








五子龙女


很有意义,在战争、灾难和动乱时,农村具备以下条件和优势:

1、农村更安全:一旦发生战争,首先倒霉的就是大都市,这里人口众多、是经济和科技聚集地,也是首选攻击对像、在城里都是高楼大厦基本无处可躲、在农村可以躲进山洞或地下,相对安全些。

2、农村更有保障:在城里水、电、煤气、食物等物资在灾难或动乱面前很难正常运行和补给,一旦被切断,后果不堪设想,而农村则不会,农村有土地就有吃的、有地下水就有喝的,有吃有喝那怕是比较长时间也不用担心。

3、农村更灵话:在城里,生活成本高,居住面积小,不可私自拆建,危机来临前无法大量存储物资和修建避难所,而农村则可以,农村是自家宅基地,地方大,拆建灵活,很多想法都可以实现。

总结:保留农村宅基地是非常有意义的,即使没有危难,那里也永远是我们的根,最后我想说的是,现在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太平、幸福、美好的年代,我们的国家也非常强盛,希望你说的这些情况永远不会发生!通过这次肺炎疫情,大家的危机意识都提高了,这是好事,但也不要过度恐慌,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厦门程哥


保留农村住宅,用来作为战争、灾难和动乱时的避难处,有意义吗?

有,但意义不大。

这是因为古人已经为我们总结出:狡兔三窟。一个人真能有“三窟”那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及的事,我想不论在什么年代,也可以当作是成功人士的标志了。你有“三窟”,光平时的维护修缮也要耗费不少精力,农村城市来回跑“痛并快乐着”,生活多有情趣,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时间是很难拥有并享受的。财多累主。

如果遇到小范围的战争、灾难和动乱,能城市农村都有房子🏠,那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如果它们临近城市,我们就往农村躲;如果临近农村,我们就往城市藏,保住一家人的生命,比什么都强。

但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一但发生战争,灾难和动乱,波及的范围会很广,除非你的两个或者三个家是跨省区的才会影响小一点。如果是全国性的,你往哪里藏?只有拿起武器,制止战争、灾难和动乱,全国太平了,你的家在哪里都太平。古代如此,抗日战争时期如此,今年的新冠病毒肺炎也如此。


春哥1


看了几位朋友的回答,大部分认为在农村准备一处住宅,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但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在农村准备一处住宅以防战争或灾难,这种想法是很天真的,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首先,作为一个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发生战争和动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回顾我国建国70年的历史,即使是在改革开放前的困难时期,也没有哪个国家敢对我国发动战争,到是我们有能力走出国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至于和印度,越南的军事摩擦,都是以我们的胜利而告终。何况现在我们国富兵强,更没有谁敢对我国轻举妄动。所以说,生活在这样的和平年代,根本就没必要做这样的打算,我觉得有点杞人忧天了。

如果你在农村准备一处住宅,不是为了平时居住,只是用来躲避战争或动乱的话,那很可能一辈子你都用不着。但是,农村房子如果长时间不住的话,轻则变型漏雨,重则坍塌,必须经常进行维修。从城市到农村,来来回回,这对一个普通家庭,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是很多家庭难以承受的。

再说了,如果每个城市家庭都在农村准备一处住宅,那得占用多少土地啊,本来就已经空心化了的农村,将成个什么样子?这与国家发展城镇化,建设新农村的大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可以说,这个想法虽然很好,但并不实际,基本没有可行性。假如一旦战争爆发,必须全民皆兵,同仇敌忾,哪能跑到农村当缩头乌龟?


十里八村众乡亲


如果条件可以,保留农村住宅,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1.老宅,避难首选。

瘟疫、战争或其它不可抗拒的天灾发生后,你就有去处了。多一个去处,多一点希望。

2.老宅,度假的永远的去处!

有了老宅,逢年过节,你才有家可回。没有老宅,你原地踏步,有意思吗?

如果你有时间而且有基本生活所需的钱,在农村老家度假,远离城市喧嚣,静一静心灵,喝一喝不用消毒净化的山泉水,吸一吸清新的空气洗洗肺,挺好的。

3.孝敬老人家,真心。

回到生你养你的农村去,如果双亲健在,与老爸聊聊天,帮老妈洗洗菜,打扫一下房前屋后,不是很好的事吗?

晚上双亲走了,看望一下邻居的老人,或者与其他长辈拉拉家常,不好吗?

4.教育子女的根据地,高效。

无论你到哪里,你必须让下一代知道你从哪里来,你的很在哪?你的孩子不听话了,让他到农村体验生活,让知道你是从农村出来的第n代,到城市立足不容易!

5.可能的旅游点,值钱。

如果全村只剩你一户人家或者为数不多,你的老宅很可能成为众人参观的景点。








隔壁王叔英语备考


我觉得没啥意义。除非你在偏僻的山村里有一套别墅,房顶用太阳能或者风力发电,吃地下水或山泉水,储存足够多的食品,生活用品配套齐全,这样在发生战争、灾难或动乱时,你还能自由富足的生活。否则,和住在城里区别不大。

不要觉得在这次疫情中,农村比城市更安全更自由。打开头条,抖音,西瓜视频,还有朋友圈,各种群,无不充斥着封村堵路消息。村头街尾,村口路边,到处横拉着防疫的标语,大喇叭,流动宣传车每天巡回广播,防疫人员各处把守,禁止进出村。有的村子甚至比城市还要严格。

再说战争。现代战争早已不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模式。一旦开战,军队很可能会分散在农村,以方便布置现代化的攻防武器。而城市也不再有高大的城墙和农村隔离。四通八达的柏油马路,让农村和城市一样处于安全或不安全的境地。

没有哪一次战争会让农村安静祥和波澜不惊的度过震荡的岁月。

当然,保留农村住宅是明智之举。并且农村住宅也很容易保留。依照现在的政策,农村的宅基地是不允许卖给城里人的只能在村集体以内流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