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冒出80多项新冠肺炎疗法,世卫组织:迄今无一推荐

一下冒出80多项新冠肺炎疗法,世卫组织:迄今无一推荐

世卫组织新型传染病专家

世卫组织新型传染病专家科霍夫(Maria D. Van Kerkhove)博士:对于新冠病毒没有特殊疗法。(图片来源/世卫官网)


中国目前有80项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COVID-19的临床试验,这些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的临床试验涵盖了艾滋病药物,中药和干细胞治疗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首席科学家SoumyaSwaminathan表示,其团队一直在评估中国的许多试验,并草拟一项可由世界各地的临床医生同时进行的临床试验方案计划。WHO正在与中国科学家一道制定标准。例如,无论接受何种治疗,都应以相同的方式来衡量一个人的恢复或恶化进程。

WHO的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灵活,可让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随时间汇总其结果。它将比较有科学证据支持的两种或三种疗法,包括一种HIV药物组合(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和一种实验性抗病毒药物瑞德昔韦。

Swaminathan说:“直接进行临床试验是当务之急,因为无论我们获得的是药物有效还是无效的信息,都可以用来指导患者的治疗。”


其中一项临床试验是两种HIV药物。在动物研究中,它们降低了导致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1的冠状病毒水平。Remdesivir是由加利福尼亚州福斯特市的生物技术公司Gilead生产的核苷酸类似物,在抗动物冠状病毒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功。1月,研究人员报告说,在美国,一位COVID-19感染患者在接受remdesivir3治疗后康复了。在2月的第一个星期,中国启动了两项安慰剂对照的瑞姆昔韦试验,该试验包括760名COVID-19患者。上海复旦大学病毒学家姜世波说,研究应在四月底完成,瑞姆昔韦可能最早在五月得到中国当局的批准。他说:“但是到那时流行病可能已经消失了。”

还有一些试验用来测试氯喹,这是一种在细胞培养物中杀死了新的冠状病毒(最近称为SARS-CoV-2)的疟疾药物。研究人员正在研究类固醇是否能减轻严重COVID-19人群的炎症或伤害。法国国家卫生局INSERM的流行病学家YazdanYazdanpanah在巴黎说:“看到这些结果将很有趣。”他补充说,如果疫情继续蔓延,全世界的研究临床医生将需要这些信息。

另一项研究(一项300人的对照试验)将测试COVID-19幸存者的血清。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准分子策略基于一个人不断积累的抗病毒抗体可以迅速帮助刚感染的人进行抗击,在治疗其他病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另外还有两项干细胞试验。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将一次向28名患者注入月经血来源的干细胞,并将结果与未接受输液者进行比较。


中国注册管理机构中列出的大约15个试验预计将使总共2,000多人参与多种中药的研究。其中最大的药物之一是双黄连,这是一种中草药,其中含有干果连翘(连翘)的提取物,据说该连翘已被用于治疗感染2000多年。该试验有400名参与者,其中包括接受标准护理但没有安慰剂治疗的对照组。


在这些试验开始进行的同时,研究人员正在寻找可以对抗多种冠状病毒的新药。SARS,MERS和COVID-19潜在病毒表面的穗状蛋白提供了诱人的靶标。江和其他研究小组已经发现了能与刺突结合的化合物和抗体,可以防止冠状病毒侵入人类细胞。但是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微生物学家EmilyErbelding警告说,此类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而且该化合物仍需要开发成药物并在动物中进行测试。为了推动COVID-19研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2月初宣布了“紧急奖励”拨款。


然而,迄今为止上述任何一项药物试验尚没有获得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结果,下面几项呼声甚高的“神药”,也不例外。让我们一一看看它们的“身世”。

瑞德西韦


瑞德西韦又被称为“人民的希望”,是美国吉利德公司的在研广谱抗病毒药物,原本用于抗御埃博拉病毒,目前仍在非洲进行2~3期临床试验,尚无结果。不过,由于在临床中实行“同情使用原则”,瑞德西韦已经在美国和法国有了个别抗击新冠病毒肺炎案例的有效结果。


但是,无论是美国还是法国的病例都只是个例,而且无法令人信服地得出结论,患者就是因为使用瑞德西韦而治愈的,因为在治疗中还可能使用了其他药物和技术,更何况病毒病都有自限性。所以,瑞德西韦必须接受临床随机大规模双盲、对照试验。


血浆疗法


严格地讲,血浆疗法应该是血清疗法。血清是血液从体内取出后发生凝血后的上层澄清液体,其中含有抗体,但不再含有纤维蛋白原。血浆疗法是否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有疗效、是否值得采用,同样需要循证医学的证据。


血浆治疗是一种被动免疫治疗方法,而对患者注射疫苗是主动免疫。由于目前还没有研发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因此血浆治疗这种被动免疫疗法便成为一种应急治疗方式(同情用药),也就是提取已经痊愈的患者的血浆,其中含有抗病毒的抗体,经过特殊处理再输注给其他患者,以治疗疾病。而且,这种疗法在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时有过应用。


然而,这个治疗并非现代医学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缺少对照组的证明,同样难以证明这11人是因为血浆治疗还是其他疗法,抑或是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恢复和加强之后而产生的效果。

磷酸氯喹


磷酸氯喹用于治疗新冠病毒肺炎似乎有后来者居上的迹象。2月17日下午,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介绍了磷酸氯喹在治疗新冠肺炎上的疗效。


磷酸氯喹是一个已经使用了70年的抗疟药。根据孙燕荣的介绍,北京、广州、湖南几个省市的十几家医院联合开展了关于磷酸氯喹对于新冠肺炎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的评价。就已有的数据来看,无论从重症化率、退热现象还是肺部影像好转的时间,病毒核酸的转阴时间和转阴率,缩短病程这一系列指标进行系统、综合的研判,磷酸氯喹的用药组都优于对照组。且在药物的安全性方面,在100余例用药患者当中至今没有发现和药物相关的明确严重不良反应。


双黄连等药物


至于前一阵闹得沸沸扬扬的双黄连注射液,其中含有连翘的提取物,也有消息说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有400名受试者参与,但是没有安慰剂治疗的对照组。因此,这也算不上是对照研究,即便有结果,也无法获得认可。


其他的药物如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只是做过体外细胞试验,发现对新冠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但是,从体外细胞试验到临床应用,其间还隔着动物试验、临床1~3期试验的距离,时间少则10年,多则20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会淘汰至少99%的细胞试验有效的药物。因此,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等药物比起瑞德西韦来,距离医疗部门的批准和临床使用还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奥司他韦是治疗流感的药物,其效果是起病24小时内服用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而且只是对40%的患者有效。不过,从药理作用来看,这个药是针对流感病毒神经络氨酸酶立体结构而起作用的,它对新冠病毒是否有抑制作用,既需要细胞试验,也需要后续的动物和1~3期临床试验来验证。所以,它进入临床使用也与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等药物一样,需要更多的证明。


另外,甘草酸二铵联用维生素C的临床方案已经在国家药监局备案,目前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开始正式临床试验。同样,这样的治疗方案需要时间来检验。


实际上,世卫组织在其官方网站回答“是否有特殊疗法防治新冠病毒”这一问题时指出:迄今为止,尚无任何特殊疗法被推荐用于预防或治疗新冠病毒。该组织正在对各有关方面进行协调,以努力开发治疗新冠病毒的药物。


同时,世卫组织表示,不推荐采取下列措施对新冠病毒进行防治,因为它们不仅对保护你无效,甚至可能有害:

服用维生素C

吸烟

喝传统草药茶

戴多个口罩

自行服用抗生素等药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