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年前,云台山迎来第1位外国高僧,并建比少林寺早100多年寺庙

在中国历史上,凡名山大川与宗教无关者甚少。云台山作为旅游文化名山,从汉末至今的两千多年间,不但引来了众多的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青睐,佛教、道教也接踵而至,并在此互相影响,生根开花,演绎出灿烂的云台山宗教文化,使云台山成为一座底蕴厚重的宗教名山。

佛教自后赵时期印度高僧佛图澄在这里创建元极寺以后,多有释家弟子到此禅栖修行,并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800年前,云台山迎来第1位外国高僧,并建比少林寺早100多年寺庙


据民国18年版《河南新志》记载:“中国有佛寺自自州始,白马寺是也。下此,少林、元极建置之古,均远在隋唐之前。”元极寺遗址在今天的云台山景区内的白鹿山上,其创始人为印度名僧佛图澄。

西晋永嘉四年(310年),佛图澄东来中土。后赵石勒时期,佛图澄取得石勒父子的信任,到处营建佛寺。为此他到处游历名山大川,当走到白鹿山时,就在此处依峰构寺,创建了元极寺。至北齐年间,又对寺庙加以扩建。

元极寺建于后赵时期(219~351年),不仅在修武是最早的佛教寺院,而且其建寺年代在河南来说仅次于白马寺,比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少林寺还要早一百多年。此外,据考证,圆融寺也是佛图澄同时期所创建。

元极寺曾是古代中州名寺,位于云台山百家岩景区天门山之东峰白鹿山顶,为后赵石勒时期印度高僧佛图澄所建,北齐河清四年(565年)进行了扩建,大造石经和佛像,并在洞口勒石以纪其事。后不知毁于何年,再未重修。

1800年前,云台山迎来第1位外国高僧,并建比少林寺早100多年寺庙


1800年前,云台山迎来第1位外国高僧,并建比少林寺早100多年寺庙


佛图澄(231~348) 原名帛湿,原为天竺(今印度)罽宾(今克什米尔地区)小王的长子,自幼出家。最初在罽宾和鸟苌国(今巴基斯坦)接受小乘佛教学说,后在中国敦煌长期停留,又受大乘佛教般若空宗的影响。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东来洛阳传教,时值兵乱,他只好暂避民间。佛图澄精通医术、天文、历数和幻术,传说他到洛阳时已经一百余岁,经常辟谷数日不食,能以符咒役使鬼神,能听铃音辨别吉凶,曾经把麻油、草灰等物和好后涂于手掌,千里之外的事情都在掌中显现,就如同对面观看一般。

当时石勒已经进入中原,他的一个名叫郭黑略的大将闻知佛图澄这个人后,就把他招入家中。郭黑略每次跟随石勒打仗前,都要向佛图澄预测胜败情况,结果都很灵验。这件事很快传到石勒的耳里,石勒就把佛图澄召到跟前,当面试验他的道术。佛图澄就取来一只饭钵,倒了一些水,然后施动法术,不一会儿钵中长出一株光彩夺目的莲花来,把个石勒看得目瞪口呆,从此就把佛图澄留在身边。

佛图澄经常表演一些离奇的幻术(可能就是现在的魔术),石勒逐渐被他所迷惑,由最初的好奇发展到信服再到十分敬重信任,凡事必先征求询问佛图澄的意见,并尊称他为“大和尚”。有一天,石勒的爱子石斌暴病而死,石勒非常伤心,这时佛图澄手持杨枝走到跟前,一边用杨枝轻洒清水,一边口中念动咒语,片刻功夫,石斌竟然渐渐苏醒过来。石勒的几个儿子更是对佛图澄信服得五体投地,侍奉他比侍奉石勒还要殷勤小心,石勒的朝臣及百姓自不待言,莫不把他作为真神真佛来供奉,最后发展到天下子民竟然不敢向佛图澄所在的方位吐唾擤涕。

  由于佛图澄和石勒父子的倡导,佛教由此在中原大为盛行,佛图澄四处建寺,中原寺院一度达到893所,修武县白鹿山元极寺极是他亲自倡建的寺院之一。白鹿山在百家岩上,山势嶙峋,数笏参天,为天门东峰。佛图澄遍历名山至此心有所悟,在为钟灵毓秀的天地造化所折服的同时,也在这里与大自然交流对生命和宗教的感悟。所以,他在这样一个充满灵动与神奇的地方建寺,不惟是情理之中,也是他慧眼独具的理想选择。

1800年前,云台山迎来第1位外国高僧,并建比少林寺早100多年寺庙


1800年前,云台山迎来第1位外国高僧,并建比少林寺早100多年寺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