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家庭老人,解决痛苦,要广交朋友多运动,你认为呢?

合肥宝迅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失独",应该就是没有孩子赡养、照顾的老人吧,其实,不管是有没有孩子,只要孩子不在身边或陪伴不了自己的老人,"自己照顾好自己"都是需要高度认识到的……

老人,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意识水平相对较高,但往往不服老而忽视自己身体状况不好、不能承受超量的活动的负荷,从而导致往往发生意外……

所以,"度"的把握,对一个身边没人照顾的老人来说,尤为重要!

"适度"的前提是充分、正确了解自己的状况,个人认为,老人可以:

1,定期到医院专业检查(可以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适当调整密度),向医生详细了解自己身体情况和日常应该注意事项,记录下来,严格执行;

2,家里要常备(不可缺)应急药品,且在触手可及的位置;

3,适当减少超出自己体能的爱好,以静养、休闲为内容去建立交友圈,尽量短距离(离家近)活动;

4,出门参加活动,必须有应急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特别是自己常联系的医生和关系特别可靠的人(如关系好的邻居等)

好了,本人不是医生,水平有限,浅薄认知仅供参考!

不过,个人认为,一个人要照顾好自己,"适度"真的很重要,不管是老人或是年轻人,而老人,特别是失独老人尤应重视!

就这样了,祝所有老人都能平安、快乐!

谢谢!


独自前行204948681


1.对于老人而言,面对晚年首先要面对对的是孤独,广交朋友是很好的方式,扩大人际交往的的范围会有效的缓解孤单感!人是群居动物,这个本质不会变,只要能够去社交,就会有生存的动力和意义。而不是把焦点放在失独,感叹生活的不公。

2.找到生活的乐趣。老人没有工作的压力,会产生空洞感,怀疑生命的价值。工作是可以退休的,但工作的乐趣是可以延续的,通过发挥余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会让生活更充实,生命力也更旺盛。说到底,人生短暂,需要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点东西。

3.学会面对死亡。老年人必须要面对的是死亡。一个生命越充实,越不惧怕死亡。而生命空洞会更加害怕死亡,这份害怕的意思是:我还没有做到我想做的事,还没有实现我生命的价值,我不能死。所以,更害怕死亡。无论有没有实现生命的价值,过好今天,充实当下,哪怕一秒,也是存在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