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晚年没有迁都洛阳对宋朝影响大吗?

娃儿我热饭


肯定影响巨大,开封属于平原地带,没有战略纵深可守,如遇到北方草原外敌侵入,一马平川,如檀渊之盟,东京保卫战,一旦草原骑兵深入,京城立马暴露在敌人的包围只之下,洛阳相对适合建都,有山川天然屏障可守,进可攻退可守,在战略上有绝对优势。


听涛声19801222


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3月,宋太祖赵匡胤来到河南洛阳出巡,洛阳不仅是赵匡胤的出生地,也是他生活多年的地方。赵匡胤回到洛阳后,心情非常愉快,甚至还从旧居的某一个角落找出了儿时的玩具石马,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当时宋朝国力鼎盛,政治清明,随行的文武百官看到皇帝如此高兴,也都非常轻松,尽力哄赵匡胤开心。这次西巡洛阳看上去像是君臣共欢的怀旧之旅。没有想到,这种轻松的氛围被一个炸弹般的消息打破了,赵匡胤突然宣布他要迁都洛阳。

赵匡胤的提议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赵匡胤索性在洛阳住下来,拒绝回到开封都城,甚至提出一迁洛阳,冉迁长安。赵匡胤在洛阳住了两个月,最后在赵光义的劝说下,赵匡胤才心有不甘地打消了迁都的念头,悻悻然回到开封。

这在历史上被称为“迁都之议”。赵匡胤并不是出于自己对洛阳的偏好而作出的冲动决定,迁都洛阳的想法实则为深谋远虑富有远见的明智之举。后世研究者认为,赵匡胤的想法没有付诸实施,其实为宋朝留下了亡国之患,如果当时赵匡胤真的迁都洛阳,或许宋朝的历史将会得到改写。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选择都城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军事方面,建都之地要善于内外防守;经济方面,建都之地及附近地区要经济发达,物资运输方便;地理方面,建都之地要处于整个国家的中心地区,或者有便利的交通线路通向全国各地。

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策划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大宋王朝,定都河南开封。赵匡胤是从后周统治者手中夺来的天下,他最初定都开封不是一种主动选择,而是一种顺势而为的承袭。

历史上,开封号称“七朝古都”。就地理环境而言,历朝历代大多选取地势艰险、易守难攻之地建都,很少选择地势平坦的开放之地建都。而开封地处中原和华北大平原的西部边缘,一马平川,是一个无险可守的地方。它之所以被多个朝代选作都城,关键在于开封地处黄河中游的南岸,黄河在这里做放射状,很适合开凿运河,有四通八达之便。除此之外,由于多个朝代在此定都,开封城市规模大,商业繁荣,经济发达,有利于“居中御远”。

宋朝建立之初,赵匡胤为了统一天下、开疆扩土而南征北战,战略上以攻为主,与敌方的战争主要是发生在别人的地盘上,而开封便利的交通有利于赵匡胤经济、军事往来运输的需要。

赵匡胤西巡洛阳的时候,宋朝已经建国十余年,天下初定。雄才大略的赵匡胤发现了定都开封的巨大弊端,那就是开封无险可守、易攻难守,而北方的辽、契丹等政权,正虎视眈眈地看着大宋王朝,随时可以挥师南下,威胁大宋王朝。以开封这样一个平坦开阔之地,想要阻挡敌人的铁骑,只能是加强防卫,以兵御险,久而久之,庞大的军费支出必然是个巨大的消耗。赵匡胤就是提前想到了这一点,才提出了迁都洛阳的方案。

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赵匡胤选择迁都洛阳是个明智之举。从地形来看,洛阳不仅位居“天下之中”,而且“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洛阳因为有如此的地理优势,常被很多统治者定为都城。洛阳号称“九朝古都”,历史上的秦朝、东汉、曹魏、西晋等王朝都曾建都于此。赵匡胤如果把都城迁到洛阳,既有利于防守,还可以省去大量军费开支,减少百姓徭役支出,减轻国家的负担。

可惜赵匡胤的远见卓识没有得到群臣的支持,当他提出迁都洛阳的决定之后,群臣以各种理由反对。有的大臣指出,洛阳城市破败不堪,经济凋敝,交通不便,根本不适合作为都城;有的大臣指出,开封交通方便,漕运四通八达,全闰各地的粮食和物资很容易就能运到此处,如果迁都别处,就会动摇国家根本。最终让赵匡胤放弃迁都决定的,是赵光义提出的“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这一理由。

据历史记载,放弃了迁都计划之后,宋太祖赵匡胤忧心忡忡地说:“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赵匡胤的这句话在此后变成了现实。

开封是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内粮食和物资的主要来源地是长江下游,漕运对于开封城的安危非常重要。因此,在整个北宋时期,运河的开挖和维护是头等大事,动用了无数民力,老百姓徭役负担很重。此外,为了保卫开封,宋朝还在开封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军队,消耗了大量财力。

果然,过了不到百年,北宋民力几乎耗尽,庞大的军费开支使政府和百姓都入不敷出。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国挥戈南下,包围开封。第二年,金兵占领开封,北宋灭亡。


多尔衮爱新觉罗


影响不大,对于当时的局势看,洛阳作为国都还不如开封。

赵匡胤迁都洛阳主要目的是看重洛阳的战略地位,相比于开封洛阳历史古都,北有太行山,王屋山高耸入云,又有黄河天险作为天然屏障,西靠崤山、邙山,南面也有多个山脉作缓冲,可谓是三面环山加上黄河天险。而开封周围都是平原没有屏障,在丢失燕云十六州以后,开封的地理位置作为都城是处于易攻难守之地,所以赵匡胤要迁都洛阳。

赵匡胤没有迁都洛阳对于宋朝在战略上影响是非常大的。正是因为开封没有地理优势,在金军南下时很快就攻入了开封,而且宋朝在军事上的能力本身就不强,直接导致皇帝被俘虏,北宋灭亡。

在军事上开封没有优势,但是开封的位置对于宋朝经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运河边上的城市,开封发达的漕运是洛阳所不具备的。发展经济的一大条件就是交通要便利,宋朝繁荣的经济背后是由复杂和庞大的漕运网络撑起的。把开封定为都城,能够通过漕运快速的将江南地区的物资运往开封,这是洛阳不具备的条件,将开封作为都城对于宋朝的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没有迁都洛阳的影响一定是有的,如果迁都洛阳对于宋朝的经济是影响很大的,宋朝的经济将不会那么繁荣,可能北宋没有到金军南下由于经济的问题就会崩溃,其次宋朝实行的重文抑武的国策,即便是因为洛阳战略位置上有优势,被金国或者蒙古所灭还是不可避免的。


不羁de汪


赵匡胤是有迁都洛阳计划,由于赵光义阻止等等多方面原因没有迁都洛阳,这对宋朝影响很大。

1、首都是国家的象征,尤其古代应该借助山川之险,设置在易守难攻之处。宋朝把首都定在开封,宋太宗赵光义计划收复燕云十六州没有成功,使开封处于无险可守之处。开封处于广阔的平原地区,游牧民族一旦举兵南下,开封容易处于兵锋所向的险境地步。

2、开封地处中原四战之地,如果是进攻型王朝定为首都还有心可原,防守型王朝定为首都是非常被动的,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北宋王朝也是如此。

洛阳四周雄关林立,是易守难攻的地方。洛阳城依靠黄河,距离长江也不远,可以得到水利的优势,同时河运带来的物流、交通上的便利也非常可观。 洛阳城附近的土地也非常肥沃,可谓是旱涝保收,农业非常发达。

3、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长期处于防御地位。没有天险可守的开封汴梁城,需要庞大的军队驻扎在都城的周围,拱卫京畿的安全。北宋的一百多年,朝廷为了养活自己数量庞大的职业军队,持续花费着越来越多的钱。也因此,北宋虽然经济极其发达,却不免落得一个积贫积弱的名声。

4、北宋末年徽钦二圣时期,如果守都是洛阳,就不一定像开封那么快失手,导致北宋灭亡。而且定都洛阳,观天下局势危机,还可以撤往长安,又会增加安全系数。

5、北宋为定都问题始终在探讨争论,许多有识之士提出很多中肯建议,但是终究由于一些原因,定都开封直致灭亡没有迁都。


大白白野


经过数十年戎马苦战,宋太祖赵匡胤终于统一了中原以及整个南方,建立大宋朝,定都河南开封,实现了自晚唐以来200 多年间,中原王朝最接近于大一统的局面 。

自古统治者选择都城条件往往比较严苛,多选龙盘虎踞、山河四塞、有险可守的形胜之地,而北宋都城开封则略有不同。从经济上来说,开封居“天下之要会”,汴水河渠连接江淮等地,经济富庶;从地理上来说,它处在四通八达的“天下之冲”,交通方便、经济富庶,有利于“居中御远”;但是从军事上来说,它无险可守,难以御外,必须常驻数十万大军以代替山河之险。

为了解决开封作为都城存在的弊端,赵匡胤曾提出将国都暂时迁移到地理位置上更安全可靠的洛阳做为过渡,最终的目的是把国都迁移到能居高临下俯瞰天下的关中长安,以便于:“吾欲西迁,据山河之胜,以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但是由于迁都之事兹事体大,先后遭到了群臣和其弟赵光义极力反对,以致于迁都计划流产,并对宋朝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迁都之议

开宝(976年)九月三月,赵匡胤以“郊祀”为名,率领文武群臣前往洛阳,并突然提出了迁都洛阳之事。

“开宝九年,辛巳,上至西京。见洛阳宫室壮丽,甚悦……上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尝有迁都之意。”——《续资治通鉴长编》

皇帝一发话,非但没有人响应,反而遭到了群臣的反对,满心不悦的宋太祖也犯起了倔脾气,索性在洛阳一住两个月,拒绝返回开封。

“上不从,既毕祀事,尚欲留居之,群臣莫敢谏”——《资治通鉴》

最后,还是在宋太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在德不在险””的劝诫下,宋太宗才被迫放弃,这就是宋代有名的迁都之议。

武将出身的宋太宗所提出的迁都并非只是心虚来潮而是在综合考虑当前局势和宋朝军队现状情况下,作出的重要决定。

  • 一方面在消灭割据政权的过程中,赵匡胤已经深刻的感受到来自北方游牧政权的威胁,终将成为北宋的心腹大患,
  • 另一方面开封无险可守,必须常驻数十万大军以代替山河之险,导致宋朝“冗兵”问题日益严重,相比之下洛阳“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如果将都城迁到洛阳,则可以依靠洛阳有利地理条件,改革军队,解决“冗兵”问题,从而实现北宋的富强。

显然群臣和赵光义并没有把这一点考虑到,以致于赵匡胤发出“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的叹息。

拒绝迁都之由

那么为什么群臣和赵匡义一定要阻止迁都,他们又有何私心呐?简单来说,阻拦迁都的原因大概有三条:

第一:洛阳凋敝军食不充

赵匡胤流露出迁都的意思后,首先站出来表示反对的是起居郎李符:

“帝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尝有迁都之意。始议西幸,起居郎李符陈八难,帝不从。”

李符说洛阳不适合做国都,并列举了八条难处,是哪八难呢?

“符上书陈八难曰:“京邑凋弊,一也;宫阙不备,二也;郊庙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内民困,五也;军食不充,六也;壁垒未设,七也;千乘万骑盛暑扈行,八也。”

李符反对的原因很简单,洛阳自唐末以来的长期战乱已经凋零,要重启为国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要修宫殿,要迁移富户、百姓,重新分配土地,最重要的是要重修四周的关隘,

这个花费是建国没多久的宋朝暂时负担不起的。

第二:开封漕运四通八达

李符的建议被驳斥后,都指挥使李怀忠又站出来,以物质运送不便为由反对迁都:

“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帝亦弗从。

就当时形势而言,李怀忠这一番话的理由是很充足的,自后梁建都开封以来,几代统治者便不断开挖运河,以通漕运。到了宋代,基本形成以开封为中心的运河系统。使开封便于取得全国各地的粮食和物资,解决首都开封数十万禁军和百万居民的粮食和物资供给问题。这在当时是建都长安或洛阳都无法办到的。

江南之粟由江入淮,经汴水入京;陕西之粟由三门峡附近转黄河,入汴水达京;陕西之粟由三门峡附近转黄河,入汴水达京;陕蔡之粟由惠民河转蔡河,入汴水达京;京东之粟由齐鲁地区入五丈河达京。

反对迁都理由之三:安邦“在德不在险”

群臣的意见赵匡胤可以不听,可晋王赵光义的意见赵匡胤却不得不听,因赵光义是他的皇位继承人。当赵匡胤把迁都洛阳和长安利在有险可守的想法告诉赵光义时,赵光义说“在德不在险。”

晋王又从容言迁都非便,帝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王叩头切谏,帝曰:“吾将西迁者,非它,欲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王又言“在德不在险”,帝不答。王出,帝顾左右曰:“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资治通鉴》

赵光义通过引用吴起与魏武侯讨论地理因素和政治因素对国家安全哪一方面更重要的问题,劝诫到决定国家兴衰的根本因素是政治因素,而非地理因素,上古时代三苗氏德义不修、夏桀修政不仁、殷纣修政不德,虽有险固的河山,也不能挽救其覆亡的命运。眼看晋王和群臣都持反对意见,赵匡胤只好放弃了迁都的计划。 可惜正是这一次的不坚持,导致北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空前庞大的军队消耗了大宋十分之九的财力,却仍无力阻挡外敌的入侵。汴梁最终在靖康二年(1127年)被金军攻陷,北宋灭亡。

如果迁都成功,历史必将不同

如果宋初真的将国都迁至洛阳,北宋真的能免于受困于北方边患和两次亡于外族的悲惨命运吗?如果当初:

1、迁都到洛阳:从地形来说,洛阳西有函谷关,东有虎牢关,既可以阻挡西北方的敌人,又可以阻拦南下的辽国铁骑;

拥有足有的缓冲关隘组织防御,就防守难易度上来讲,远强于汴京。从财政来说,拥有足够险要的关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冗兵,节省下大量的军费。

以王安石变法时期为例,国都附近数十万的军队,“衣食天子”、“不耕而食”,每年消耗的物质和费用让朝廷已无法承受。

2、迁都到长安:意味着整个北宋的战略核心向西北方向转移,

以关中为根基,西北地区的重要性就会大大提高。那么当后来建立西夏的李继迁、李元昊作乱时,北宋官方的态度就不会是采取绥靖政策了,而是坚决镇压。如若没有了西夏的掣肘,西北地区的养马地为北宋所得,北宋也能组织起强大的骑兵部队,有了骑兵部队带来的底气,在对待辽国时也不会一味妥协、忍让,不说提前收复燕云十六州吧,至少不用提心吊胆的天天担心人家打过来。

3、远离士族和豪强势力:北宋是继承的后周的江山社稷,连着国都也一起继承了下来,加之五代时期时期的积累,汴京周围的士族和豪强多如牛毛,且关系盘根错节。而赵光义又长时间的担任京兆尹,显然将汴京视为自己的老巢。如果把国都迁到陌生的洛阳,不仅能够降低士族和豪强对于国家的影响力,使之权力、财富地位下降,皇位继承者赵匡义多年来的苦心经营也会付之东流。这样一来,皇位的传承或许也要正常的多。

结语:

可惜没有如果当初。当然比起未迁都,范仲淹改革的中止、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对西夏战争的反复等才是北宋国断送的主要原因,但是即使满朝崇文厌武,有个好国都,至少能避免“靖康之耻”这个最大的耻辱吧?


历史系老阿姨


赵匡胤晚年执意迁都洛阳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开封城地处中原,四周无险可守且城市规模巨大,守军几乎无法依靠守住如此长的城墙,五代时期石敬瑭三袭汴州的教训就是证明。2.崤函帝宅之地虽然无法再用,但洛阳紧临潼关,可以通过打通丝绸之路的同时可以虎视河套的战略方向,开辟第二战场进攻北汉,太原晋阳一旦到手则可以直取大同,进而与魏博驻军两路夹击,收复燕云十六州。3.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赵光义在开封担任官职是开封府尹,北宋时期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开封府尹就是储君,且赵光义在配合哥哥夺取天下的过程中立有大功,在开封人脉极广,根基太深。赵匡胤担心自己的太子无法顺利即位,想要迁都洛阳,另起炉灶,避开赵光义,但因赵光义千方百计的阻拦无奈未能成行,可惜可惜。综上三点来看,赵匡胤晚年未能迁都洛阳对于北宋的国运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一是在杯酒释兵权后,军界再无力量阻挡赵光义夺权。二是在面对金国进攻的时候根本无法守住汴州,导致北宋的灭亡。三是没有迁都洛阳也从侧面给力李元昊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党向的崛起使得北宋两面作战。四是为西夏的建国给力蒙古人机会,就是后来蒙古人在灭掉西夏后通过西夏借道土蕃进攻大理进占云南,开辟第二战场后直插南宋大后方,导致南宋灭亡埋下了祸根。


不是好饼是好饼


其实迁都与不迁都对北宋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赵匡胤晚年已经觉察到建都开封的弊端,但是最终却没有迁都。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他不迁都呢?阻力又在哪呢?

其一:北宋的江山源自于后周的禅让,赵匡胤本是武将出身,江山的得来不仅是身边武将们的支持,朝中文官如果不配合,他的江山怎么能坐得稳呢?所以建国之初,赵匡胤不可能有较大的动作,政策上以平复人心为主,也就沿袭旧制同样建都于开封。赵匡胤晚年时期同样把迁都提上日程,但是遭到了朝臣的广泛反对,其中领头的就属赵光义了。迁都对他来说影响最大,赵光义在开封经营多年,他肯定不愿损失自己的利益。直到后来赵光义即位,这件事也就搁浅了。

其二:北宋初年天下并没有实现统一,其中北方的北汉占据着现山西境内。东北及现北京地区在辽国统治之下。西北还有定难军势力。东南还有南唐、吴越、南汉等政权。这些势力的存在就构成了对北宋王朝的威胁。大家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开封的位置正好处于北宋版图的中心,距离这些政权也是基本处于中心地带。这种做法我看来不仅方便军队的调动,同时也给首都地区留出足够大的战略缓冲地带。在这个时候,建都开封是明智的选择。


其三:随着天下统一,在战争时期逐步积累的经济基础也逐渐以开封为中心运作,从水路图可以看出,北宋发达的运河网络,汇聚开封。这座城市已经成为了这个国家经济的中心。如果擅自迁都,带来的经济冲击也是巨大的。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赵匡胤未能完成迁都,共有这几点原因。1、平衡过渡政权;2、战时需要;3、经济代价。这其中最大的阻力莫过于政权的平衡过渡了。北宋相对于其他政权,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流血冲突。在后周为官的众臣同样服务于新王朝,赵匡胤凭借自己的力量无法抗衡这些士族团体。迁都的搁浅也为后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开封地处平原,无险可守,这也为后来的“靖康之耻”埋下了隐患。

以史为鉴,以古悟今。我是燊旭,欢迎评论点赞!


燊旭


导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自称始皇帝,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此封建王朝更替迭起,封建王朝的都城也跟着不断变化。宋太祖赵匡胤把都城选在开封,期间也曾考虑迁都洛阳,然而迁都岂非易事。

选择都城的考量

都城乃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在全国众多城市里是独一无二的,而且他是统治中心及政权存在的重要标志,所以历朝历代都把选都作为新朝建立的头等大事,封建帝王的定都一般都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其一、城市功能,首都是国家城市中心,因此都城肯定会云集大量的人口,这些人口的衣食住行都对这座城市提出巨大的挑战,一座城市如果没有好的居住环境,商业不发达,水利设施不齐全,是会影响都城日后的长治久安。

其二、自然环境,气候温和,水土肥沃,适宜耕作,物产丰富以及良好的山川河湖等自然条件也是中国古代都城选址注重的因素, 在这里特别是城市是否有稳定的水源,水是生命之本,都城人口众多,水源紧张势必造成人心惶惶,政局不稳。

其三、防御安全,作为王朝的都城,安全是第一要务,这关系到皇帝的帝位是否稳固,所以纵观古今的都城往往占据具有防御优势、易守难攻的城市。

从上可以看出,开封作为宋朝首都,显然前两点是满足条件的,只有最后最后一条有争议。

赵匡胤定都开封,然有一致命弱点

959年,周世宗柴荣驾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柴荣驾崩前嘱托由赵匡胤辅佐小皇帝,自此掌握后周军政大权。960年正月初三日,赵匡胤统率大军出了东京城,大军行至陈桥驿,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北宋建立,定都开封。

开封自五代十国后梁起,作为都城营建好几十年,这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富商云集,天下士人向往之地,作为北宋都城也是无可厚非,然而开封有着先天不足的弱势,开封位于中原腹地,这个地方不像是蜀地有天险作为屏障,它是那种一览无余的平原地区,在兵家看来属于易攻难守的城池,而且后晋儿皇帝石敬瑭为了争取契丹太宗耶律德光的支持,竟然将幽云十六州割让与他,幽云十六州可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所以北方民族一旦入侵大宋,开封将面临无险可守的局面,随时丢掉。

赵匡胤迁都与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赵匡胤在世时,也意识到开封易攻难守,多次提议迁都洛阳,然而阻力太大,最终没有成功,这种影响对北宋是致命的一击,公元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随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应天府即帝位,后来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自此,中原大地尽与北方游牧民族,直到明朝建立,汉人才收回。

如果当时能够迁都洛阳,凭借洛阳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北宋也断不至于遭遇靖康之耻,历史也会随之改写。

结论

开封易攻难守,然而五代十国后期已成为国家的钱粮重要产地,是中原王朝经济中心了,洛阳易守难攻,然而唐末藩镇之乱后,再经历五代十国的创伤,洛阳这座城市早已没有了昔日的辉煌,全盘考虑,赵匡胤还是留在了开封。


一切都付笑谈中


我认为赵匡胤晚年没有迁都,影响不大。因为迁都在当时的天下形式来说是大问题。

先说为什么有迁都洛阳的打算:帝都开封四周都是平原,无天险可守,北边就只有黄河算是一道不大的屏障。辽国游牧民族盛行骑兵,宋朝多步兵,以此必然屯集重兵与周围以防辽突破防线,兵临城下。这样会造成巨大的军费开支。这是地理环境造成的。而洛阳为历史文化名城,为四塞之地,群山环绕,极大减轻防守的压力。另一方面就是赵匡胤出生于洛阳,有衣锦还乡得目的。

不迁都也有不迁都的好处。洛阳固然容易防守,但是唐朝后期和五代之乱,使得洛阳城破损严重,只有后唐在此建都。长年没有建设,河道堵塞,迁都必然会花费大量时间钱财人力物力,劳民伤财。当时天下没有统一,周边割据势力庞大,外部辽国虎视眈眈的。迁都必然伤筋动骨。而开封没有山河之险不利于防守,其他的都是都城模样,水路发达,之前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在定都,十分繁华。

同时朝臣反对者众多,赵光义一句话打消了他迁都年头的: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最后北宋灭亡和定都开封关系不大,他的继任们多次加固开封城的城防,开封城已经是北方最坚固的军事堡垒了,金兵两次都没攻破外城,宋钦宗鬼事神差轻信他人,主动出城迎敌,致使外城丢失,在两道内城未失的情况下投降。在此过程中周边几倍十几倍军队愣是不敢进攻,畏敌如虎。

所以说来,不迁都影响不大的。只不过是耗费一些兵力钱财。关键在于王朝灭亡前固有的疾病罢了。


披坚执锐K


北宋初年,赵匡胤在一次回乡祭祀(他出生在洛阳,父亲葬在那里)的过程中确实有过将首都从开封迁至洛阳的想法,不过没有成功,正是这次迁都失败,对北宋甚至赵匡胤本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对北宋的影响

开封居于中原的要冲地带,周边四通八达,尤其是水陆码头,从汉代起,就修有汴渠,隋唐时又再次扩决,使它“引入泗,连于淮,至江都而入海……” ,占天下漕运之大利,所以以开封为国都,注定了会繁华昌盛。

但是开封的地利条件,又注定了它不配成为一国之都。它四面旷野,一马平川,没有任何的天然屏障,只要有敌人渡过黄河,它就会直接暴露在敌人的刀枪之下。而它的北方就是强大的辽国。

以史为鉴,东周时期的魏国算是战国较早崛起的国家,魏国所辖的地区正是河南一带,其首都就是大梁(开封),但正是因为魏国处于四战之地,无法充分发展,只能被人鱼肉。

而洛阳,西有函谷,东有虎牢,皆为天下之险关,当年秦国就是因为这些关隘,独抗中原六国而安然无恙。

赵匡胤还认为,大宋以后的都成甚至可以迁到长安,更加安全。可惜宋太祖的想法被赵光义的一句“在德不在险”给怼了回去,而真正打消了赵匡胤的想法其实是群臣的反对,他怕会造成朝政不稳,可他的选择彻底决定了中国民族近三百多年的屈辱和悲哀, 以及此后不断地亡国、变种之祸。

二、对赵匡胤的影响

其实迁都不仅仅是想让国家更安全,赵匡胤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赵匡胤自从登基后,便一直未立太子,根据后来所谓的“金匮之盟”的意思,毕竟有着后周的前车之鉴,国家必须有长君,所以钦定了赵光义做接班人。

这是让赵匡胤不满的地方,谁不想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啊?而且自己的儿子也长大了。而自己的弟弟也不安分啊。

现在有专家认为,赵匡胤“黄袍加身”,赵光义是真正的幕后策划者,其城府可见一般。自从北宋建立后,赵光义历任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不久领泰宁军节度使。征讨李重进之后,赵光义被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进占太原之后,赵光义又被改封为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

在北宋初年大,在赵匡胤对外征伐的同时,赵光义的势力逐渐增大,无论在朝内和朝外,他的关系盘根错节,已经无法控制。正是基于这一点,赵匡胤便想通过迁都来打破这一壁垒,可惜朝野内外基本都是赵光义的人了,无人认同他的想法。

正是赵匡胤的这个想法,让赵光义也可是对未来小心了起来,甚至不惜动用非常手段,最有名的说法就是“烛影斧声”了,而另一种说法是太祖驾崩的那一晚,皇后本是叫皇子来皇宫,而太监(认为是赵光义的眼线)却给赵光义报信,让其捷足先登。(《涑水纪闻》记载)

无论哪种说法,赵光义的继位都有非法的成分在。迁都的失败,给赵匡胤及其后人都留下了巨大的遗憾。

“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这是赵匡胤迁都失败时对自己的左右说的,而他的话在其后的300余年一直在验证。

在这里,我只能说赵匡胤的魄力不够,400年后,明成祖朱棣力排众议迁都,完成了伟大的逆转。迁都北平不仅是为了守国门,更是摆脱了建文余部所在的江浙势力,稳定了国家的局势,所以说,赵匡胤只能怪自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