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龍井茶快報:西湖龍井開茶節取消,應對政策陸續展開

2020龍井茶快報:西湖龍井開茶節取消,應對政策陸續展開

都市快報消息:杭州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六次新聞發佈會。 春茶開採在即,今年是否會存在採集勞動力不足的現象,對此有何應對措施?針對這個問題,市農村農業局黨組成員、總農藝師邵京華說:

2020龍井茶快報:西湖龍井開茶節取消,應對政策陸續展開

2月12日,我們專門下發了通知,對今年疫情防控期間的春茶生產進行了部署。

今年全市採茶工的需求大概是28.2萬人次,市內能解決19.9萬人次,外地的需求人數在8.4萬人次左右,缺口為4.5萬人次左右。

對此,我們主要從五個方面採取行動:

一、立足生產自救。把一些閒置的農村勞力,補充到今年的採茶工當中;

二、鼓勵互助合作。引導茶農茶企和其他的農業企業、合作社開展互幫互助;

三、調配住宿資源。以村社為單位,對一些農村閒置的民宿資源,還有一些配套的房產進行摸底,用於採茶工的生活住宿;

四、開通綠色通道。在做好篩查情況下,儘量利用專車,到低風險的地區招引採茶工,積極引導外地採茶工來杭生產;

五、加強指導服務。組織農技專家深入一線,開展1對1幫扶服務,幫助茶葉企業科學採摘,並採取分塊包乾採摘模式。


今年的開茶節將取消,銷售以線上為主

錢報記者 餘雯雯 方力 通訊員 姜新兵 李林峰

受疫情影響,今年西湖龍井情況如何?採茶工數量有沒有缺口,採摘會不會受到影響?預計什麼時候開採?

帶著你關心的這些問題,本報記者昨天採訪了茶農、茶村和管理部門。

西湖龍井冒出可愛的新芽,群體種最長到1.2釐米

每年雨水過後,龍井茶開始冒出新芽。

西湖龍井“炒茶王”唐小軍這兩天就在滿覺隴的白鶴峰茶園轉悠,還拍下了視頻。

唐小軍說,這批新芽是早發的部分,大部分還沒有發芽。他這兩天觀察下來,因為天氣暖和,芽兒天天變樣,長最快的是群體種裡的一棵單株,芽兒已經長到1.2釐米。

唐小軍說,這個冬天是暖冬,所以龍井出芽率還可以,不過“朝陽的地方,出芽比較少,朝陰的出芽率還行,但不是很肥壯。”其中,龍井43號比龍井群體種出芽率要高些。

龍井群體種最早單株頂芽比往年要矮0.3到0.4釐米。唐小軍由此判斷,今年春茶採摘可能會略有推遲,但最終還要看3月初的氣溫。


根據浙江省茶葉氣象服務中心分析,這個冬季全省平均氣溫比往年高2.8℃,3月7-17日有明顯的氣溫回升,19-22日有8-10℃的強降溫。因此,初步估計2020年龍井茶採摘時間會與往年接近或略微提前幾天,大致在3月中旬左右,規模開採大概一般要到3月下旬。準確開採時間目前尚難確定。

茶農自己聯繫好採茶工,孃家親戚都來幫忙

雖然氣象學意義上的春天還沒有到,但不少人開始記掛:今年第一杯西湖龍井茶,什麼時候能喝到?

杭州西湖區的龍塢素有“萬擔茶鄉”之稱。昨天早上,50歲的龍塢村村民沈生榮等幾個茶農,在茶山上修路。老沈說,這是每年的固定動作,要為3月份開採做好鋪墊。

“估計春茶開採再有20天的樣子。”老沈有10畝茶園,算大戶了。

陽光照射下,漫山翠綠的茶樹閃著好看的光澤。

“今年以來氣溫偏高,就是去年底雨水少了點。茶樹長勢總體還好,產量應該不會減少。”老沈說。

他告訴記者,因為疫情,他本來還有點擔心採茶工不夠。他家產量多,採茶工要僱10幾個,基本來自安徽,“當時有人說怕過不來,要看情況。現在,基本都說好了,只等開採前到位。”

龍井村茶農繆雅琴早在1月初就開始聯繫採茶工。她的茶園,有四分之一是龍井43號,四分之三是群體種。“每年請採茶工有二十幾個,都是衢州來的,還有六七個炒茶工是安徽的。”這批採茶工在她這裡採茶已有十幾年,彼此之間都有了深厚的感情。

這30多個工人答應都會過來,但畢竟離採茶還有近一個月時間,他們能不能順利過來採茶,繆雅琴心裡沒底。所以,繆雅琴還是得兩手準備,必要時讓親戚和朋友來幫忙。

這幾天,她摸排下來,孃家親戚答應來的不少,好幾個退休在家的都說可以來幫忙。還有在她這裡買茶20多年的老茶友,也都支持她,答應隨時來支援。毛估估算下來,能來支援的,十來個肯定沒問題。“如果再不行,還要發動更多朋友。”

外桐塢村主任助理李強,昨天和茶農們一起去茶山上看了看。李強說,龍井茶講究“兩葉一芯”,長度在1.5釐米左右為好,這是個採摘標準。現在來看,多數冒出幾毫米芽尖兒,大量開採還是要等到3月中旬。

李強所在的外桐塢村有近500畝茶園,需要採茶工500人。

“往年,茶農們年前就跟中間人講好,3月份包大巴車送採茶工過來。現在來看,採茶工到位基本沒問題。就是大量人過來後,村裡要做好體溫監控、上報等工作,這是一個重要任務。”

“只要不是來自重點疫區、能申請到杭州健康碼綠碼的採茶工,來杭州一般都沒問題。相關部門還在制定幫扶措施。”記者向轉塘街道瞭解情況時,得到這樣的答覆。

今年不搞開茶節,將加強線上銷售

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昨天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據目前茶園觀測情況,茶葉長勢情況良好,若不遇倒春寒,總體產量有望與往年基本持平(名勝區往年春茶年產量在110噸左右)。

但是,受疫情影響,後續採茶工、炒茶工到位數量不明,今年具體產量存在不確定性。

西湖龍井價格預計會有一定程度波動。名勝區將通過出臺產業化扶持政策,對積極收購本地茶農茶葉的茶企給予一定財政補助,確保茶農收入和茶葉價格保持平穩。

據西湖街道前期初步摸底,西湖風景名勝區範圍內採茶工、炒茶工年需求量約為1.1萬人,來源地基本為安徽、江西及省內衢州等地。在區管委會和和街道的協調指導下,農戶自行招募。

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表示,已對採茶工招募方案進行過多次研究,包括專車接送、委託中介機構招募、聯繫周邊地區等,但由於轄區內採茶工來源較為分散,統一接送可行性不高,且周邊地區如淳安等地採茶工也緊缺。因此,採茶工缺口要通過多種途徑擴大人員來源來填補,確保春茶產量不減。還將發動各村閒置勞動力參與採茶,重點挖掘本地因疫情未外出打工、身體健康的勞動力臨時從事採茶和茶葉加工。

外地採茶工進入杭州後,按照相關要求,必須在一小時內向所在村、社報告,主動申領“杭州健康碼”,掃碼或亮碼通行採茶。老年採茶工無健康碼的,憑村級相關證明等有效證件進入。

在茶葉食品安全方面,近年來名勝區一直加強西湖龍井茶統防統治工作,茶葉安全有保障。今年將繼續加強春茶期間茶園田間管理工作,繼續開展炒茶專用油統一採購、免費發放和茶葉收購期間隨機抽檢等工作,保障茶葉質量安全。

管委會還進行了專題研究,根據疫情情況,要求今年鮮葉採摘、加工、銷售等各環節均佩戴口罩,做到勤洗手、常消毒,保持茶簍、茶匾、茶鍋等工具清潔衛生,生產過程中做到山頭分散、地塊分散、人員分散、加工分散。加工企業要對茶葉加工設備進行清潔檢查,排除用電隱患。

根據疫情情況,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已決定取消今年西湖龍井茶開茶節活動,倡導各經營主體加強網上宣傳,開發線上銷售渠道,引導消費者通過網絡渠道購買。初步預計今年線上銷售比例會增加。

本報記者 餘雯雯 方力 通訊員 姜新兵 李林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