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需要向苹果学习什么?

这位同学叫晓雨


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计划试产、发售250万~300万部廉价iPhone,紧接着,有“雷布斯”之称的雷军宣布小米推出售价799元的红米。虽然小米相对于苹果本身就是低端市场,但这两个品牌都在各自的市场宣布降低身段,这是共同点,而且引起的争论也都集中在对品牌带来的伤害方面。

苹果的高端形象已经不言自明。2012年,iPhone在全球手机市场占有率为8.8%,但占全球手机利润的73%,绝对是高端中的顶级品牌。但很大部分是它的品牌溢价,因此很多人担心,一旦渗入低端市场,不但失去溢价部分,更是再也回不去高端市场。至于小米,一直宣称是给发烧友做的手机,799元的售价必然引来不少在校大学生和往返工地的打工者。这种鱼龙混杂的局面,必然会使母品牌小米受到牵连。

然而苹果所面临的窘境迫使它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2013年第二季度,iPhone出货量3120万部,同比增长20%,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为14%;它的老对手三星则同比增长56%,出货量达到创纪录的7600万部,市场份额则为33%。同样是第二季度,苹果在中国的销量是430万台,甚至史无前例地输给小米,它比小米的销量还要低10万台,而三星的销量则是1550万台。

更糟糕的是,全球智能手机的高端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甚至正在萎缩。但低端市场的增长空间仍然巨大。

苹果已经被逼进一条窄胡同,无路可逃。表面上看,苹果降价从侧面验证了三星模式的可持续性,虽然三星没有像苹果的产品那样具有革命性,但是消费者总能在这里找到不错的选择。这还是从纯硬件基因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但苹果手机在硬件市场已经显现出挫败的迹象。

亚马逊的发展路径或许能为苹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它的Kindle设备本身是很平价的,真正的收入来源则是付费下载阅读。苹果究竟是继续埋头做一家硬件公司,前途未知,还是“服软”,通过硬件载体赚软件的生意?

苹果手机的销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应用软件也达到不可忽视的一个量级。而且目前苹果对App收取30%的入口费用一点也不便宜,理论上讲,这块市场和收入很大。但是我发现,App这块收入目前只占到苹果手机总收入的10%,实在太低了。

如果苹果转换一种商业模式,转换到靠App平台赚取收入,或更看重这块业务,苹果推出低端产品就是有道理也是有价值的。只要下载各种应用就可以向用户收费,阅读也要掏钱,那么这块市场的可想象空间巨大。

用这个逻辑讲小米就更说得通。如果把小米看作一家硬件公司,红米的降价对品牌绝对是种伤害。但雷军说过,小米是三驾马车,“硬件+软件+互联网”,它自称是新品类,不是智能手机而是互联网手机。而且小米手机的用户活跃度还比较高,在国内排第三,做游戏联运、靠软件盈利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目前,小米已经是国内第五大游戏联运平台,但目前每个月这块的收入只有2000万元,他们宣称明年年底会达到每月1.5亿元。

雷军最近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你不要把我当成苹果,我更像是亚马逊。小米手机只是入口而已。”从这个角度讲,苹果反而应该向小米借鉴做手机的思路。


闲云野鹤坤鹏哥


当前国内的智能手机有两大阵营,一是使用安卓系统的小米、华为等国产手机品牌,另一个是使用iOS的苹果手机。在手机产品的定位与运营方面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独到的优势和竞争力,比如iOS主打系统生态和流畅性、华为自研的芯片具有先天的优势,而小米则是以超高的性价比起家。

如果想要能够在众多的手机品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一定要有自己品牌独特的优势。在这些方面,小米现在已经做的非常不错了。如果硬是要说小米需要向苹果学习点什么的话,我觉得还是学习生态建设吧。

安卓系统最大的劣势就是应用生态缺乏监管,除了应用恶意获取手机权限之外,各种广告的骚扰也是引得网民们纷纷吐槽。

与此相对,苹果的iOS生态建设是非常具有优势的。在iOS的生态系统中,入驻app store的应用都是经过严格审核的。所以在应用的授权以及内置广告方面把控地非常严格,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现在小米想要往高端市场发展的话,我觉得单凭所谓1亿像素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高端客户需要的是用户体验,需要的是消费之后的服务。所以,如果想要进军高端市场的话,就需要建立像苹果App Store那样审核严格的应用市场,以及在MIUI系统对于应用授权的管理更加智能化。

我是【电脑手机那些事儿】的小雨,欢迎大家关注订阅,和小雨一起学习关于电脑、手机的实用软件和应用技巧。


电脑手机那些事儿


学苹果的低调吧,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毕竟,苹果有资本低调,小米没有。题主自己也说了,在高端机市场,苹果无疑是最成功的,那苹果凭什么能这么成功?系统、芯片、用料都是苹果能在高端市场成功的原因!




系统就不用说了,iOS ,没有对手,而芯片,A13,高处不胜寒,又是没有对手,所以下面讲讲苹果的用料!或许有人会说,苹果真坑,都2020年了,旗舰机还在用720P屏幕、1200万摄像头!


如果你也这么想,那我只能说一句你太小白了,而且也被国内厂商带偏了!iPhone 11跟iPhone xr的720P很垃圾吗?你不知道的是,苹果所用的在你眼中是垃圾的720P. LCD屏能秒杀国内一些搭载1080P屏幕的旗舰机,这真的没开玩笑,不信可以去查查。而在摄像头方面,苹果的1200万镜头也是定制的,论价格并不输小米的一亿像素,至于为什么苹果要花高价去买一颗你眼中的“垃圾镜片”,其中的原因,估计只有用过苹果手机的朋友才知道吧。

总结

说了这么多,那小米该向苹果学什么呢?我认为小米该学苹果的用料,比方说,就算是用720P的屏幕,我也要用当年最顶级的!这点从iPhone 11pro 的屏幕也可以发现,用的也是去年最顶级的OLED屏幕。于小米而言,我觉得小米应该学会苹果不计成本的用料,要让小米手机的每一个零部件都是最顶尖的,也只有这样,小米的高端形象才会深入人心!


优质科技领域作者,关注我,为你解答最新最前沿的科技资讯!

考拉科技馆


小米公司是雷军在2010年创立 ,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硬件和电子产品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同时也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以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创新型科技企业。 小米公司创造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小米还是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第四家拥有手机芯片自研能力的科技公司。

“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概念,“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是小米公司的愿景。小米公司应用了互联网开发模式开发产品的模式,用极客精神做产品,用互联网模式干掉中间环节,致力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用来自中国的优质科技产品。

小米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消费类IoT物联网平台,连接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 ,MIUI月活跃用户达到2.42亿 。小米系投资的公司接近400家,覆盖智能硬件、生活消费用品、教育、游戏、社交网络、文化娱乐、医疗健康、汽车交通、金融等领域。

雷军在创立小米的时候就是按照美国苹果公司的经营理念来运作的,小米的产品体系、产品设计等都是效仿苹果公司的,所以雷军一直被国人成为:雷布斯。但是苹果毕竟是苹果,不是谁都可以轻易匹敌的,小米现在和苹果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小米向苹果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敢于创新、敢于改变、敢于尝试

现在每个公司都在强调创新,但是真正敢去做的少之又少,创新、改变和尝试需要勇气,需要去面对可能的失败、众人的质疑和大众的压力,需要坚持。苹果很多伟大的产品都是在众人质疑中诞生的,iphone在诞生之初没有人看好,诺基亚高层公开嘲讽:一款没有键盘的手机能有怎么样?

当时没有人可以想到iphone可以改变日后世界互联网格局,改变手机行业。敢于创新、敢于改变人们已经熟悉的现状,敢尝试新技术、新功能,这个需要冒着很大的风险,这也是“领头羊”的气质,否则只能走在别人后面“喝汤”。除了iphone,ipad、指纹识别、面部识别、不可更换电池、去掉耳机查孔等都是苹果带入市场并且已经成为行业标准的行为。

专注

专注是苹果公司最突出的特点,这也是美国公司的区别于中国公司的一个特点。我们发现一个问题,美国的公司无论公司规模多大都很少跨界经营,苹果公司也是同样,2019年的应收达2655.95亿美元,要知道华为2019年的总营收8500亿人民币(折合美元约1200亿),相当于苹果的45%,苹果这么高的营收确实区区几款产品产生的,iphone、ipad、iMac、可穿戴设备、苹果服务等等。把有限的精力用到一处才能做出超越众人的精品,这就是专注。

反观小米,成立之初走的是少而精战略,每年只发布一到两款手机,那时候每一款小米手机都会成为爆款的精品。随着规模的扩大,小米也开始了像很多中国公司那样“多元化”,现在小米公司拥有包括:覆盖智能硬件、生活消费用品、教育、游戏、社交网络、文化娱乐、医疗健康、汽车交通、金融等领域,产品和服务数百种之多。虽然小米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纵观小米整个产品体系,没有任何一款在市场上有绝对优势,产品可替代性很强。

品牌塑造

在福布斯2019年全球品牌价值排行榜上,苹果连续9年夺冠,品牌价值达2,0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2%,这也是第一次有品牌的价值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如果苹果公司倒闭,只要有苹果品牌在就可以东山再起,这毫不夸张,苹果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强大的品牌运行能力和持续不断的坚持。有人说:如果哪一天苹果公司电子产品卖不下去了,它一定能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广告公司。乔布斯在创立苹果之初就给予了苹果品牌的定位,那就是高端,围绕着打造高端定位的目标苹果公司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品牌宣传和打造。在这方面,小米与苹果的差距还很大,品牌定位不够清晰,“发烧友”、“性价比”、“小米生态圈”到现在的“中高端”,公司成立之初品牌定位确实需要摸索试探,但是需要尽快找到自己适合的发展方向,否则会造成成本浪费。

打造生态闭环

苹果最强大的莫过于它的生态闭环,生态闭环给苹果铸造了足够深的“护城河”。而“护城河”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加持:技术、系统、品牌、软件服务、内容服务等。在打造“护城河”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主线,所有其他内容都围绕主线展开,比如苹果,它的主线是电子硬件产品(iphone、ipad等),软件、技术、内容等都围绕硬件展开,并附加在硬件上。苹果公司每年都收购很多小型技术或内容公司,比如:收购PA Semi打造A系列芯片;收购Siri植入苹果设备;收购AuthenTec打造指纹识别等等。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苹果无论是自行投资研发还是对外收购的技术或产品都会将其植入到现有产品中以提高竞争力 ,且苹果对其技术拥有全部控制权,以便灵活掌握这些技术。小米同样自研技术并且对外收购,但是投资领域非常广泛没有很强的目的性,很难把技术集中起来打造拳头产品,对外投资很多是入股形式,对技术也没有绝对话语权。

细节

苹果每一款完美的产品背后离不开苹果近乎疯狂的细节把控。苹果新总部Apple Park建设历时八年花费超过五十亿美金,据说光是安装门把手,就让承包商返工了一年半时间,等到完成的时候,对方的负责人都被逼离职了,离职前都没能见到门把手最终的方案。对一座建筑物已经如此苛刻,在自己的产品中更是如此。据苹果的一个电池供应商介绍,苹果对电池的要求非常高,不光是质量一流,对产品外观一样要求完美,员工指甲不小心在电池外壳上留下一道划痕,这都会当做“废品”淘汰掉。看似一个细节不足以起到什么作用,客户在使用中也未必感受的到,但是无数的细节组合到一起就成就了苹果产品完美的体验。

其他很多方面小米也都是以苹果作为标杆,比如:产品设计哲学、专卖店形象设计及运营、公司轻资产的运营方式等等,可以说小米已经很成功了, 3000亿的市值说明一切。但和苹果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还需要继续向苹果学习进步。


蓝景源


其实很多智能手机都向着苹果学习过,毕竟苹果是继诺基亚功能手机之后,也是第一梯队做智能手机之一,最早做的苹果、黑莓、三星等方面手机,小米的雷军也曾被誉为中国的乔布斯,称之为雷布斯!而之前大家看好的是魅族,因为魅族做的挺早的,而且当时雷军还去找黄章学习过!

所以针对目前的手机可以说在中国的手机市场竞争中国产手机赢取了地位,无论是华为还是小米都获得了一定的地位,目前在中国手机的营销大战厮杀很厉害!国外手机也照样为了迎合市场纷纷入局,去年iPhone手机发布开始和三星华为对比,三星也公开叫板说双模5G手机还不实用着,华为出来的5G太过先进等等话题!

所以纵观手机市场,都有自己的玩法了,毕竟小米今年已经10年了已经不是一个孩子了,他不需要再学习苹果什么,所以小米的雷军说了,前几年成绩不理想,被华为方面赶超,所以就静下来开始研究华为了,是要真正往高端市场来进军,所以研究了华为的拍照技术、高端机型到底有怎样的核心能力、华为的高端手机的性能调教和组网等等方面!

而目前而言苹果的方式不是那么容易学习,第一方面苹果全球化的市场布局已经形成多年,而且苹果的优势已经根深蒂固,凭借IOS性能以及核心的处理器,苹果一下子也成为耐用手机以及保值率比较高的手机,而相比较国产阵容确实要学习苹果的耐用以及稳下来,慢慢的发布;国产手机的发布型号和每天发布的新品太多了,产品一旦多了,而且后来者生产规模起来了,自然就会降价,但是手机一旦开始降价了,这对于品牌的伤害还是非常大的,所以很多人宁愿过了好几年去购买你降价的手机!

而苹果方面的确每年就发布那么一两款的机型,而且主要定位是高端机型,既然高端机型就要考虑高端人士的需求,其实一年能换一次手机也就一次吧,最多,所以你每年为高端人士设计一款就好了,别那么多频率,要么就是把高端手机做好细分类,像三星一样或者 华为一样,做好商务、时尚等方面的区分,这样让用户在每一年购买手机的时候有所期待!

所以为啥说苹果手机搞发布会就像科技春晚一样,因为苹果确实够火热,而且火热的背后产生的经济价值也很大!之所以火热是因为憋了一年了,等待苹果放大招,看看今年到底有怎样的惊喜,从乔布斯的iPhone4开始到iPhone6S之前的火热程度不是一边的疯狂,排队购买,割肾购买就是觉得用苹果有面子,时尚!

当然苹果目前这几年的学习性并不大了,就唯一剩下下的就是研究他的核心硬件技术和系统方面是小米和华为的方面都可以学习的,当然这个可能学习起来华为学习起来更快一点,接着下来应该是oppo了,因为oppo已经开始着重重视研发芯片了,而小米方面一直还是和高通方面以及谷歌方面的关系还是挺铁的,可能会长期保持相互合作关系吧!

所以总结:小米方面对于苹果并没有太多要学的,而是如果进入高端,就要明确方向和针对性定位高端用户群体,接着开始深度研究学习苹果的核心硬件技术这个是王道,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创业者李孟


根据IDC最新数据,2018年第三季度,华为全球市场份额继续领先苹果位列第二。而小米全球出货量超过3570万台,全球市场份额达到9.7%,排在全球第四,和苹果的差距缩小到3.5%。那么小米能不能像华为一样,在市场份额上超越苹果呢?

根据官方数据,双十一期间,比起OPPO、vivo以及魅族这几家厂商,小米手机的成绩明显更加亮眼,囊括了中高端手机三冠王。按照雷军的说法,小米手机业务已经站稳了高端旗舰市场。不过细看之下,这些销量冠军,很多是分平台、分产品、分价位的名号,定语区分的很细,总体还是略微逊色于最大竞争对手荣耀手机。

荣耀是华为旗下的互联网手机品牌,从诞生之初就对标小米,如今是小米在中国市场的最大竞争者。双方的出货量和销售额,一直是小米荣耀的双十一对战焦点。从过往交锋来看,往往是一家在京东平台第一,另一家在天猫平台第一,或者是其中一家销售额第一,另一家销量第一。不同的是,今年双十一荣耀斩获天猫平台三冠王、京东平台四冠王,而且双平台销量都超越苹果。从数字来看,小米想在国内市场出头,荣耀是一个绕不开的坎。

最近小米频频传来利好消息,10月26日雷军宣布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突破1亿台,提前完成2018年全年任务。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和小米的国际化战略分不开。根据小米财报,截止到今年第二季度,小米国际业务同比增长高达150%。

2017年7月雷军定下1亿出货的小目标,当年第二季度完成出货2300万台。但是我们根据公开数据估算,2017年二季度印度市场贡献了大约600万台,占到总销量的25%。而到了今年第三季度,小米在印度市场出货量达到1200万台,贡献了小米总销量的40%,同时以27%的市场份额占据印度市场榜首。

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持续洗牌,苹果全年在印度市场的出货量估计只有200万台左右。而根据IDC的数据,2018年前三季度iPhone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为2440万台,同比下跌了5.4%,而第三季度出货量同比下跌了12.9%,中国市场跌幅扩大的趋势非常明显。在全球数据方面,根据Counterpoint统计,第三季度iPhone全球出货量4690万台,同比增幅0%,而小米这个季度的全球出货量是3570万台,同比增幅高达25%。

同时小米在西欧市场已经进入前五,上周小米落地欧洲第五站英国,推出小米MIX3 PRO。BBC认为,小米在英国,能够延续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活力状态。不过由于智能手机市场整体性下滑,小米手机能不能在国际市场持续性增长,还要继续观察。

除了国际化的亮眼表现,小米在过去两年补课,注重技术创新,为新一轮的加速跑做好了基础。2016年10月,小米推出第一代MIX系列旗舰手机,可以说引领了“全面屏”手机的风潮。今年新推出的小米MIX 3,号称是全球首款滑盖全面屏手机。在拍照上经过算法优化和持续调校,又取得了一些进步。今年9月,小米宣布成功打通5G信令和数据链路连接,为小米在5G的布局做了一些准备。但是由于5G网络商用还不成熟,未来两三年想在5G手机上做文章,市场反馈可能不会理想。

小米的供应链管理一直是个难题,产能不足曾经被包装成“饥饿营销”,成为骗小白的美谈。而这也可能是小米下一个阶段增长的主要瓶颈。2016年雷军亲自挂帅重整供应链,撤换周光平,去三星请罪,启用紫米科技创始人张峰,一系列改革动作,才阶段性解决了小米出货量的问题。不过,直到今年5月,小米Mix 2s开售一个多月,仍然出现一机难求的问题,最后黄牛都降价了,线上渠道还是没货。小米上市招股书显示,小米手机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45天,比沃尔玛、H&M 等快消品牌还要快。如果无法迅速优化供应链,等到了全年出货量2亿的量级,一定会产生诸多麻烦。

总体来看,小米手机在市占率、技术创新以及供应链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也避免不了内忧外患,加上全球市场萎缩和强敌林立,小米想要突围超越苹果,不是没有可能性,只是还在变数当中。接下来,且看雷军如何提高供应链话语权,又如何搞大欧洲市场。

2011年Q1-Q4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品牌关注排名对比


工业百科李工


小米目前很多东西做的都已经够好了,甚至有一些方面比苹果还要出色。苹果在3月份将发布的苹果9,主打2000-3000元价位的手机难道不是在向小米学习吗?

小米目前最需要的就是核心竞争力。这个竞争力可以是像苹果一样的操作系统的流畅性,可以是像华为一样的专利独角兽自造芯片。

提到小米就会说性价比,算是一张竞争力,但是这个竞争力在今年发布小米10的时候被抛弃了。

小米手机活下去的根本在于让小米公司活下去,为了这个目标,小米逐渐开始向杂货铺方向转型,并且在今年基本上已经布局完成了,大到智能家居空调电视,小到生活用品插线板牙刷签字笔,小米都已涉足。

这就保证了基本盘不倒,那手机行业怎么办,小米的思路很清楚,就是要打造高端旗舰,让红米系列继续小米性价比的路线。让小米的数字系列对标华为的p系列,让小米的mix系列对标华为的mate系列,这也是在向苹果学习的一部分。

打造品牌,推动品牌的溢价能力,这是目前小米最需要学习的地方,今年发布的手机不管值不值,一定要拿出一个态度,一个方向。有了这个方向才能去谈研发,谈创造。

如果继续原有的性价比路线,这个公司怕是早晚要被吞掉。苹果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品牌溢价能力。小米任重而道远。




聆听科技届的声音


提到小米,大家第一想到的肯定是性价比,因为小米是从性价比这个观点上打响的品牌。但别人卖4000的手机,它只卖2000,这就是真的性价比了吗?

小米之所以能够卖这么便宜,和它的销售模式有很大关系,大家肯定经常听过饥饿营销这个词语,它和小米也几乎算是绑定在了一起,卖的虽然便宜但是没有货来卖啊。小米擅长的就是不备货,在卖的过程中回笼资金再慢慢备货,这样永远不会出现库存多的情况。

而苹果恰恰与之相反,在初期苹果就会定下需求,各个机型要卖多少台机器,订货都是千万台起步,所以买苹果手机根本不用担心买不到。再一个就是苹果的品控世界顶尖,这是小米做不到的,因为需求没有那么大,苹果一台机器起步就是5000多,库克对供应链的把控也是非常厉害,能够被苹果选中的供应商绝对不会差,总而言之就是一分钱一分货。

小米虽然硬件配置上很好看,但总是会在一些地方偷工减料,比如马达、边框、屏幕等等,这次发布的小米10据说是把屏幕做好了,实际也没看太出来,还有就是防水也没做,苹果三星很早就开始做防水的,小米既然要冲高端却舍弃了防水,这点让人想不通。

小米的体量和苹果比还是差得远,苹果市值是小米的30多倍,要求小米做到苹果这样的工艺实在是强人所难,小米能够向苹果学习的就是对用户需求的把控,多听听用户的要求。最后吐槽一下小米10,作为一款旗舰没有一点辨识度还能叫旗舰吗?现在大家看到奥利奥就能想到Mate30,看到三角形摄像头能够想到iPhone11pro,看到防爆盾可以想到三星S10,看到什么能想到小米10呢?性价比!


知叔


小米这家公司的产品很多很全,但手机电脑这些科技含量较高的内部硬件却都是进口的,包括系统也是安卓过来优化的,相对于苹果来说用户使用体验是很一般的。

在我使用苹果手机来看,苹果的系统桌面动画是非常的舒适以细腻,用很多设计细节,如时钟的应用的秒针是一直在转的,地图应用图标则是苹果公司的原地址,包括动画的淡进淡出,尤其是在游戏这方面的运行速度几乎一绝骑尘。

而且在我个人看来,手机这方面的设计对称美学是尤为重要的,好的产品外观设计可以两三年甚至五六年都不过时,甚至一度成为行业产品经典。我觉得经过多年研发测试相当成熟的技术再运用到手机上,展现在用户面前,会让用户成爆发式的增长。

精致舒适细腻的体验感还会让你在行业里没有对比。

重手笔的改革也很需要勇气,苹果出第一代苹果耳机时候直接在当年的苹果七上面直接砍掉了耳机接口,从此以后的产品都没有了耳机孔,这种自信是多年的科技研发投资的自信,为了这一款耳机,苹果直接早早的收购了best耳机公司。而且这一款无线耳机竟然可以和苹果十年前的手机进行连接匹配,产品不止硬件的科技体验包括系统的高度匹配。

包括安全系数极高的人脸识别解锁,苹果也是在快十年前就已经收购公司用来研发了,可以看出设计想法与目的很明确清晰。

我们大家都很清楚,产品体验以及质量这些很要命的东西是用户说的算,从不做偷工减料为了价钱。商标即精品。


Lucas21288006


一提到小米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没错就是性价比便宜,一提到iPhone你想到的是什么?没错就是买不起高端价格贵。其实每个品牌在初期都会跟人留下一种很固定的标签,当这个标签固定化的时候就很难剔除了。所以我觉得第一点小米想要向着高端市场发展,首先就是去掉之前性价比和廉价的标签,redmi的独立就是为小米去标签化在做努力,现在redmi接替小米原有的标签,目的就是保留住小米原有注重性价比的用户,小米逐渐的向着高端高端市场发展,就抛开原有标签的束缚,这一点还要看小米营销是否给力了。

第二点就是小米高端机的设计风格,这一点非常的重要,看一看目前的苹果虽然说很丑,但是外观设计确实有自己的特色的,当你看到iPhone的时候就能一眼认出这是iPhone,而目前的安卓高端华为的设计也能让人一眼就认出来,所以高端机要有自己的设计语言和风格。

第三点就是小米要向苹果学习研发技术,要知道iPhone的处理器和系统目前依旧是iPhone的优势,如果小米想要冲击高端,技术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像是目前已经在高端站稳了的三星华为也都是技术实力很强的公司,所以说技术的积累也非常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