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利特尔:走出欧洲中心论传统

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走出欧洲中心论传统

《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是当代英国学派领军人物巴里•布赞与理查德•利特尔的著作。2015年12月,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中文版。

在该书里,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反思了欧洲中心论传统给国际关系研究带来的束缚和问题,力图将国际关系研究建立在更加广阔坚实的历史和文化基础上,使之具有更强大的解释力和说服力。

*下文选自《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中文版序言。

我们写作本书的动机是考察什么样的世界历史可以用国际关系学的理论工具库来进行阐释,同时也考察一个更长的历史跨度和一个更宽的地理范围,将对国际关系学理论形成什么样的挑战。

我们觉察到这样一个事实:多数国际关系学理论都被无意识地锁定在相对狭窄的欧洲和西方历史的范围之内。由于这种情形产生了一种深受限制的观点,所以我们认为它发挥着一种“威斯特伐利亚束身衣”(‘Westphalian straightjacket’)的作用。

签订于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通常被用于标示欧洲国家体系的开始。这种视角的支配地位产生了几个后果:

  • 它意味着一种无政府结构和均势行为的假设被植入国际体系的正常条件,并衍生出历史的其余部分;
  • 它意味着部落、帝国、城邦国家和其他政治形式被边缘化了,而国家则成为国际关系的定义性实体;
  • 它意味着作为一个学科,国际关系学不仅通过一个高度扭曲的透镜(在某种程度上它干扰了对历史的整体考察)来考察1500年以前的世界,而且它还严重地阻碍了国际关系学对超越威斯特伐利亚模式的国际关系形式的前瞻能力;
  • 它意味着不同于欧洲和西方的文化和历史视角基本上被排除在国际关系学理论的建构之外。
「图书推荐」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走出欧洲中心论传统

我们发现,国际关系学主流方法论最为窘迫的是,多数理论家竟然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披上了这件束身衣。

我们自己当然也是欧洲中心论传统的组成部分,在此传统范围内,我们又是迄今为止一直主导着国际关系研究的英国一美国传统的组成部分。

我们努力以一种尽可能不偏不倚的方式来建构对国际关系学的世界史阐释,但我们仍然意识到我们尚未从作为我们自己文化创造物的处境中完全摆脱出来,而且我们所采用的分析工具本身就携带着文化的包袱。

因此我们知道,“威斯特伐利亚束身衣”的说法将在多数西方国际关系学家那里产生反响,但我们不能确信这种反响能否延伸得更远。

我们猜想我们使用的语言或许会给我们的译者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然而我们希望我们已经表明,西方国际关系学理论的基本工具是如何既可以用来呈现,又可以用来强调一个比主导多数当代国际关系撰述更为宽阔的历史框架的重要意义。

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们更加意识到了绝大多数国际关系思考在文化上的狭隘性。

对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和美洲土著的经历很少被写进国际关系学,人们也许并不感到惊讶。撒哈拉以南非洲,还有澳大利亚,没有充分发展起任何一种大陆政治体系,而美洲某些主要帝国的政治体系却发展起来。在它们遭遇欧洲时,这些政治体系很快就被彻底清除了。

即使如此,我们依然能够在本书的第二和第三部分表明,有关这些体系的知识,对于理解定义国际关系的实践是如何演化的富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更为令人困惑的是国际关系学中东亚、南亚和西亚诸种伟大文明内容的缺失。在这里,历史悠久的帝国传统所定义的国际关系的方式及实践与后来在欧洲发展起来的国际关系的方式及实践截然不同。这些体系以及它们的实践延续了几千年,并且在许多方面都对多数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假设和预言嗤之以鼻。

不理解它们,我们就既不知道当代国际关系体系从何而来,也不知道它走向何处。

令人惊讶不已的是,这些历史经历很少被那些文化用来形成它们自己对于国际关系的理解。

在这种意义上,通过西方历史的特殊视角解读世界历史,国际关系理论的欧洲中心主义表现出来的是成功的西方帝国计划意外的负面效果。

考虑到过去三个世纪以来西方实力的支配地位,这个效果并不完全令人惊奇。令人惊奇的是,即使在恢复了亚洲各民族政治独立的非殖民化半个世纪之后,欧洲中心主义依然在国际关系的思考中居于不变地位。

触发我们不满的缘由之一是多数国际关系理论的非历史特征,倾向于把作为一个学科的国际关系学幽闭在它自己制造的牢笼之中。

历史是社会科学的共同基础,没有对历史的系统参照,国际关系学就难以形成它需要具备的对其他社会科学宏观方面的影响。

本书因而代表着迈向“宏大理论”的一种尝试,整合众多相对狭窄的学科分支,表明它们如何可以共同发展,以向着一个更为整体的理解推进。

特别是,我们发现自己更接近英国学派,它的基本参考框架看起来非常适合我们希望建构的更为宽阔、更具历史根基的国际关系学研究方法。

英国学派理论的重大价值在于它容许人们同时思考国际体系的标准和材料结构,不是把它们当成一种机械的互动模式,而是当成有意识地建构和维持的国家社会。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两个在英国工作的学者表示他们被英国学派所吸引看起来可能令人困惑,甚至有为自己谋利的明显色彩。

所以让我们在这里说清楚,英国人以至于英国学派并没有独特之处。英国学派只是一个相当不适宜的标识,一个恰巧坚持采用历史的、社会的和理论的多元方法理解国际体系的西方国际关系学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标识。

如果说本书有什么重大启示的话,它们可能被概括如下:

  • 离开经济和社会维度,就难以理解国际体系的军事—政治维度。

  • 经济体系具有一种强烈倾向,它不仅在范围上比军事一政治体系更广,而且当国际体系达到地理意义上的闭合时,经济体系也比政治一经济体系更强。
  • 一个更长时段的历史观对流行的多数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假设提出了许多质疑。

  • 国际体系最大和最重要的类型变化是主导单位(们)的基本特征发生变化的时候。

按照我们的观点,本书令人产生兴趣的缘由之一,是世界历史如何采用更长时段的历史视角和更宽范围的地理跨度,以及国际关系理论如何使我们针对目前世界以全球化的名义经历什么样的转折问题作出全面的重新设定。

由于我们两人对中国国际关系领域的辩论不太熟悉,所以在这里说我们认为本书将对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界有什么贡献是冒昧的。

我们希望中国的国际关系学者能够发现,我们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整体论描述是建设性的和有益的,无论是作为一种概括,还是作为一种整合的尝试。

我们也希望中国学者能易于接受一种基于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即使他们对我们阐释世界历史的某些观点并不赞同。

我们认为本书是从国际关系学视角讲述世界历史的第一次尝试,并且希望它不是最后一次。其他文化可能具有讲述世界历史的其他方式,这种方式会使我们所有的人增加洞察力,并从中获益。

在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界,西方的国际关系概念流行甚广,以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为特点的权力政治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就这种概念的真实程度而言,我们认为它是危险的,因为现实主义的思维往往产生自我实现的预言。

我们希望本书能够用以辨驳这种趋势,不是因为它忽略权力因素(这与假设权力是发挥作用的惟一因素同样危险),而是因为本书将权力置入一个国际社会的更为广阔的背景之中。我们推荐科拉尔•贝尔( Coral Bell)、罗斯玛丽•富特(Rosemary Foot)、杰里特•高恩(Gerritt Gong)和张勇进(Yongjin Zhang)的著作,这些著作展示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遭遇(参见英国学派网站上登载的书目:http://www.leeds. ac. uk/polis/englishschool).

也许我们最希望的是本书将激励和挑战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发展起自己关于国际关系理论化的方式,并将其置于全球辩论的平台之上。

在国际关系学的概念化方面,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声音依然过于强大。这些声音告诉我们许多令人感兴趣的东西,但它们代表的是一个相当有限的文化和历史经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它们还是通过目前占支配地位的大国们的眼光和利益来过滤这个世界的。

随着权力愈加广泛地分布于世界,随着文化多元主义重申自己的权威,国际关系研究需要代表非西方经历的声音和视角。如果本书的翻译能够以任何方式促进这样的发展,那就是非常值得的。

英国学派是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国际关系学派。这个学派主要特点有两个:其一,与美国国际关系学界的实证主义研究取向不同,英国学派采用了历史、法律、政治理论甚至神学等更为古典的方法研究国际关系问题。一般认为,理论和方法论上的折中主义或曰多元主义是英国学派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二,英国学派试图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突破欧洲中心论传统,将撒哈拉以南非洲、澳大利亚、美洲、中东亚、南亚和西亚纳入国际关系研究的视野中。

为了全面系统地介绍英国学派的理论和思想,世界知识出版社推出英国学派译丛。

目前已出版《英国学派理论导论》《国际社会的演进》《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文明与帝国:中国与日本遭遇欧洲国际社会》《早期现代世界的国际秩序:西方崛起的前夜》五本著作。

本译丛集英国学派的经典与新锐观点于一体,是几代英国学派学者辛勤笔耕的集合。

「图书推荐」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走出欧洲中心论传统

英国学派理论导论

出版发行: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6月

ISBN:978-7-5012-5712-6

定价:38.00元

「图书推荐」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走出欧洲中心论传统

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

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

作者:【英】巴里•布赞 理查德•利特尔

出版发行: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ISBN:978-7-5012-5007-3

定价:48.00元

「图书推荐」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走出欧洲中心论传统

早期现代世界的国际秩序:

西方崛起的前夜

作者:【英】铃木胜吾 张勇进 乔尔•夸克

出版发行: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6月

ISBN:978-7-5012-6025-6

定价:68.00元

「图书推荐」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走出欧洲中心论传统

国际社会的演进

出版发行: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5月

ISBN:978-7-5012-5933-5

定价:68.00元

「图书推荐」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走出欧洲中心论传统

文明与帝国:中国与日本遭遇欧洲国际社会

出版发行: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5月

ISBN:978-7-5012-5958-8

定价:68.00元

「图书推荐」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走出欧洲中心论传统

数字经济智库

「图书推荐」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走出欧洲中心论传统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为了更好的服务数字中国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交流、实践交流。来自中国数字经济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成立了数字经济智库,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担任名誉院长,知名青年学者黄日涵、储殷等领衔。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是数字经济智库旗下的专门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