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越來越好了,年輕人卻感受不到幸福,為什麼?

社會進步,生活無憂,多元化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精神世界也變得更加豐富,可是即便如此,卻有著太多的年輕人感覺不到幸福,是誰的問題,還是說人變得太容易被滿足了?

高房價

生活越來越好了,年輕人卻感受不到幸福,為什麼?


中國的高房價,永遠是一個討論不完的話題,高房價毀滅了年輕人的愛情,同時也毀滅了年輕人的想象力。年輕的一代人,本應有著激情和活力的一代人,他們本可以吟詩誦詞文化精進、一起旅行開闊眼界、充滿想象開拓進取。可眼下,年輕人從大學畢業起就直接步入中年,像個準中年人一樣為了柴米油鹽精打細算,為了婚姻彩禮和房子忙碌不已。年輕人的生活,從一畢業就變成物質的、世故的,沒有時間和機會去體驗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種真正的自己的生活方式。

即便是在疫情當前的現在,房價的話題也總是佔據著榜首,恆大的線上房產銷售讓更多的人迷茫和不知所措,到底該不該買房?什麼時候買房?永遠是年輕人心中最最不願提及的內心柔弱處。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發現,自己型大學畢業大那一刻開始,自己就真正的“失業”了。從校園邁入社會的那一刻就迅速淪落為社會的底層,再也不可以心安理得張口向父母索取生活費,而更無奈的是在父母和親人期盼的神情中大學畢業了該獨立生活的時候,自己卻迷茫和不知所措。

在“錢多就是硬道理”代替“發展就是硬道理”的時代,男人們把在城市中獲得房子作為自己成功的標準,女人們把自己能嫁給一個有房子的人作為幸福;富人們把能用錢買到漂亮的女人作為幸福,窮人們則把能賺到適足的錢作為幸福,於是,年輕人只能放棄一切為了房子和金錢去努力。什麼詩詞歌賦,什麼外出旅行,什麼身體健康,什麼合理生活在房子面前變得一無是處。

精神

生活越來越好了,年輕人卻感受不到幸福,為什麼?


多少年來,青年是從滿活力的一代,事情春洋溢的一代,是生活風向標的一代,是獨立自主的一代,是無數人夢想著卻再也回不去的一代。獨立自主?說白了就是不再依賴父母獨立生活。可是隊友青年一代的成長都是父母出錢培養的,所以年輕人自上學聽父母的、選專業聽父母的、選職業聽父母的、甚至與誰結婚和生孩子之類的全聽父母的。也就是說小從小到大的所有人生大事上,基本上自己都不能做主,而現在一畢業何談獨立?如何人獨立?

其次,迫於生活的壓力,年輕人在畢業的時,就要找一個能掙大錢掙的工作,根本無暇考慮自己的興趣。他們為了生活選擇職業,這和夢想毫無關係。再者,即便在找到在這樣的工作後,他們要拼命工作,努力攢錢,不敢懈怠。無奈的年輕人,從出生到死亡都不可以享受生活,不是不敢享受,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不努力工作,不努力攢錢,別說什麼享受生活,是根本無法生活。

愛情

生活越來越好了,年輕人卻感受不到幸福,為什麼?


真正的愛情是什麼?現在的愛情被說什麼浪漫了,現在的愛情功利性十分明確。男人追女人不再是什麼花前月下,而是去開房直奔主題。現在的社會也沒有多少男人會耐心地去進行什麼愛情長跑,所以我們會發現越來越多的愛情長跑徹底敗下陣來,還一邊在埋怨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現在的愛情都流行“快餐式“閃電式”的.女人們也變得現實起來。而這樣的婚姻到底能維持多久?我想現在的離婚率就是最好的答案。現在婚姻的的保障是如此的不堪一擊,辛苦地攢錢買房,昂貴的彩禮,最後卻不知道未來在哪裡?這樣一來,沒有美好的愛情,怎來幸福的婚姻?

而如今早了一定的年齡沒有男、女朋友或者沒結婚年輕人,在父母親人朋友和同事眼裡就是“有問題”,在周圍人的指指點點裡自己就會變得自卑,有的時候你會發現結婚竟然不是因為愛情。

生活

生活越來越好了,年輕人卻感受不到幸福,為什麼?


生活不僅僅是生下來活下去,即便你有了好的工作,有了婚姻婚,可是為了生活、為了孩子教育、為了夫妻之間一點點雞毛蒜皮的事吵得面紅耳赤,一度也會讓人懷疑生活的意義。

寄語

生活越來越好了,年輕人卻感受不到幸福,為什麼?


​即便生活是如此的不容易,即便為了活著要面對如此大的壓力,即便我們不怎麼相信愛情,即便房子還是我們窮盡一生歲的追求,但我始終相信,愛情從不會讓人們失望,幸福也從未缺席,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