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唯論文”導向 科技部財政部制定了這些措施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科技部與財政部制定的《關於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今天(2月23日)在科技部官網公佈,其中提出,對論文評價實行代表作制度,根據科技活動特點,合理確定代表作數量,其中,國內科技期刊論文原則上應不少於1/3。

對論文評價實行代表作制度 強化同行評議

“若干措施”中提出,實施分類考核評價,注重標誌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對於基礎研究類科技活動,注重評價新發現、新觀點、新原理、新機制等標誌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

對論文評價實行代表作制度,根據科技活動特點,合理確定代表作數量,其中,國內科技期刊論文原則上應不少於1/3。強化代表作同行評議,實行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重點評價其學術價值及影響、與當次科技評價的相關性以及相關人員的貢獻等,不把代表作的數量多少、影響因子高低作為量化考核評價指標。

對於應用研究、技術開發類科技活動,注重評價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以及應用解決方案、新診療方案、科學數據等標誌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不把論文作為主要的評價依據和考核指標。

注重評估成果轉化績效 不唯論文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若干措施”在多個項目的評估中都突出“實用”和成果轉化,不把論文作為主要的評價依據和考核指標。

其中,對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課題)評審評價突出創新質量和綜合績效。對於應用研究、技術開發類項目(課題),不把論文作為申報指南、立項評審、綜合績效評價、隨機抽查等的評價依據和考核指標,不得要求在申報書、任務書、年度報告等材料中填報論文發表情況。

對中央級科研事業單位績效評價突出使命完成情況。對於技術研發類機構,注重評估在成果轉化、支撐產業發展等方面的績效,不把論文作為主要的評價依據和考核指標。

對於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類基地,注重評估對國家重大需求和工程建設的支撐作用、對重大臨床需求和產業化需要的支撐保障作用。不把論文作為主要的評價依據和考核指標。

跟蹤預警 學術信譽差期刊將進“黑名單”

“若干措施”還提出,培育打造中國的高質量科技期刊,建立中國特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引文索引”系統。

完善學術期刊預警機制,定期發佈國內和國際學術期刊的預警名單,並實行動態跟蹤、及時調整。將管理和學術信譽差、商業利益至上的學術期刊,列入“黑名單”。

建立與破除“唯論文”導向相適應的資金管理措施,從嚴控制論文資助範圍、從緊管理論文發表支出。

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等要對論文發表的必要性以及與項目研究的相關性進行審核。不允許將論文發表數量、影響因子等與獎勵獎金掛鉤。

科技部表示,“若干措施”試行1年後將開展實施效果評估,對有關措施進一步調整完善,對效果好的措施商有關部門在更大範圍複製推廣。在對執行過程中的有關問題,可以及時向科技部反映。

新京報記者 張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